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50426城市供水水源规划指南(下-成都)
20150426城市供水水源规划指南(下-成都)
第4章 工程规划
4.4 应急备用水源规划 4.4.4 案例
城市供水水源规划指南
(宣贯培训教材)
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2015.4.26 成都
第4章 工程规划
4.1 规划原则与内容
应在城市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上,结合城市总 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充分利用现有工程设施 ,遵循供水能耗最低、水资源利用效率最高、多 水源互为备用、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用地、减少 拆迁的原则,提出城市供水水源总体布局和工程 规划方案。 制定城市供水水源工程规划方案时应遵循先挖潜 后开发的原则,优先考虑对已有供水水源工程的 挖潜改造或扩建。
第4章 工程规划
4.4 应急备用水源规划 4.4.1 概述
紧急调用安全水,保障基本需要 正确选择和保护临时水源 设立临时水厂(站) 强化原有及临时饮用水水源消毒
第4章 工程规划
4.4 应急备用水源规划 4.4.2 基本要求
城市应急备用系统规划应充分利用正常的供水水源系统 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多个层次进行应急备用水源的 布局,构筑城市内外双重应急备用供水水源系统。一是 建立各布局分区的重点水源之间、不同类型水源之间的 互为备用关系,以解决城市内部独立水源发生污染事件 或工程事故时无法供水的应急问题;二是应考虑邻近流 域或相邻城市水源之间建立互为备用的关系,加强区域 合作机制,旨在解决城市局部或整体供水水源系统受污 染事件或遭遇特殊枯水年等情况下的应急供水问题。
第4章 工程规划
4.3 常规水源规划 4.3.1 基本要求
地表水水源地要布置在污染少和易于实施 水源保护的位置,水质应满足《地表水环 境质量标准》(GB 3838)和《全国城市 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等的要求, 并充分考虑城市未来的发展,对划定的水 源要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污染。
第4章 工程规划
4.2 总体布局 4.2.1 布局原则
4.2.2 现状布局分析
结合现状水源的调查结果,分析水源地的分布特点、工程供水能 力等情况,分析水源地至水厂之间的输配工程的取水规模、输水 规模、工程布置、建筑物型式等特征的合理性,指出现状水源地 和现状原水输配系统的存在不足。 分析受水区域和供水水源之间的水力高程关系,掌握水源地、输 配工程及水厂三个环节的水力高程关系,分析现状各个供水片区 内由水源地至水厂(必要时应到用户)的供水能耗情况,初步提 出现状供水布局能耗分配方面的不足。
第4章 工程规划
4.4 应急备用水源规划 4.4.4 案例
广东省台山市城市应急备用水源规划
根据应急备用水源概念及要求,结合台山市及 台北片供水水源现状及规划情况,2020年全市 应急备用水源主要有两种策略,一是立足本地 水源,充分挖潜,二是区域合作,开展引调水 工程。 台山市本地可开辟水源包括水库挖潜、河道提 水、地下水、雨水及再生水、海水淡化。
4.2 总体布局 进行城市供水水源布局的分区划分时,要根据城市的地形地貌条 件、城市规划中的产业布局及城市建设规划、城市现状供水设施 与现状供水水源形成的格局、新建供水设施和供水水源条件等多 方面进行分析,遵循规划原则,因地制宜进行分区划分。 在有条件的城市尽量考虑双水源或多水源供水,供水水源总体布 局要兼顾城市供水正常运行期、主要输配工程停水检修期、突发 应急事故等各种工况下供水联网调度的灵活性,充分考虑城市供 水水源在上述工况下的系统调蓄能力,合理安排布局方案中的骨 干输配水工程的停水检修期,供水水源调蓄能力要以满足供水水 厂生产不间断、确保城市供水安全为目标。对于水源为感潮河段 的城市,同时要考虑感潮影响期的避咸调蓄工程规划。
第4章 工程规划
4.4 应急备用水源规划 4.4.3 布局方案
对于水源地数量少、水源较单一等原因导致应急备用能力较差的城市,可与 邻近城市或流域达成协议,建立区域合作的互为备用关系,规划时可考虑建 设适当的连通工程系统,也可采用于供水水源有一定富余的城市,应分析这些富余水源的分布、规模、水质 、利用成本等情况,合理保留对城市应急备用供水具有一定作用的水源,用 途上则可以定位为独立的应急备用水源,必要时可通过调度与其他水源交叉 供水。 对于具有利用非传统水资源条件的城市,但受利用成本、敏感程度、水质条 件等因素限制,非传统水资源不能作为正常供水水源时,该水源可定位为独 立的应急备用水源。在考虑利用成本、可操作性、环境影响、利用效益等指 标进行合理布局的基础上,选取非传统水资源的利用方案。
第4章 工程规划
4.3 常规水源规划 4.3.1 基本要求
水源规划要符合当地水资源统一规划管理的要求 ,并遵循合理调配水资源、优水优用、“三先三 后”(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 用水)等原则。水源工程规划方案初拟要以水量 、水质、水源地建设与保护满足用水要求为前提 ,充分利用现有水源,先考虑节水改造和挖潜, 先改建、扩建后新建;先利用当地水后客水或调 水,切实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 续利用。
河北省三河市供水水源规划 广东省台山市供水水源规划 吉林中部供水(吉林) 引汉济渭(陕西)
第4章 工程规划
4.4 应急备用水源规划 4.4.1 概述 在发生洪涝、地震、旱灾、火灾、泥石流、沙尘 暴、风暴潮等自然灾害和突发性水污染、管道爆 裂、恶意投毒等重大的人为突发事故时,饮用水 源、供水管线、设施等遭到破坏,造成灾期和灾 后一段时期内无法正常供水而带来灾难性后果时 需要进行的供水工作。在加强饮用水卫生宣传,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前提下,应急供水主要措施 有:
第4章 工程规划
4.4 应急备用水源规划 4.4.3 布局方案
为避免浪费和闲置,应在正常供水布局的基础上,尽量实现现有 水源系统中的水源互为备用的目的,并在这些水源之间建设可以 灵活调度的工程配套系统。 确定城市范围内的应急备用水源时应在满足应急备用需求的前提 下,综合考虑正常供水布局中的供水水源规模、配套工程建设成 本、运行调度的灵活性等因素进行水源方案的比选,所选水源的 供水能力应与正常供水水源布局中的供水能力基本一致,无法达 到一致性要求时,可综合考虑正常和应急备用需求适当调整供水 水源的规模。应急备用工程配套系统的输水能力应根据应急备用 的规模要求计算确定。
第4章 工程规划
4.4 应急备用水源规划 4.4.2 基本要求 建设应急备用水源的目的是适度提高城市供水保 障程度,各城市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应急 备用水源布局方案,在规划应急备用方案时应综 合考虑成本和效益。 应急备用水源的备用供水量一般不小于城市居民 生活需水量的60%~70%,输水方式要能够满足 短时间内启用要求。
第4章 工程规划
4.3 常规水源规划 4.3.1 基本要求
由水源地至水厂之间的输水线路 ,一般采用管道、暗渠、隧洞等 封闭式输水;若采用明渠、渡槽 、河道等开敞式输水时,要根据 有关规范规定,采取相应的警示 和保护措施。
第4章 工程规划
4.3 常规水源规划 4.3.2 布局方案
第4章 工程规划
4.2 总体布局 4.2.1 布局原则
应与水功能区划相协调,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 市政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给水规划等 规划相衔接,结合已有供水水源布局,因地制宜 ,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并协调好生产、生活和 生态用水及不同用水对象之间的用水关系。 应充分考虑城市供水水源与用户之间的供求关系 ,适应城市地形地貌变化以及多水源联合供水要 求,合理划分供水规划分区。
第4章 工程规划
4.1 规划原则与内容
应根据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综合 考虑能源消耗、工程占地、工程投资、运行维护成本、 工程效益等技术经济指标,结合近远期经济社会发展水 平,协调近远期工程布局、建设规模、分期实施意见等 关系,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和评价,提出技术可行、经济 合理的城市供水水源规划方案。 应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环境影响、施工难度等因素,协 调与城市给排水、交通、电力、燃气、电信等设施之间 的关系,提出工程总体布置和建筑物型式等。
第4章 工程规划
4.4 应急备用水源规划 4.4.4 案例
广东省台山市城市应急备用水源规划
根据水源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台山市水危机事 件主要包括三类:一是潭江流域、大隆洞河流域 、那扶河流域遭遇水危机(特枯年或连续枯水年 或水污染)导致台山市供水能力严重下降;二是 台山市境内主要城市供水水库突发水污染或出现 严重故障导致水库不能供水;三是城市供水管网 工程发生故障导致工程不能供水。
内容应包括:工程建设自然条件包括气候 水文条件、供水范围、供水工程位置和规 模,工程地质条件、取输水方式、输(提 )水设施、必要的水力计算、工程总体布 置、主要建筑物型式、施工组织总体方案 及工程主要工程量、占地拆迁、建设工期 及投资匡算等。
第4章 工程规划
4.3 常规水源规划 4.3.3 案例
4.2.3布局方案拟定 注意事项: 在进行总体布局时,应考虑非常规水源包括微咸 水、再生水、矿井水、海水等和不满足生活供水 水质要求的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的合理利用。 布局方案中可考虑将分散、小型、水质保护困难 、供水水源成本较高的水源调整为城市生态环境 用水水源或农业用水水源。
第4章 工程规划
第4章 工程规划
4.1 规划原则与内容
在具备条件的多水源供水城市,宜根据不 同用户用水需求,遵循优水优用原则,考 虑分质供水。优质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源应 优先供应城市居民生活用水。 规划内容应包括城市供水水源总体布局、 常规供水水源规划、应急备用水源规划、 非常规水源规划等。
第4章 工程规划
4.2 总体布局 4.2.1 布局原则
4.2.4案例 甘肃省引洮(博)济合工程
工程以博拉河为水源,在博拉河干流黑力宁巴河段和博拉河支 流吉合库河沟内分别修建低坝引水枢纽取水;工程从博拉河干 流黑力宁巴枢纽取水后,通过输水总干线自流输水至合作市区 西南部的海螺沟,沿途纳入从吉合库河调引的水量;在输水总 干线末端的海螺沟设调蓄水库,经水库调蓄后,利用管道输水 进入净水厂;净水厂处理后由2.89km管道进入城市供水总干 管。引水枢纽至海螺沟输水线路总长31.24km,其中总干线长 27.56km,吉合库河支线长3.68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