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客运车辆特大交通事故调查与分析范例

客运车辆特大交通事故调查与分析范例


3.客车特大交通事故原因分析
• 3.1 驾驶人因素是影响客车安全营运的关 键,交通违法和应急避险能力缺乏是事故 的主要原因
• 3.2客车主动安全性能问题是引发事故的 直接原因,被动安全性能问题直接加大事
• 3.3 营运里程过长,疲劳驾驶成为超长途 卧铺客车事故的主要原因
• 3.4道路等级低下、交通安全设施缺乏是 客车特大事故发生的客观原因
2.事故的主要原因
• 三是重庆市交通运输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 司对本公司安全工作机构和重庆市公路运 输(集团)公司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督促检 查不力,工作失察。
2.事故的主要原因
• 四是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对主城区客运 安全管理不到位。对上述运输企业管理混 乱"以包代管"等问题失察。
(三)对事故责任人员的处理
客运车辆特大交通事故 调查与分析
1.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公路通车里程的不断增 长,道路客运发展迅猛,客运车辆已成为我国 旅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但目前我国道路交通安 全形势比较严峻,客运车辆特大交通事故屡有 发生。客车特大交通事故由于其一次伤亡人数 较多,财产损失巨大,社会影响广,已经引起 了党中央,国务院,公安部的高度关注。分析 客车特大事故的特点,剖析其影响因素是预防
• 肇事车辆驾驶人吕富华已在事 故中死亡,不再追究责任。对事 故发生负有主要责任移交司法机 关处理4人:
(三)对事故责任人员的处理

1.吕嘉,事故车辆承包人吕建国的代理人、驾驶人。没有认真履
行承包代理人的责任,明知吕富华驾车造成"3.31"重大道路交通事故
且负有同等责任后,违反有关规定继续聘用吕富华,对事故发生负有
• 该车于2006年1月在天安保险公司投保,保额 分贝为:第三者责任险50万元,车身险20万元, 旅客责任险每座5万元。
相关图片
调查审理
• 经审理查明,2006年3月31日4时40分,重庆“10·1” 特大交通事故肇事车驾驶员吕富华驾驶其挂靠在重庆公路运输(集团 )利民出租汽车有限公司的渝B·41067号大客车在江北区五桂 路西南合成制药厂路段发生撞死1人的重大交通事故,吕富华因驾车 未及时发现危险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行驶,在该重大交通事故中负 同等责任。事后杨宗义、张焘、张雷不正确履行职责,未按照有关规 定对此事故进行处理、上报并及时取消吕富华驾驶客车的资格。20 06年5月26日,重庆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和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 局下达了《关于集中排查公路客运车辆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要求排 查发现驾驶人2004年以来发生重大交通责任事故的一律不准从事 客运工作。重庆公路运输(集团)利民出租汽车有限公司接该通知后 ,隐瞒了吕富华于2006年3月31日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事实。 经被告人杨宗义、张焘审核后报送的报表上反映吕富华无重、特大交 通事故。
• 改进客车结构的安全技术、提高客 车的使用安全性,可以有效降低客
• 车事故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
• 良好的客车主动安全性可以有效减 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在主动安全 方面,行驶记录仪、缓速器、ABS 、应急制动器、盘式制动器、全承 载车身、空气悬架、横向稳定杆等 在国外已成为标准配置,而且被证 明是行之有效的装置或部件,在国 内客车上却未能广泛普及。特大交 通事故案例显示,关键安全部件一 旦出现问题和故障,将导致恶性交 通事故发
二、 肇事车辆所属公司情况
(一)公司基本情况
• 利民出租汽车公司原是一家民营企业,2002年与 重庆市公路运输(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公运集 团)合资,组建重庆公路运输集团利民出租汽车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民公司),为公运集团的 合资公司。2002年6月25日利民公司在南岸区茶 园新注册登记,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司,公 司法人代表张雷。该公司线拥有13辆出租汽车, 17辆班线客运车辆,25辆城市公共客运车辆。 2004年底成立重庆交通哦运输(控股)集团有限 公司(以下简称交运集团)后,公运集团属于交 运集团。
主要责任。

2.杨宗义,公运利民公司安全科负责人。没有认真履行;3.31"重大道路交通事故且负有同等责任
后,未向公司提出处理意见,对事故发生负有主要责任。

3.张焘,公运利民公司总经理,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没
有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责,明知吕富华驾车造成"3.31"重大道路交通
4.具体案例分析
10·1 特大交通事故重大责任案
• 本案例就是发生在重庆(3.4提到的事故多 发区)的一起客运车辆特大交通事故,由 于驾驶员应急避险能力缺乏(3.1提到的) 而导致。
一.事故回顾
(一)事故发生经过
• 2006年10月1日13点33分,重庆市公路运输集团 利民出租汽车有限公司,一辆由江北开往沙坪坝 区的711路公共汽车(车号:渝 B41067),途经 石门大桥大弯道处,驶向大桥左侧(逆向车道) ,冲上0.37m高的桥梁路沿,撞坏大桥护栏后, 坠落19.3m高的桥下,车辆实载50人,现已造成 30人死亡,20人受伤,其中重伤10人(3人尚未 脱离危险),事发前,肇事车辆在经过北桥头前 的加油(气)站时,转接了另一辆车上的20名乘 客。
• 人,并要求驾驶人在规定时间到达,存在 驾驶人疲劳驾车现象,近几年卧铺客车特 大事故
• 发生的直接原因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3.3 营运里程过长,疲劳驾驶成为 超长途卧铺客车事故的主要原因
• 500公里以内的公路客运成本 • 最低,安全性最好,旅客出行一般选择坐汽车;
500—800公里的旅程,一般选择坐火车; • 超过1000公里的旅程,一般选择坐飞机。 • 因此,建议有关部门统筹全国、区域客运线路布
事故且负有同等责任后,未进行处理(应解聘),对事故发生负有主要
责任。

4.张雷,公运利民公司董事长。对运营车辆的安全生产工作"以
包代管",造成对驾驶人员的管理失控,对事故的发生负有主要责任

(四)对事故单位及有关部门的处理
• 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依据《安全 生产法》和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对相关 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予以行政处 罚。
(二)肇事驾驶员情况
• 驾驶员吕富华,男31岁,1998年7月8日取 得大客车驾驶执照,2005年经培训考试合 格,取得营运从业资格证,获得从事客运 营运上岗资格。
(三)车辆及营运路线情况
• 肇事车辆为渝B41067宇通中型客车,出厂日期为 2006年1月15日,2006年1月19日在市运管局领 取道路运输营运证,同时经市运管局审核,批准 该公司车辆在711路线(将被观音桥至沙坪坝) 运营。该车二级维护有效期截止为2006年10月9 日。承包经营人吕建国向利民公司缴纳了3万元风 险保障金,每月向利民公司缴纳5250元承包款。
和减少此类事故的前提。
2.客车特大交通事故特征
• 2.1 客车车辆事故是特大事故的主体,占特 大事故的70%
• 2.2驾驶人交通违法行为导致的客车特大事 故居高不下
• 2.3驾驶人应急处置不当导致特大事故多发 • 2.4机械原因的特大事故不容忽视 • 2.5短途客运事故占多数,长途营运其次,
尤以长卧铺客车事故最为严重
(二)事故现场情况
• 事发点为石门大桥的南引桥,双向四车道 ,中央有黄色单实线,沥青路面,路面宽 度17.7米,人行道宽度2.96米。转弯半径 9200米,坡度2.5%,路面平坦,无障碍。 车辆冲向人行道的角度为32度。事发当时 天气小雨,路面潮湿。
• 经过队车辆初步鉴定,未发现转向\制动系 统等机械故障。
3.1 驾驶人因素是影响客车安全营运的关键,交 通违法和应急避险能力缺乏是事故 的主要原因
• 其次,驾驶人安全驾驶技术不规范,应急避险能力缺 乏。一旦出现紧急情况,驾驶人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甚至出现高速急打方向或误操作等现象。
• 由于客运车辆载客较多的特点,对于客车驾驶员来说 ,高速驾驶技术和危险预见性驾驶技
3.3营运里程过长,疲劳驾驶成为超 长途卧铺客车事故的主要原因
• 我国超长途客运普遍存在,有些运营线路 里程高达2000公里,有的甚至达到
• 2800公里。我国大多数客运企业为满足 市场需要,无限制地延长营运里程,而为 了节约
• 经济成本,不考虑安全成本,超长途客运 车辆(特别是1500公里以上)仅配备二个驾 驶
• 术欠缺也是发生特大事故的潜在因素之一。 • 因此,对客车驾驶员应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
教育,重点取缔客运车辆严重的 • 交通违法行为,严管严防,对违法驾驶人进行再教育
,资格再审查。建立高速公路应急避 • 险模拟驾驶、特殊气候条件下模拟驾驶的教育培训制
度,建立应急避险能力的考试制度。
3.2客车主动安全性能问题是引发事故的直 接原因,被动安全性能问题直接加大事
• 按照有关规定,重庆市人民政府向国 务院作出书面检查报告。
四.事故后的思考
1、特大交通事故暴露深层矛盾
• “10•1”特大交通事故,暴露出重庆市公共交通营运体制和 市场秩序方面存在着亟待解决的深层次矛盾,主要是营运 主体多而散,经营规模过小,竞争秩序不规范,市场准入 机制和退出机制不健全等。
• 目前,重庆市主城九区共有营运车辆7575辆,其中国有 公交车辆5199辆,民营班车2376辆。
• 民营为主的“7字头”客运车辆服务质量较差,群众反应 十分强烈。由于不少民营企业只有几辆车,没有设立专门 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挂靠在上级公司,711等线路的客 车违章超载、超速、超车、到站不停、过站甩客、乱停乱 放、不服执法人员监管等安全隐患,成为公共交通的一大 毒瘤。一些车辆驾售人员态度恶劣,严重损害了重庆形象 。一些小公司只有一二辆车,车主就是驾驶员,家庭化经 营的现象突出。
置,设立客运中转站,优化客运里 • 程,解决客运半径过大、营运过程中超载、疲劳
驾驶等问题,提高客运安全性,减少长距 • 离运输,并切实落实两部一局关于三级以下不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