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行政许可一、解释名词1、行政许可:指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方的申请,经依法审查,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赋予或确认行政相对方从事某种活动的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2、行为许可:指允许符合条件的申请人从事某项活动的许可。
3、资格许可:指行政主本应申请人的申请,经过一定的考核程序核发一定的证明文书,允许其享有某种资格或具备某种能力的许可。
4、独立的许可:指许可证已经规定了所有许可内容,不需其他文件补充说明的许可。
5、附文件的许可:指由于特殊条件的限制,需要附文件加以说明的许可。
6、权利性许可:指申请人取得行政许可后,并不承担作为义务,可自由放弃被许可的权利,并且并不因此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许可。
7、附义务的许可:指被许可人获得许可的同时,亦承担一定期限内从事该活动的义务,否则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的许可。
8、排他性许可:指某个人或组织获得该项许可后,其他任何人或组织均不能再获得该项许可。
9、非排他性许可:指可以为具备法定条件的任何个人或组织所申请并获得的许可。
10、一般许可:指行政主体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许可申请人直接发放许可证,无特殊限制的许可。
11、特殊许可:指除符合一般许可的条件外,对申请人还规定有特别限制的许可。
12、合法性原则:指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
13、行政许可实施主体:指行使行政许可权并承担相应责任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14、注销行政许可:指基于特定的事实的出现,由行政机关依据法定程序收回行政许可证件或者公告行政许可失去效力。
二、填空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于 2003年8月27日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于2004年7月1日起开始施行。
2、行政许可是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方的申请而实施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3、行政许可的内容是国家一般禁止的活动。
4、许可证和执照是行政许可在实践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5、以许可的性质为标准,行政许可分为行为许可和资格许可。
6、以许可的书面形式及其能否单独使用为标准,行政许可分为独立的许可和附文件的许可。
7、以许可是否附有附加义务为标准,行政许可分为权利性许可和附义务的许可。
8、以许可享有的程度为标准,行政许可分为排他性许可和非排他性许可。
9、以许可的范围为标准,行政许可分为一般许可和特殊许可。
10、以许可有效期的长短,行政许可分为长期许可和短期许可。
11、行政许可合法性原则,是指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
12、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有三种:即法定的行政机关、被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和被委托的行政机关。
13、受委托行政机关应当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名义实施行政许可,其行为后果的法律责任由委托行政机关承担。
14、对申请人的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后,行政机关应当依法作出准予行政许可或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
15、通常情况下,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16、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0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
17、被许可人需要延续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的有效期的,应当在该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
行政机关在该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时未作出是否准予延续决定的,视为准予延续。
18、行政许可监督主要包括行政机关内部的层级监督和行政机关对被许可人的监督两种。
19、基于特定事实的出现,行政机关依据法定程序收回行政许可证件或者公告行政许可失去效力的行为称为行政许可的注销。
三、选择判断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于 C 起开始施行。
A.于2003年8月27日B.2004年1月1日C. 2004年7月1日D.2004年10月1日2、下列关于行政许可特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B、C、D 。
A.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B.行政许可是具有授益性的具体行政行为C.行政许可是一种外部行政行为D.行政许可是一种要式行政行为3、行政许可的内容是国家 B 的活动。
A.禁止B.一般禁止C. 不予禁止D.允许4、以许可的性质为标准,行政许可分为 D 。
A.行为许可和事实许可B.一般许可和特殊许可C. 排他性许可和非排他性许可D. 行为许可和资格许可5、以许可享有的程度为标准,行政许可分为 A 。
A.排他性许可和非排他性许可B. 长期许可和短期许可C. 一般许可和特殊许可D. 权利性许可和附义务的许可。
6、下列原则中属于行政许可基本原则的有 A、B、C 。
A.合法性原则B.救济原则C. 信赖保护原则D. 遵循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原则7、下列规范性文件中不能设定行政许可的是 C 。
A.国务院决定B.地方性法规C.国务院部门规章D. 省级政府规章8、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是 B、C、D 。
A.法定的国家机关B.法定的行政机关C. 被委托的行政机关D. 被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9、通常情况下,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 B 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A. 10日B.20日C. 30日D. 45日10、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 B 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
A. 5日B.10日C. 15日D. 20日11、行政许可监督的主体有 B 。
A.被许可人B.行政机关C. 立法机关D. 司法机关12.基于特定事实的出现,原行政许可失去效力,行政机关依据法定程序收回行政许可证件或者予以公告的行为称为 B 。
A.行政许可的变更B.行政许可的注销C. 行政许可的撤销D. 行政许可的监督四、问答题1、什么是行政许可?其主要特征有哪些?(参阅课本第88-89页)答案要点: 1、行政许可是指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方的申请,依法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或批准、登记、认可等方式,允许其从事某项活动,行使某项权利,获得某种资格能力的具体行政行为。
2、主要特征:(1)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2)行政许可的内容是国家一般禁止的活动(3)行政许可是行政主体赋予行政相对方某种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具体行政行为(4)行政许可是一种外部行政行为(5)行政许可是一种要式行政行为2、简述行政许可的种类。
(参阅课本第90-91页)答案要点: 1、以许可的性质为标准,行政许可分为行为许可和资格许可。
2、以许可的书面形式及其能否单独使用为标准,行政许可分为独立的许可和附文件的许可。
3、以许可是否附有附加义务为标准,行政许可分为权利性许可和附义务的许可。
4、以许可享有的程度为标准,行政许可分为排他性许可和非排他性许可。
5、以许可的范围为标准,行政许可分为一般许可和特殊许可。
6、以许可有效期的长短,行政许可分为长期许可和短期许可。
3、试述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
(参阅课本第91-94页)答案要点:主要有: 1、合法性原则 2、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3、便民原则 4、救济原则5、信赖原则 6、行政许可一般转让原则 7、监督原则4、试述行政许可的设定原则与设定事项。
(参阅课本第94-96页)答案要点: 1、行政许可的设定原则:(1)设定行政许可应当遵循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
(2)设定行政许可应当有利于发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3)设定行政许可应当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2、行政许可的设定事项:(1)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需要按照法定条件予以批准的事项;(2)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3)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备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4)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产品、物品,需要按照技术标准、技术规范,通过检验、检测、检疫等方式进行审定的事项;(5)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等,需要确定主体资格的事项;(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其他事项。
5、什么是行政许可实施主体?其范围是怎样的?(参阅课本第99-101页)答案要点: 1、行政许可实施主体指行使行政许可权并承担相应责任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2、其范围:(1)行政许可由具有行政许可权的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2)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法定授权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许可;(3)受委托行政机关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名义实施行政许可。
6、被授权实施行政许可的组织应当具备哪些条件?(参阅课本第100页)答案要点: 1、该组织必须依法成立 2、被授权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应当与该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相关联 3、该组织应当具有熟悉与被授权实施的行政许可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专业的正式工作人员 4、该组织应当具备实施被授权实施的行政许可所必需的技术、装备条件等 5、该组织能对实施被授权实施的行政许可引起的法律后果独立地承担责任7、委托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哪些规则?(参阅课本第100-101页)答案要点: 1、委托主体只能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委托实施行政许可。
2、委托行政许可的依据是法律、法规、规章。
3、委托行政机关对受委托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行为应当负责监督,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4、受委托行政机关不得再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许可。
5、委托机关应当将受委托行政机关和受委托实施行政许可的内容予以公告。
8、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是怎样的?(参阅课本第102-106页)答案要点: 1、申请与受理 2、审查与决定 3、期限 4、听证 5、变更与延续 6、特别规定9、行政许可监督检查的种类有哪些?(参阅课本第106-107页)答案要点:行政许可监督主要包括行政机关内部的层级监督和行政机关对被许可人的监督两种。
10、行政许可中的法律责任包括哪些内容?(参阅课本第111-114页)答案要点: 1、行政许可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1)行政法律责任(2)刑事法律责任 2、行政许可申请人及其被许可人的法律责任(1)行政法律责任(2)刑事法律责任第十二章行政强制一、解释名词1、行政强制:是指行政主体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保障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对行政相对方的人身及财产等采取的强制性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总称。
2、行政强制执行: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拒不履行行政法上的义务,行政机关或人民法院依法采取强制措施,迫使其履行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
3、直接强制执行:是指义务人拒不履行其应当履行的义务时,行政强制执行机关对其人身或财产施以强制力直接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或者通过强制手段达到与义务人履行义务相同状态的一种强制执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