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血细胞减少 三系减少 病例讨论 鉴别诊断思路

全血细胞减少 三系减少 病例讨论 鉴别诊断思路


7. 细胞组化染色:
POX:++~+++
NAP:12分
结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AEB)骨髓象
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
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克隆增 殖性疾病,主要累及髓系细胞,使 粒、红、巨核三系列的细胞出现病 态造血。既往称之为“白血病前期” 或“冒烟性白血病”,近年已弃用。
酷似再障 3. 网红为0或显著减少 4. BM增生活跃或降低,但红系明显受抑 5. BM中可见巨原红细胞 6. 预后较好
3. 红系增生极度活跃,占62%,部分幼红细胞有轻度巨变或核畸形、核固缩, 可见多核巨幼红细胞,成熟红细胞明显大小不等,部分有异形改变。
4. 淋巴细胞占10%,形态大致正常。
5. 全片见巨核细胞 48 个/2.0X2.5cm,可见较多小巨核细胞,变性巨核细胞, 分叶过多巨核细胞。血小板成簇可见。
6. 外铁:++(球菌状), 内铁:85%
不减少。 4). 二系以上血细胞病态造血 5). BM病理活检有ALIP现象(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
位) 6). 50%的患者有染色体异常,5q-、7q-或单体,8三
体等 7). 可有肝脾淋巴结肿大及胸骨压痛
MDS的治疗
1.RA和RAS:支持疗法,输血、血小板, 造血刺激因子,诱导分化剂
2.RAEB:小剂量H或Ara-C,DA或HA 3.RAEB-T:DA或HA 4.CMML:同CML
6.骨髓纤维化的诊断要点
• 脾肿大,呈巨脾,可有肝肿大,门脉高压 • 全血细胞减少,见幼红幼粒 • 骨质硬有干抽现象,活检纤维组织增生 • BM早期增生活跃,晚期增生降低 • 肝脾穿刺见造血现象,“髓外造血” • X线骨质硬化现象,骨质致密度不均匀增加 • 放射性核素扫描,肝脾显影增强
7.低增生白血病
PNH
是一种获得性造血干细胞疾病,病人 的 RBC 膜 对 激 活 的 补 体 异 常 敏 感 , 临 床 上 表现为慢性血管内溶血性和与睡眠有关的、 间歇发作的血红蛋白尿,常伴有全血细胞 减少和血栓形成。
PNH发病机制 糖化肌醇磷脂GPI
GPI后天缺乏 GPI生成障碍 GPI基因突变
补体调节蛋白如膜蛋白衰
变 加 速 因 子 ( DAF , CD55) 、 反 应 性 溶 血 的 膜 抑 制 物 ( MIRL , CD59) 、 中 性 粒 细 胞 的 FcγⅢ ( CD16 ) 等 不 能 连 接在细胞膜表面,失去对
补体C3的控制,导致C3大 量激活,RBC膜损伤而溶 血。
3.PNH的诊断要点
1.贫血和血红蛋白尿 2.溶血的表现:黄疸,间接胆红素↑ 3.血栓形成 4.网红多增高,可高达20%~ 30% 5.BM增生,可伴有病态造血 6.Rouse,糖水,Ham、蛇毒因子试验阳性 7.CD55、CD59降低 8.可有肝脾肿大 9.AA-PNH综合征
肿瘤性疾病
• 急、慢性白血病(AL,CL) • 恶性淋巴瘤 (NHL,HD) • 多发性骨髓瘤(MM) • 恶性组织细胞疾病(MH)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出血性疾病
• 血友病 • 过敏性紫癜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思路
MDS分型及各型特点
FAB分型 (1982年)
血象
骨髓
(原始细胞) (原始细胞)
难治性贫血(RA) Refractory anemia
<1%
<5%
RA伴环状铁粒幼细胞(RAS) <1%
<5%
RA with ring sideroblast
环状铁粒幼≥15%
RA伴原始细胞过多(RAEB) <5% RA with excess blast
5.脾功能亢进
8.恶性组织细胞病
6.骨髓纤维化
9.毛细胞白血病
7.低增生白血病 10.急性造血功能停滞
有时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
• 自身免疫性疾病 • 恶性淋巴瘤 • 骨转移性肿瘤 • 多发性骨髓瘤 • 巨球蛋白血症 • 缺铁性贫血 • 肾性贫血
全血细胞减少
黄疸


巨幼贫 PNH
低增生 白血病 造血停滞
4.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断要点
1. 贫血,黄疸,神经症状 2. 呈大细胞正色素贫血,MCV常大于100
fl, MCH常大于32 pg 3. BM增生活跃,巨幼变,核分叶过多 4. 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低下
5.脾功能亢进的诊断要点
• 往往有原发病因 • 脾脏肿大,与脾亢程度不一定成正比 • 晚期病人则全血细胞减少 • BM增生活跃,细胞成熟障碍 • 脾切除有效
恶组
再障 MDS 脾亢 骨纤
毛白
肝脾肿大


脾亢
白血病
再障
毛白
MDS
造血
骨纤
恶组
停滞
异常细胞

白血病 毛白 恶组 MDS

脾亢 骨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骨髓报告
取材良好,制片佳
1.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M:E=0.5:1
2. 粒系增生活跃,占25%,原始粒细胞占9%,早幼粒细胞占2%,可见巨大 晚幼粒、巨大杆状粒细胞,核有分叶过多及双核粒等病态造血及异常核分 裂。
织细胞
9.毛细胞白血病的诊断要点
• B细胞疾病 • 全血细胞减少,有时可无毛细胞 • 骨髓增生活跃,骨髓干抽率极高 • 典型毛细胞,TRAP阳性 • 扫描电镜 • 免疫分析,全B抗原阳性,CD25呈阳性
10.急性造血功能停滞的 诊断要点
1. 常见病因为溶血、感染、药物营养不良 2. 贫血严重,不同程度的WBC、PLT减少,
血液病例讨论
—— 全 血 细 胞 减 少 的 诊 断 和 鉴别诊断
血液系统疾病的分类
• 贫血性疾病 • 肿瘤性疾病 • 出血性疾病
贫血性疾病
• 缺铁性贫血(IDA) • 再生障碍性贫血(AA) •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MA) • 溶血性贫血(HA) •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 • 骨髓病性贫血 • 遗传性贫血
5~20%
转化型RAEB(RAEB-T) RAEB in transformation
≥5%
20~30% 有Auer小体
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CMML) 单核细胞
chronic myelo-monocytic
>1.0×109/L
leukemia
5~20%
MDS的诊断要点
1). 三大临床表现:出血、贫血、感染 2). 全血细胞减少或一系二系减少,可出现原始细胞。 3). BM增生活跃或减低,原始细胞增多,巨核细胞多
详细的体格检查
• 皮肤粘膜 • 舌乳头 • 淋巴结 • 骨压痛
·毛发 ·牙龈 ·肝脾
·指甲
实验室检查
常规:血,尿,粪 血象:一系减少或二系以上减少,细
胞大小,形态,异常细胞 骨髓:增生程度,粒红比例,细胞形
态,异常细胞,组织化学染色, 铁染色 特殊项目
特殊项目检查
◆肝肾功能,电解质 ◆铁蛋白,血清铁 ◆VitB12,叶酸 ◆溶血性贫血相关检查 ◆珠蛋白 ◆免疫球蛋白电泳 ◆淋巴结活检或穿刺 ◆特殊部位的活检或穿
1. 全血细胞减少,少见白血病细胞 2. M2b,M6,M3多见 3. 骨髓增生减低,见原粒,原单,
原淋增多 4. 可有白血病的浸润现象,胸骨压
痛,肝脾肿大
8.恶性组织细胞病的诊断要点
1. 组织细胞恶性疾病 2. 起病急进展快,往往有肝脾淋巴结肿大 3. 高热、贫血、出血,肝损害明显 4. BM可见到异常组织细胞,需多次穿刺 5. BM中有噬血现象 6. 肝脾淋巴结或其它受累组织中可找到组
2.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要点
1. 三大临床表现:出血、贫血、感染 2. 全血细胞减少,网红绝对值减少,淋巴比
值相对增高 3. 一般无肝脾肿大 4. 骨髓至少1个部位增生减低,巨核细胞明显
减少,非造血成分增多。 5. 能除外如PNH、MDS-RA、急性造血功能
停滞等 6. 一般的抗贫血药物无效
3.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

◆出凝血检查 ◆PAIgG,PAIgA,
PAC3 ◆流式细胞仪,CD系列,
CD59,CD55 ◆X线,B超,CT ◆染色体检查
◆分子生物学检查
◆电镜
以全血细胞减少为线 索分析血液系统疾病
诊断思路
经常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
1.再生障碍性贫血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3.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4.巨幼细胞性贫血
• 病史 • 症状 • 体征 • 辅检
全面的采集病史
• 饮食及消化情况 • 用药史 • 失血史 • 尿色异常 • 职业和生活环境 • 慢性病史 • 家族遗传病史
症状
• 头昏:病程长短,严重程度 • 乏力:病程长短,严重程度 • 发热:经常“感冒”,体温,治疗效果 • 骨痛:部位范围,是否自行缓解 • 腰酸:程度,小便颜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