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应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
在班主任的平时工作中,为了更好地开展班级工作,我们必然要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沟通得好,班级管理才会轻松,否则就会给班级管理带来麻烦,甚至可能让你的班务工作无法开展。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呢?我认为,应把握好五个原则、三种方式。
一、班主任与学生进行沟通的五个原则
1.注重情感交流
班主任站在管理者和教育者的角度和学生谈心,很容易把学生推向被管理者和受教育者的对立面。
事实上,找学生谈心,对方往往开始时并不注意老师讲的道理,而是看老师的对自己态度和感情。
因此,班主任既要把谈心看作是心理沟通的过程,更要把谈心看作是感情交流的过程。
谈心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说教,而应是朋友间真诚的交流。
2.耐心聆听学生的话语
与学生进行交流时,班主任老师不能一味地唠叨,不能只是自己一人不停地说,而应该蹲下身子听听学生说,且学生在谈话时不能随意插话,要耐心聆听。
听学生诉说,你才能真正地走近学生,发现他的问题。
实际上,当学生愿意与你交谈的时候,你的教育已经接近于成功了!
3.学会接纳,少批评
班主任要懂得接纳学生,而且表里如一,从心底尊重学生和相信学生,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平等的人,承认其想法和情绪体验的合理性,尽管有时那种想法和自己的观点很不相同。
一味地批评学生时,班主任往往带有自己个人的情绪,使学生难以接受。
这时候,既使班主任再苦口婆心地批评教导,也只会成为学生的耳旁风。
只有当学生真正认识到错误的时候,批评和处罚才有意义。
4.多支持鼓励,少同情安慰
学生遇到了挫折与困难,会垂头丧气,有时可能还会伤心哭泣,那么做为班主任应如何处理呢?班主任要放下主观的态度和认识,设身处地去感受来访学生的内心体验,了解其所想所为的动机原由,不要以自己为参照标准去评判学生的是非得失。
班主任感受学生的处境心情并表示关切和支持,以积极态度对待学生,对学生言语、行为中积极面、光明面、长处、优点予以有选择的、特别的关注,强调正面的优点,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被理解的温暖,更可以给予学生面对问题的勇气和力量,主动以寻找自我解脱的良策。
5.多注重引导,少命令训导
引导是一个以讨论为基础,以启发为目标的积极的思想过程。
班主任要学会引导学生积极认识当前的问题、思考其成长中的挫折与障碍,主动地剖析自我,承担责任,协助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长,而不是包办代替,为其安排一切。
二、班主任与学生进行沟通的三种方式
(一)口头沟通:包括利用会议形式与较多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与个别同学谈话方式进行交流沟通、家访等。
(二)书面沟通:包括在作业本上简单的批注、书面的公示、给学生写信等等。
(三)电子媒介沟通:包括打电话、聊QQ、在博客上留言等等
总之,班主任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任重而道远,要做到能与学生很好的交流和沟通,必须把握好相应的原则、讲究有效的方式。
班主任只有在思想上与学生达成统一,才能与全体学生和谐相处,班级管理才能得心应手,班级工作才能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