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说课稿地球的宇宙环境说课稿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说课稿地球的宇宙环境说课稿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利用资料证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原
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阅读“太阳系模式图” ,归纳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点来佐证地球是一颗普通的
行星。
○2 .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从温度、水、大气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逆 推地球上能形成生命的原因。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在宇宙中寻找外星人的依据。
(教师过渡:下面我将重点说说具体的教学过程)
五 教学过程
我直接切入主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活动一:多媒体展示太阳系八大行星自转公转的运动示意图(上堂课已经阅读过)
,让学
生进一步思考行星的形状、 运动特征, 能否发光发热, 分析归纳地球与其他行星的
共同特征, 从而得出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这样,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
而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地球上具
有生命物质,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是三个“金锁链条件”
。
二 学情分析
城市的学生通过电视、电影等科幻影片了解到一些有关宇宙的零碎知识,甚至对一些科 幻情节 (像外星人阿凡达) 信以为真, 他们对有关宇宙中生命存在的形式和条件等知识充满了 幻想、 好奇、 渴望, 本节课我将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 普通而特殊的行星。
四 说教法和学法
1. 说教法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以
此为出发点,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 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 1)、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五个学习活动揭示地球上生命物质存在的“金锁链条 件”以及日地距离、地球体积质量大小、公转自转的周期的长短对“金锁链条件” 形成的影响。 ( 2)、情境教学法:展示太阳系运动示意图,让学生从地球的形状、运动特征分 析得出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构建当前所要学习的知
识。
一、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活动二 : 展示美国科幻片《阿凡达》当中有关的图片,设疑:真的有生命出现
在地球之外的潘多拉星球吗 ?
生命物质存在需要哪些基本的条件呢 ?展示南北两极白雪皑皑的景观图片、高
大雪山的图片、 热带沙漠地区干旱的景观图片、 中纬度湿润的沿海平原景观, 前面
和特殊性的观点。
确立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普遍性
(教师过渡: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根据教材和授课对象的特点,确定本 节的教学重难点为)
4.教学重点: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及原因。
5. 教学难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教师过渡:那么运用哪些方法和手段才能够更好的解决教学重难点内容 呢?接下来我说说教法选择及学法指导)
2、 说学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 1)、图表探究:学生通过阅读“太阳系的行星基本数据”和“太阳系示意图” 分析 “金锁链条件”的形成。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 2)、合作探究: 课前收集有关行星的基本数据、环境特征以及地球的相关资料, 上课时分小组讨论,进一步加深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通过小组讨论、 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2 、 如果日地距离太远或太近(与水星金星、天王星海王星相比),情况会 怎么样?
○3 、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除日地距离外还有什么原因 ( 提示:从地球自转和 公转的周期、大气层等角度分析 )?
○4 、如果地球人要“移民”到其它行星,你认为哪颗行星最合适?说明理由。 (我先收集有关太阳系中最有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行星或卫星)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太阳系内人们认为可能有生命存在或者加以改造也许可以进行太空移民的星球目 前有 3 颗,分别是: 1、火星,它的公转半径、黄赤交角、自转周期都和地球非常 相似。这使得它有类似地球的四季变化,使得地球上生物的生物钟可以适应那里。 而且有证据表明火星历史上曾经有过大规模的洪水, 而且火星也有一层不算稀薄的 大气; 2、木卫二,在它的表面有一层冰封的海洋,在这层海洋下面很可能有液态 的水,如果有,不排除有非常低级的生命形式存在的可能; 3、土卫六,它表面的 物理状况和 39 亿年前的地球,也就是刚形成生命时的地球极为相似。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地球的宇宙环境》 ,它选自湘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节,
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是第 2 课时“ 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我说课主要有以 下几个内容。
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习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基础上,从地球在宇宙天
体系统中的地位和行星特点这两个角度去认识地球的普通性,
形?并对你的答案做出解释。
○2 、太阳系行星的公转运动有什么特点?对地球上生命形成有什么影响 ?
通过学生的合作讨论,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语言组织能力, 归纳得出地球上
生命存在的外部条件是稳定的太阳辐射和地球安全的运行轨道。
活动四:阅读太阳系行星基本数据表,小组通过数据对比讨论分析:
○1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与水星、金星相比)对“金锁链条件”的形成有什么 影响?
通过合作学习、 问题探究和资料的收集分析, 强化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揭示了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条件的形成原因。
二、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活动五:展示大气污染图片、 水污染图片、全球变暖导致的气候恶化的图片 (如 洪涝、干旱等),同学们思考来之不易的“金锁链条件”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师生共同归纳提高 :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地球上生命物质 存在的“金锁链条件” 即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具有一定的历史性, 翻开地球生命物 质孕育发展的进化史, 人们不难发现从时间的角度看地球有悠久的过去, 生物的出 现和进化只是其中的一小段, 而人类历史更是短暂的一瞬, 地球上还有漫长的未来, 现今适应生物生存的条件在若干千年、万年后将走向何方 ?还将由许多目前人类还 无法确定的因素所决定, 但有一点肯定是无疑的, 那就是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恶化 将是人类生存环境受严重威胁, 处理不当,导致地球生命物质存在条件的缺失或消 失,直至生物从地球上消失。让我们一起更加珍惜和保护来之不易的”金锁链条 件” . 作业布置: 阅读关于火星人的科幻小说, 参考深空探测活动的新闻报道, 说明 火星人可能存在的生命形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 破除迷信, 反对邪教。 ○2 .通过科幻影片中外星人的探讨活动, 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体验自主、
合作、创新探究过程和团队意识。另一方面,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
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 ○3 .通过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三张图片与中纬度湿润的沿海平原景观相比较, 同学们觉得造成景观迥异的自然条
件是什么 ?通过观察、读图分析比较,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得出三个“金
锁链条件”的结论。
活动三:展示地球宇宙环境中太阳的稳定性、 安全性的材料以及地球与其他行
星运行轨道特点,让学生共同讨论:
○1 、假如太阳光照变得不稳定或者太阳突然消失,地球上将会出现怎样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