跨XX铁路分离式立交桥T梁架设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XX至XX高速公路是连接XX省与XX省的重要公路,本工程是上跨XX 铁路的一座分离式立交桥。
立交桥公铁相交处公路里程为K61+0375,平面位于半径4200m的圆曲线上,纵面位于1.6983%的上坡段及1.7153%的下坡段;既有XX铁路里程为K193+675.02,位于两水沟-历山区间上。
立交桥斜交斜作,桥梁结构斜交角度30°,桥跨布置为35+50+50+35m,主跨为2X 50m,两跨分别跨越既有XX线一股道、新增XX复线两股道,为一联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梁。
后张法预应力钢筋砼T梁梁高2.58m、宽1.6m,每半幅桥布设6片,全桥共计35mT梁24片,50mT梁24片;每片35mT梁中梁重95t, 50mT梁中梁重130t,最大吊装重量130t。
二、编制依据和原则(一)编制依据1、XX高速公路跨XX铁路分离式立交桥施工设计图纸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3、铁道部发《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规定》4、铁道部发《铁路行车设备施工管理办法》(二)编制原则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XX铁路运营和行车安全,严格要点、销点制度。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坚持以机械化施工为主,人工辅助的总体指导思想,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3、遵循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原则,严格遵照有关文件中对质量、工期、安全、环保等要求,结合工程实际编制4、合理组织、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对关键工序进行严格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既有线路和环境的影响。
三、施工目标1、质量目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一次性验收合格。
2、工期目标:50天内完成所有T梁的架设。
3、安全目标:重大伤亡事故为零。
四、施工组织及总体施工部署一) 施工管理体系为了保证T梁架设有序可控的进行,优质高效的完成,特设立如下管理体系: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质检负责人:测量员:二) 总体施工部署1.作业前的准备(1)预制T梁的检查验收对预制梁的外形尺寸、砼的强度、预埋件质量、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结果、孔道压浆质量进行检验复查,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才予以吊装。
对于35mT梁由于梁长为变量,梁体不能通用,吊装前必须按设计图纸复核梁体编号以保证T梁按设计顺序吊装就位。
(2)盖梁、垫石的检查盖梁、支座垫石混凝土的强度,支座的质量要求,支座垫石的尺寸、标高、平面位置应符合设计及规范的要求,画上安装细线,以利于T梁安装时准确定位。
(3)运输道路由于桥面与制梁场地之间有60cm高差,吊车、运梁汽车等大型机械通行的道路采用粘土分层回填碾压密实,每层进行密实度检测,压实度按95%控制。
(4)临时支座除35mT梁伸缩缝端采用永久支座外,其它均采用砂箱临时支座, 预制梁每端各两个,分为筒座和筒芯。
筒座采用0 180X 5钢管,底部为200X 200钢板,侧面开30X 20的出砂口,口外焊插槽用插板封堵细砂;筒芯采用0 160X 5钢管,底部用钢板焊封,内填C30砼。
砂箱定位后内充细砂震实,控制筒芯顶面高度略高于固定支座标高(以规范规定为准),筒座和筒芯间用边留5mm。
桥面张拉完成、梁端湿接缝浇筑完成进行支座转换,可卸去砂箱的承压,预制梁落在固定支座上,移开砂箱,完成支座转换。
安放砂箱时要注意出砂口的朝向,以便于支座转换时出砂操作,砂箱卸载时抽出插板即可落梁。
砂箱结构见《临时砂箱及布置方式图》。
(5)施工安全协议及既有线封锁计划在架设跨既有xx铁路孔之前,提报封锁计划要点计划,并与铁路各相关部门签订施工安全协议,办理施工许可证。
2.T梁架设:采用DF50/150型架桥机架设,在架设跨铁路T梁之前,向铁路运输部门申报要点计划,按给定的封锁点组织架设,以确保施工期间铁路运营安全。
3.T梁垂直提升:采用2台75T汽车吊将T梁提升安放至运梁汽车上。
4.T梁纵向运输:运梁工作是制约整体进度的关键,为了保证工程进度,拟采用两台75T运梁汽车运梁。
5.T梁架设顺序本桥分双幅设计,拟先行架设左半幅,以保证后续各项施工工作进行,然后架设右半幅。
架设顺序:5#墩-4#墩-……f 1#墩。
6.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附表一: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7.劳动力组织架梁工作计划安排43人,分工明确,统一指挥(1)组织指挥1人,全面负责组织施工。
(2)技术组3人,其中技术负责人1名,测工2名,负责技术工作。
(3)安全防护4人:安全负责人1人,安全员3名吊装工班8人,负责梁体前后端墩顶横移,取吊具,安装支座,落梁就位等工作。
(4)喂梁工班12人,负责将梁体从存梁厂运至架桥机后主梁内,装好吊具。
(5)电焊工班9人,负责梁体横隔板焊接。
(6)其他人员6人,其中卷扬机司机2名,发电机司机1名,汽车司机2名,电工1名。
五、主要施工工艺(一) DF50/150架桥机的拼装1.DF50/150型架桥机简介DF50/150型架桥机主要由主梁、起吊平车、支腿、油顶、边梁挂架、液压系统和电控系统等组成。
DF50/150型架桥机主要技术性能参数见附表二。
2.架桥机的组拼安装(1)左、右主梁及导梁拼装用临时支架对称平衡拼装左、右主梁及导梁,控制主梁中心距 (根据情况可加临时联结杆件),在拼装右侧第六节梁时,应先把配电柜和控制棋局塞入主梁内,再和第五节梁拼装。
(2)安装前、后联系框架及临时斜撑(3)安装中支腿及顶高支腿初次安装中支腿时,中支腿可放在桥台位置,根据预制梁的训度的桥面梁坡度调整中支腿高度,然后将两侧中支腿横向连在一起。
(4)安装顶高支腿:根据图纸所示位置安装顶高支腿(5)边梁挂架的安装、起吊天车的吊装就位附表二:DF50/150型架桥机主要技术性能参数表(6)液压系统安装与调试:①将液压泵站及千斤顶分别安装就位;②将高压软管两端堵帽去掉,用煤油清洗内腔将高压软管两端堵帽去掉,用煤油清洗内腔并用压缩空气吹扫;③检查软管接头处密圭寸圈是否完备,应有一个白色挡圈(在内) 和一个黑色0型密圭寸圈(在外);④将软管两端分别与泵站和液压缸接通,并用U型卡固定。
(7)运梁平车的安装及调试。
(8)电气系统的安装及调试。
3.运行轨道铺设(1)运梁平车轨道铺设:运梁平车轨距为2米,采用P43钢轨,轨道根据安装进度往前延伸。
在先行架设的T梁上铺设轨道时,为了均匀分布荷载,避免梁板集中受力,运梁轨道和架桥机运行轨道除密铺枕木外,每间隔2.0m采用扣轨进行加固。
每组扣轨(P50轨3 扣) 长度为11m,用自制U型螺栓加固成整体,使5片梁均匀受力。
(2)架桥机横向运行轨道铺设:本架桥机不必铺设纵向运行轨道,中支腿可在自带的横移方梁上运行。
前支腿需横向运行轨道,枕木铺设要求稳固安全,钢轨外侧用道钉固定在枕木上。
内侧用道钉对称扣住二根钢轨边缘。
钢轨接头中间用垫块,外侧用轨道夹板和长螺栓连接。
(3)架桥机起吊天车轨道轨道直接固定在主梁上,钢轨接头用钢轨夹板边接牢因,轨道两头加装限位开关和轨道挡铁。
以上轨道的铺设要求钢轨接头平顺,轨距正确,支垫平稳牢固,两条横向轨道间(前、中支腿)距离尺寸严格控制平行。
4.主梁前支腿的安装架桥机主梁、导梁、中支腿及其它支腿。
联系框架及临时斜撑等就位后,根据前支腿高度,在架桥机主梁下端桥台处把架桥机前支腿安装就位,可卸下吊挂装置的螺栓,装安前支腿后,再拧紧吊挂装置的螺栓。
前支腿安装好后,导梁下弦应焊接挡块。
5.卷扬机钢丝绳的穿设钢丝绳穿好后,必须用钢丝绳夹把钢丝绳夹紧,绳夹数量不少于4个。
6.试运行:架桥机拼装结束后,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1)检查各联结部位是否联结牢固;(2)检查电气接线是否正确;(3)检查液压系统各部位有否漏油现象;(4)检查各机械及结构部分有否卡滞现象;(5)检查各转动部位润滑情况;(6)检查油箱内油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并试运行液压系统。
①通过油箱上的注油口向箱中注入32号液压油,约100升,观察液位计显示情况;②不同牌号不同品种的液压油不呆混合使用,根据气侯情况可调整液压油牌号。
③通过油箱盖上油泵上的泄油口向泵内注入适量引油;④将溢流阀完全松开,接通电源,开启油泵,在无负荷下空运转。
本油泵对施转方向无要求。
监视监听油泵有无杂音等运转情况。
空运转5〜10分钟;⑤转动(或推拉)手动换向阀门并适当施溢流阀,使千斤顶开始启动,在架桥机第一次安装完毕,因千斤顶缸有空气,有时会产生油泵运行很长时间而千斤顶不动作或动作很慢的现象,这都属正常现象, 可让千斤顶长时间向下顶,址到全部行程,然后调节换向阀向上收,直到千斤顶全部收完,在全行程情况下往复伸缩4〜5次,以尽可能排除系统内空气;避免来回调节换向阀,这样做达不到排除缸内空气的目的。
⑥手动换向阀在操纵换向时动作不可过快、过猛,由正抽转到反抽运动时应在中间位置停留片刻,以免产生液压冲击现象(在有负荷时更应如此操作)。
⑦做完上述检查及调整,确认正常后做如下试运行:a.将两起吊天车后退至架桥机后部,将导梁前支腿收起,测量导梁前端高度,考虑架桥悬臂挠度,看是否满足过墩帽要求;b.如果a满足要求,将前支腿调整就位,调整各机构正常,可用一片混凝土梁作吊重试验,但吊重必须在规定的范围内,允许天车吊重反复行走2〜3次。
c.运梁平车安装完毕后,在轨道上来回运行2次,如有故障及时排除,正常后可投入使用。
(7)完成上述空载和加载试验后,再检查各机械、机构、液压及电气部分有否异常,然后投入使用。
7.架桥机操作(1)架桥机纵向空载前移就位架桥机(主梁)纵向移位时,两起吊天车运行到架桥机后部作配重,用木楔塞往行走轮。
同时用钢丝绳与主梁联结,以防架机纵向运行时起吊天车失稳。
(2)架桥机(主梁)空载前移分两步完成:①先把两台运梁平车纵移到架桥机后部,前起吊天车把前运梁平车吊起作为配重;后运梁平车和主梁连接牢固。
利用中支腿上的驱动机构及后运梁平车的动力驱动架桥机主梁纵向前移至导梁前支腿就位于前墩帽上,通过导梁前支腿千斤顶起顶,调整导梁和三梁水平,主梁前支腿通过吊挂装置运行至前墩帽预定位置处,下落行走箱及钢轨(前支腿可带钢轨),调整至要求高度,将前支腿与墩帽联结牢固②收起导梁前支腿、依靠前、中支腿上的戏动机构和运梁平车的动力继续驱动主梁前移至工作位置;然后,必须将前支腿上部与主梁下弦联结牢固;中支腿上部与主梁下弦联结牢固;此时架桥机完成了主梁的空载纵移。
(4)架桥机纵向运行就位结束后,必须进行一次全面安全检查。
主梁水平度是否满足要求;螺栓、销子连接是否牢固;电气线路是否正确;电线有否破损和挤压;液压系统是否正常;夹轨器是否处于工作位置;垫木是否平稳和轨距尺寸是否正确等。
架桥机要进行空载试运行检验,特别横向运行前检查铺轨情况。
清理横移轨道两侧杂物,然后架桥在横移轨道上试运行两次,检查架桥机在轨道上的行走情况,看是否有啃沿情况,如有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