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王知刚2015年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教案
王知刚2015年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教案
临床医学院(民大医院)教案
教研室:口腔科学教研室教师姓名:王知刚
课程名称
授课专业和班级K0512519-21
K0512563-65
授课内容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
授课学时2学时
教学目的
熟悉和掌握口腔、颌面部的区域划分及生理功能和临床意义; 以及学习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掌握牙体的形态、生理功能、 牙的演化、发育及牙体与牙周组织的关系;
2.颌面部的骨性及软组织支架结构。
口腔前庭区域具有临床意义的体表解剖外形标志。
上下颌骨的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
3.牙的组成、分类及功能
通过学习,掌握牙的组成、牙的分类及牙的功能;
4.牙的萌出及临床牙位记录
掌握临床牙位记录法、熟悉牙萌出的特点、时间和顺序;
5.牙体外形
掌握牙冠、牙根形态的生理意义;
着重介绍恒牙部份,要求掌握各恒牙的位置、数目、形态特点、 牙根数目同组牙的区别点及各恒牙的应用解剖;
任课老师(签名):王知刚
2015年03月08日
教学重点
(一)重点讲解乳牙及恒牙的数目、名称,各种牙列式的书写。 重点讲解口腔前庭、固有口腔的解剖结构与临床的关系。
(二)一般介绍口腔颌面的解剖生理特点。一般介绍牙齿的
解剖形态,牙体、牙周的组织结构。
教学难点
上颌骨一体四突及下颌骨的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
教具和多媒体使 用
标本、模型、挂图、多媒体教学 Nhomakorabea教学方法
大课讲授、自主学习多媒体教学、采取边讲解,边看图, 边讨论和解答问题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教师课堂讲解为主,利
用挂图、标本、模型等形象化教学手段,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n
考、分析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结合灵活米用]
教学内容、过程
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
1.口腔及颌面部的区域划分、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熟悉乳牙的数目、特点及其应用解剖;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
讲授新进展内容
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外语关键词
课后总结
熟悉了解口腔及颌面部生理,为学习口腔科学奠定基础知 识;熟悉口腔科的门诊病历书写及一般的检查方法;牙齿的正
常形态结构、功能活动规律及其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其目的在于阐明牙齿结构特点、 牙齿的正常形态结构、功能活 动规律及其临床应用;口腔生理学是一门以研究口腔、 颌面功 能活动规律及其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学科,紧密地联系临床 实际,从而为后继的口腔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