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导论课程论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导论课程论文

工厂供电系统就是将电力系统的电能降压再分配电能到各个厂房或车间中去,它由工厂降压变电所,高压配电线路,车间变电所,低压配电线路及用电设备组成。工厂总降压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是根据各个车间的负荷数量和性质,生产工艺对负荷的要求,以及负荷布局,结合国家供电情况解决对各部门的安全可靠,经济技术的分配电能问题。因此,设计和建造一个安全、经济的供配电系统,是极为重要的。
杨静在中国电力教育期刊上发表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研究》,主要讲述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作为实现电力系统测控、保护和远动功能的重要设备,是智能变电站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关键元件,其可靠性和测量精度直接决定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通过对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测量原理的分析,对测量精度和运行可靠性的比较,对制造和组装方式的研究,按照可靠性、先进性、经济性和可行性的原则并结合国家电网公司智能变电站试点结果,提出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基本配置原则,并指出了目前智能变电站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在研究和制造环节急需解决的问题和未来互感器的发展趋势。
《电气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
班级学号
姓名
任课教师
1 引言(四号宋体加粗左对齐,标题内容自己确定)
(正文用小四号宋体,首行缩进2个字符,行距1.5倍,段前段后为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工业建设的迅速崛起,供电系统的设计越来越全面,工厂用电量迅速增长,对电能质量、技术经济状况、供电的可靠性指标也日益提高,因此对供电设计也有了更高、更完善的要求。设计是否合理,不仅直接影响基建投资、运行费用和有色金属的消耗量,也会反映在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生产方面,它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设备人身安全密切相关。
干式变压器的发展和应用时是一个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早在20世纪中后期各国就已经开始使用干式变压器了,而我国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逐渐推广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城乡经济的发展,各个地区对干式变压器的需求也逐渐的增加,从刚开始的电网的建设,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到最近的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投入使用都离不开干式变压器不断创新和应用。
通过此种方式可查阅自己需要额相关的科技论文
(可续页)
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对本课题研究的思路有了初步的了解,针对各部分的要求做进一步的分析,使每一部分都能满足设计要求。其中在进行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时,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标准与规范,根据工厂的规模、性质,有针对性的选择供电设备,从而确保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有效性。设计一套合理科学的供配电系统,能够有效促进工厂生产电气化的实现,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总量与产品的质量,同时还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郑开航在技术研讨期刊上发表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文章介绍了传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结构以及存在的问题,也详细的介绍了数字化变电站的概念、特点及主要技术特征。其中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我国的应用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对提高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变电站正在兴起,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数字化变电站具有以下优势:减少二次接线,提升测量精度,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避免电缆带来的电磁兼容、传输过电压和两点接地等问题,解决设备间的互操作问题,变电站的各种功能可共享统一的信息平台,避免设备重复,自动化运行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数字化变电站是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本课题通过查阅一些有关工厂供电方面的书籍以及通过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网上论文的收集,初步了解了变配电所电气部分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其中相关查询方式有关键字查询、作者查询、文章名查询以及索书号查询。
2 综述(标题内容自己确定))
杨乐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期刊上发表了《干式变压器的发展趋势》,文章简要的探讨了干式变压器的现状以及它的发展趋势。由于我国的不断的致力于干式变压器的研究和推广,不仅使得其制造水平已经达到国际标准,还将在未来不断的发展。主要在节能低噪、高可靠性、环保特性认证、大容量、多功能组合及智能化、多领域发展和多材料、多品种这几个方向发展。
曾益保在科技信息期刊上发表了《供配电节能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节能问题一直是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建筑电气设计中如何节能亦成为一项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从供配电、变配电、照明等三个方面讨论了节能的方法和措施。
(1)供配电系统总体规划方面的节能措施:选择合适的供电电压等级;选择合适的线路。
(2)变配电设计方面的节能措施:合理选用变压器;合理选用电动机;合理选择低压电器;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
(3)照明设计方面的节能措施:充分利用自然光;选择合适的灯具;推广使用低能耗、性能优的光源用电附件;改进灯具控制方式。
因此降低损耗,节约能源具有重大意义,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除了从设计的角度采取节能措施外,还可以通过加强用电管理,合理的用电调度,以及日常生活中节约用电等方面来达到用电节能的效果。
(2)应做到保障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供电可靠,电能质量合格,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采用效率高、能耗低和性能先进的电气产品。
(3)应根据工作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做到远近结合,适当考虑扩建的可能性。
(4)按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等,合理确定设计方案。
4 总结(标题内容自己确定))
参考文献
[1]翁双安主编.供配电工程设计指导.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翁双安主编.供电工程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3]王越明主编.工厂供配电技术问答.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4]刘金晟,侯世英,孙韬主编.工厂供电工程设计方法[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
[5]魏小新主编.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中提高功率因素补偿措施的确定[J].IB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1
陆贤群在科技信息期刊上发表了《浅释微机继电保护的发展趋势》,文章讲述了微机继电保护发展现状,分析了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微机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阐述了建国以来,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经历了4 个时代。随着电力系统的高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进步,继电保护技术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国内外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的趋势为:计算机化,网络化,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和人工智能化,这对继电保护工作者提出了艰巨的任务,也开辟了活动的广阔天地。
[10]徐玉琦主编.工厂与高层建筑供电.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1]丁毓山主编.变电所设计10-220KV.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12]海涛,骆武宁,周晓华主编.现代供配电技术.北京[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13]苏文成主编.工厂供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14]李宗纲主编.工厂供电技术.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3 工厂供电设计的一般原则(标题内容自己确定))
按照国家标准GB50052-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3-94 《10kv及以下设计规范》、GB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等的规定,进行工厂供电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必须遵守国家的有关法令、标准和规范,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包括节约能源,节约有色金属等技术经济政策。
[6]孙永发主编.工厂供电区高压配电的经济性和技术性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3
[7]刘介才主编.工厂供电(第5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8]刘介才主编.工厂供电简明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9]刘介才主编.工厂供用电实用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15]王荣潘主编.工厂供电设计与实验.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学 生(签名)
年 月 日
科技论文检索方法:
进入学校图书馆-----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远程站点)或http://10.28.60.16:8888/kns55(校内站点)-------期刊-------高级检索----输入查阅的关键词或主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