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作业与现场管理
案例:通过数据收集看效率
建立并应用生产工序标准化 作业方法
作业标准书之构成要素
⑴ 确认 ⑵清晰明了 (3)异常管理
如何推广和应用OPL
(One Point Lesson点滴教育)
它是一个很好的标准化工具,但不是标准书 目的是短时间提升作业人员的技能
所用地方:
1、工作当中、改善当中或者 知识的部分的关键点
观测数据处理--剔除异常数据
1、平均值法 2、标准差法
注意事项
不要
站在什么地方…
不要站在操作者的路上(搬运) 不要干涉操作者的动作和分散其注意力 不要与操作者站的太近
隐藏…
不要试图在一个隐藏的位置进行时间研究 不要把秒表放在口袋里
要不要坐下…
不要坐 不要靠
(二)标准时间的设定
三现三直
现场管理做好三件事
关键管理 异常管理 效率提升
模块二
实现现场管理 作业标准化
现场管理标准的三化原则
⑴ 专业化 ⑵简单化 (3)标准化
特点: 1、代表最好、最容易、最安全的工作; 2、提供一个保存技巧和专业技术的最佳方法; 3、提供了一个衡量绩效的方法; 4、提供维护和改善的基础; 5、作为目标及训练的目的; 6、建立核查或论断的基础。
2、以前经常发现问题的点 3、改善的重点
◆练习:自己做做看
模块三
实现现场作业 目视化管理标准
目视管理的内容与效果
前方1公里急转 弯,请慢速行驶, 方向盘向右转
目视管理的水准
3个要点
无论谁都能判断好坏(或异常与否) 能迅速判断,精度高.
判断结果不因人而异.
3种水准
初级水准 中级水准
高级水准
目视管理的常用工具
(3)内容丰富,引人注目 体现全员参与; 采用卡通、漫画形式,版面活跃; 多种看板的结合,有利于实现内容的丰富化。
目视化参考标准(部分)
参考:车间看板管理标准
自己动手做看板 主题鲜明,内容丰富 整体横平竖直,局部可做些造型 上下浇花,注意留白
模块四
实现标准化操作步骤
◆什么是标准化操作 ◆为什么要实施标准化操作 ◆如何开展标准化操作
模块一
现场管理的 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认识管理
彼德·德鲁克《未来的管理》
管理要与时俱进
制造业发展的趋势
现场管理的特点
影响 因素多
业务 涉及面广
人员 频繁流动
物料 大量流动
现场的信息管理的技巧
1
建立资料库 建立管理看板 活用工作笔记
寻找规律
生产现场的常用管理方法
2
(金科玉律 )
有效的行为 方针:
通过作业测定建立标准化
(一)秒表时间分析 (二)标准工时的测定 (三)生产平衡
(一()一)秒秒表表时时间间分分析析
针对时间及产出做定量的分析,找出时间利用不合理的地方, 从而进行改善的方法,是IE方法的一种基本方法.
时间分析的种类
直接法
时 间 分 析
间接法
秒表法
一切生产活动的基础
摄影法(高速、普通、低速)
(1)何为标准时间
标准时间的设定
1)计算公式如下:
现状时间,标准时间
(2) 标准工时的意义及用途
• 为生产计划建立基本数据。 • 为标准成本建立基本数据。 • 为效率管理提供基准。 • 决定外协单价的基础数值。 • 分析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 • 为人员安排的重要依据。 • 决定劳务管理费的基本数值。
MOD法
预定时间(PTS法)
WF 法
经验估计法
MTM法
综合数据法
时间分析的应用
1.作为评估,改善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 2.作为设定标准工时的重要依据。 3.作为现场改善的基础依据。 4.作为评价作业者技能和工程管理水平的依据。 5.作为成本分析的重要依据
秒表时间分析的顺序
(1) 明确调查的目的
•作业改善 •标准工时的设定 •讨论各种作业方法
10:00~11:00 △ ○ ○ ○ ○ ○ ○ ○ ○ ○
11:00~12:00 ○ ○ ○ ○ ○ △ ○ ○ ○ ○
13:30~14:30 ○ ○ ○ ○ ○ ○ ○ ○ ○ ○
14:30~15:30 ○ ○ ○ ○ ○ ○ ○ ○ ○ ○
15:30~16:30 ○ ○ ○ ○ ○ ○ ○ ○ ○ ○
标准化的三要素
节拍生产 作业顺序 标准手持(标准在制品)
现场人员标准化管理
认识标准作业与非标准作业
为了将作业人员、机器设备及物流过程作最适当的组合,以有效的达成生 产目标而设立的标准化文件
生产安定化
标准作业
非标准作业
线上操作者负责 线外“水蜘蛛”负责
对“水蜘蛛”来说 是标准作业
全体标准作业
通过标准化获得稳定发展
①红 牌(红牌作战) ②看 板(看板管理) ③信号灯
(过程、要点明确化)
④作业流程图:
(仓储警示)
⑤反面教材 ⑥提醒板 ⑦警示线 ⑧区域线:
(反面教材架)
时间 目标 实绩 差异 原因
时间段
遗 漏 防止 板
8:00~9:00○○○○ Nhomakorabea○○○○ ?
9:00~10:00 ○ △ ○ ○ ○ ○ ○ ○ ○ ○
(6) 观测次数的设定
(7) 观测时的要求
附观测次数表
周期时间
40分钟以上 20~40分钟 10~20分钟 5~10分钟
2~5分钟 1~2分钟 0.75~1分钟 0.5~0.75分钟 0.25~0. 5分钟 0.1~0.25分钟 0.1分钟以下
观测次数
3 5 8 10 15 20 30 40 60 100 200
16:30~17:30 ○ ○ ○ ○ ○ ○ ○ ○ ○ ○
· 备注 ○无异常 ·△要注意 · ×发生异常
⑨生产管理表
稳健推进现场看板管理
含义
用看板的形式将需要重点管理的项目,如效率、品质、成本、 安全、活力等揭示出来,使管理状况众人皆知。
看板管理的作用
看
板
(1)传递情报,统一认识
的
(2)帮助管理,杜渐防漏 (3)强势宣导,形成改善意识
(3) 观测对象的选择
• 以改善为目的的观测 • 以设定标准为目的的观测 • 不选择内向及见人就容易紧张的人. • 选择容易配合的人
(2) 制定调查计划
(4) 使用工具的准备
(5)划分作业要素
•测试单元通常不少于5~6秒. • 使作业要素与要素间的界限区分 (分解点)明确,始终点清楚,以 便准确测定。
内
(4)褒优贬劣,营造竞争的氛围
容
(5)加强客户印象,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看板的制作要求
(1)设计合理,容易维护 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采用透明胶套或框定位,更换方便; 活用电脑设计,容易更新。 版面、栏面采用线条或图文分割,大方而又条理清晰;
(2)动态管理,一目了然
管理人员、更换周期明确; 选择员工关心的信息、项目; 动态信息以目标计划进度为主线; 用量化的数据、图形,形象地说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