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大社会阶层的模型
• 占有生产资料:雇主或私营企业、个体户 • 占有少量生产材料:农民等 • 不占有但可以控制生产资料:中高层管理者 • 不占有生产材料:工人
4、制度分割,指改革以后出现的国有单位与非国有单位、体制内单位与体制外单位,更具体地还分为体制内核心单位、体制内边缘 单位等的状况。单位的级别越高职工的地位也越高,反之亦然。
03 成果《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研究报告》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研究报告》
BC
第一,阶级阶层的划分,历来是制定路线 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所以,任何时期都 要做阶级阶层划分的研究。
研究 意义
第三,当前社会利益关系复杂,科学的划 分阶级阶层有利于协调好各个阶层的利益 关系,有利于团结和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 来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第二,改革以来中国的社会机构发生了 重大变化,传统的划分阶级阶层的方法 已经不适合今天的局面,所以,要根据 今天的国情提出新的划分方法。
第四,阶级阶层的研究是社会学这门学科 的根基所在赓续不绝的主题。
李强
AAA都是
二、什么是划分阶级阶层的标准
按照生产资料的占有来划分
• 公有制社会与私有制社会不同。 • 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十分复杂,对物质财
社会上层:高层领导干部,大企业经理人员,高级专业人员 及大私营企业主;
中上层:中层领导干部,大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中小企业经 理人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及中等企业主; 中中层: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小企业主,办事人员,个体工 商户,中高级技工,农业经营大户
中下层:个体服务者,工人,农民;
底层:生活处于贫困状况并缺乏就业保障的工人、农民和无 业、失业、半失业人员。
第六:个体工商户阶层(少量经济资源)
第七:商业服务业员阶层(拥有少量的三种资源)
第八:产业工人阶层(拥有少量的三种资源)
第九:农业劳动者阶层(拥有少量的三种资源)
第十: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基本没有三种资源)
国家标准职业分类的大类是:
1 第一: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第二: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 第三: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第四:商业工作人员 第五:服务性工作人 第六:农林牧渔劳动者 第七: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和有关人员 第八: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者
产的占有并不是衡量阶层地位的唯一标 准。
阶级
阶层
• 阶层一词不具有冲突含义, 比较适合中国国情。
阶层划分的四种主要机制
1、劳动分工,或职业分工。 2、权威等级。 3、生产资料占有与否。
• 布劳、邓肯认为职业结构是分层结构的基础 • 戈德普索的阶级分类建立在职业分工的基础之上
• 韦伯重视权威等级在分层中的作用 • 赖特使用参与决策和监督下属情况的一系列量表来分辨权威等级
十大社会阶层与五大社会等级转换图
社会上层:高层领导干部, 大企业经理人员,高级专 业人员及大私营企业主;
中上层:中层领导干部, 大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中 小企业经理人员,中级专 业技术人员及中等企业主;
至于文化资源,与人们的才能,能力密切相关,从理论上 看属于“自致因素”。文化资源区分社会地位更具合理性。
总之,三种资源不是简单的数量差异问题,而是根本性质 完全不同的问题,在区分社会地位时,究竟谁放在最重要的位 置上,很值得研究,并不是可以简单决定的问题。
该课题组还借鉴戈德普索的多重阶级归类法把当今中国的社会群体划分 为五个等级
5、单位或制度分割
戈德索普 赖特
中国特色
三、十大阶层的基本内容
中国十个阶层:
为什么将当代中国社会分层概括为 这十个社会分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组织资源)
第二:经理人员阶层(文化或组织资源)
第三:私营企业主阶层(经济资源)
第四: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文化资源)
第五:办事人员阶层(少量文化或组织资源)
3、文化(技术)资源【赖特】:主要用资格证书来测定。
阶层划分的四种主要机制 1、劳动分工,或职业分工 2、权威等级 3、生产资料占有与否 4、制度分割
阶层划分的三种资源 1、组织资源
相同
2、经济资源
3、文化(技术)资源
以上三种资源和四种机制在我国阶层划分中有意义的要素
1、职业或劳动分工 2、经济资源 3、组织资源 4、文化(技术)资源
01 农村的阶级阶层问题。
1987年11月,设立了“我国现阶段阶级、阶层研究”课题,作为第 七个五年计划期间哲学社会科学国家级重点研究课题。由于阶级结构
02 的确定与阶级的划分之争该课题并没有完成预定的成果。
199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成立了“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 研究”课题组,由陆学艺研究员任组长。
单列一类
私营企业主、 个体工商户、 无业失业人员,
组织资源、文化资源和经济资源这三个性质不同的资源怎样比较?
顺序
该课题组的顺序: 1. 组织资源 2. 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 原因:组织资源是最具决定性资源,因为 执政党和政府控制着整个社会在中最重要 和最大量的资源;经济资源在当代中国社 会的作用受到现有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的抑制而不再重要。文化资源近十年来越 来越重要,在决定人们在社会阶层的位置 时他的重要性并不亚于经济资源。
矛盾
1、私营企业主阶层和经理人员阶层顺序; (老板比所雇人地位低?)
2、国家与社会管理者:
I. 只是雇佣或任命权限有限; II. 任期满地位下降? III. 级别一样,在不同部门分层地位也
不一样? IV. 退休后是否还排第一?
李强认为,私营企业主的经济资源却属于他们自己,是可 以传递给子女。保证了家庭代际传递的社会分层地位。
关于十大社会阶层的模型
第十组:
宋小妮 宋玲 泽仁拉姆 王慧娟
主要内容
Main Contents
1 阶级阶层划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2 什么是划分阶级阶层的标准 3 十大阶层的基本内容
一、阶级阶层划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987在河北沧州召开关于“阶级阶层问题”的研讨会,这是中国大 陆社会科学界第一次举办全国规模的阶级阶层的会议。主要讨论的是
阶层划分的三种资源
1、组织资源【赖特】: 国家行政组织资源与政治组织资源。国家、政府管理者的干部、工作人员获得支配组 织资源的能力,并由此获得了社会地位。
2、经济资源【马克思】: 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在我国最重要最大量的生产资料由国家和集体占 有,所以用生产资料的占有来区分阶级阶层对“私营企业主”适用,其他阶层不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