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专业课程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独立的精神、法制的观念、平等的意识、自由的思想、科学的态度、包容的胸怀的完整人格的青年。
在专业上,掌握数学与统计的基本理论,以及金融、经济基本知识,能运用所学的数学分析方法进行经济、金融信息分析与数据处理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毕业后能在金融、投资、保险等部门从事金融分析、策划与管理等工作,并为更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输送优秀人才。
二、培养规格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了解本学科专业发展的趋势,具有宽厚的文化修养、优良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协作能力和创新的思维方式。
3.具有较好的数学和应用数学基础,掌握金融与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的分析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经济、金融信息分析以及预测和决策。
4.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具备初步的软件应用和开发能力,能够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5.掌握一门外语,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全面发展,达到国家规定的四级或以上水平。
6.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养成终身学习,不懈创新的习惯。
三、学制、最低毕业学分、授予学位计划学制:本专业实行学分制,学制一般为四年,学生可在3-6年完成学业。
具体按学校有关学分制管理条例执行。
鼓励学生攻读辅修专业、双专业、双学位。
最低毕业学分:156.5 学分。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四、课程修读要求1.本专业课程基本框架:说明:①“方向1”是“金融工程模块”课程;②“方向2”是“金融数学模块”课程。
2、全校综合教育必修课为全体学生必修课程,计33.5学分,如果考试不及格,按学校文件规定,必须重修。
其中军事理论为通过性考试;3、全校综合教育选修课设置9学分,可在外学院开设的专业课、全校公选课、外校选修课中选修。
公共选修课分人文社会、自然科学、艺术、综合实践四大类,在每一类选修至少2个学分。
修读文科类院系课程作人文社会类选修课程(包括“形势与政策”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修读理工类院系课程作自然科学类选修课程,修读艺术类院系课程作艺术类选修课程。
同时,学生可以根据个性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在专家讲座(含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大讲坛)、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社团活动、课题活动、竞赛等各类活动中自主选择参与,获得学分归入综合实践类公选课。
综合实践类公选课学分认定由本院系和有关单位确定。
就业指导课为任选课以讲座形式进行,分散实施,1个学分。
4.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是全体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如果考试不及格,按学校文件规定,必须重修。
实践与毕业论文(设计)是全体学生必须完成的学习环节。
5.第四学期开始,学生须在“金融工程模块”,“金融数学模块”中选择一个模块作为主修方向。
进入“金融工程模块”学习的学生,须在“方向1”中修读至少21学分课程。
进入“金融数学模块”学习的学生,须在“方向2”中至少修读21学分课程,修读专业限选“方向1”中的课程,如果考试不及格的,按学校文件规定,必须重修。
修读专业限选“方向2”中的课程,如果考试不及格的,可以放弃,改选“方向1”中没修读的课程;多修的学分可作为专业任选课程的学分。
“方向2”中的课程:《实变函数论》与《偏微分方程》,既可以在第五学期修读,也可以在第七学期修读。
6.进入专业任选阶段,须在“专业任选课程”中修读至少11学分课程。
除修读计划表列出的专业任选课程外,也可修读本系其它专业(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和新开设的选修课程,作为本专业任选课程,并按实际学分与学时计入。
修读专业任选课程,如果考试不及格的,可以放弃,改选其它专业任选课程。
“数学分析选讲”与“高等数学选讲”、“高等代数选讲”与“线性代数选讲”不能重复选修。
7.第八学期,以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写作为主;专业实习采取个人联系与统一安排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8.本专业学生,如果毕业后希望按师范专业择业,从事中学数学教育的,须按照学校规定修读“教师教育”模块课程,计25学分。
所得学分仅作为附加学分,不计入毕业总学分。
9.建议本专业学生在第一、二、三学期学习中,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学科基础课程”与《大学英语》,每学期至多选修2学分的公共选修课程。
11.本院在第一、二学期设置“数据库管理系统”、“程序设计语言”取代学校“计算机基础”课。
12.带●号的可开为双语教学课程。
带☆号的为综合课程。
13.鼓励学生在学期间积极参加“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与“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中准精算师资格考试。
(二)限制选修课(三)任意选修课七.双专业、双学位、辅修专业说明(一)学分要求1.修读“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辅修专业的学生,须修读本专业课程计划表备注栏中代号为1的课程30学分,其中至少有10学分为专业必修课。
2.修读“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双专业的学生,须修读本专业辅修证书30学分,并且须修读本专业课程计划表备注栏中代号为2的课程20学分。
3.修读“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双学位的学生,须修读本专业的双专业证书,并且至少修读6学分的本专业课程计划表备注栏中代号为3的课程,同时完成本专业毕业论文。
(二)修读期限辅修专业:原则上在第四年内修完全部课程。
双专业、双学位:若在第四年内尚未修完规定的全部课程,修读双专业的可延长一年学习时间,修读双学位的可延长两年学习时间。
(三)其它问题与实行辅修专业、双专业和双学位有关的其它问题,如入学条件、学籍管理、毕业证书、学位授予、收费标准等,按学校有关管理规定执行。
八、课程简介课程名称:数学分析(1)主要内容:数学分析是高等院校(师范)数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深刻认识极限的思想和方法,正确理解微积分学的基本概念和定理,系统掌握分析学中的论证方法,获得熟练的演算技能和分析理论应用能力,也可以使学生在更高层次上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学数学的实质。
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数学分析(1)包括: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确界原理、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连续函数与导数、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实数集完备性的基本定理。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分Part(I),Part(II) 两部分考试。
推荐教材:《数学分析》,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01年第三版)。
主要参考书:(1)《数学分析》(上、下册),邓东皋、尹小玲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数学分析》(上、下册),陈纪修、于崇华、金路,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名称:数学分析(2)主要内容:原函数与不定积分、定积分的定义及其性质、微积分学基本定理、积分第二中值定理、定积分的计算与应用、反常积分、数项级数收敛与判别法、函数列与函数项级数的收敛与一致收敛、幂级数与三角级数。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分Part(I),Part(II) 两部分考试。
推荐教材:《数学分析》,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01年第三版)。
主要参考书:(1)《数学分析》(上、下册),邓东皋、尹小玲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数学分析》(上、下册),陈纪修、于崇华、金路,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名称:数学分析(3)主要内容:平面点集的基本定理(区域套定理、聚点原理、有限覆盖定理)、二元函数的概念与二重极限和累次极限、有界闭域上连续函数的性质、可微性与全微分、偏导数及其几何意义、复合函数微分法(链式法则)与复合函数的全微分、一阶全微分的形式不变性、高阶偏导数与高阶微分、二元函数泰勒公式、二元函数极值、第一型和第二型曲线积分、二重积分定义、二重积分性质与计算、重积分的应用、第一型和第二型曲面积分的概念与计算。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推荐教材:《数学分析》,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01年第三版)。
主要参考书:(1)《数学分析》(上、下册),邓东皋、尹小玲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数学分析》(上、下册),陈纪修、于崇华、金路,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编码:课程名称:高等代数(1)主要内容:高等代数是高等院校(师范)数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深刻认识代数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系统掌握代数学的学习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后继代数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高等代数(1)包括:数域、一元多项式、行列式、线性方程组、矩阵及其运算。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分Part(I),Part(II) 两部分考试。
推荐教材:《高等代数》,张禾瑞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高等代数》(第二版),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几何与代数教研室代数小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编码:课程名称:高等代数(2)主要内容:向量的线性相关性、向量组的秩、矩阵的秩、向量空间的同构、线性方程组的解空间、线性变换、不变子空间、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可对角化的矩阵、约当标准形简介、欧氏空间、标准正交基、正交变换与正交矩阵、对称变换与对称矩阵、二次型、双线性函数与二次型、复数域与实数域上的二次型,正定二次型,主轴问题。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分Part(I),Part(II) 两部分考试。
推荐教材:《高等代数》,张禾瑞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高等代数》(第二版),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几何与代数教研室代数小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编码:课程名称:解析几何主要内容:本课程是高等院校(师范)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解析几何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一门学科,主要使用向量代数和简单的高等代数作为代数工具。
本课程主要包括:空间的直线、平面、柱面、锥面、旋转面、二次曲面等几何对象的基本性质;以及正交变换和仿射变换下的不变量和不变性质。
学习本门课程,一方面可以为高等代数及数学分析提供直观的几何背景;另一方面也能提高数学修养并为日后胜任中学教学工作而作好准备。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推荐教材:《解析几何》(第二版),丘维声,北京大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1)《解析几何》(第三版),吕林根、许子道,高等教育出版社;(2)《解析几何教程》,廖华奎、王宝富,科学出版社;(3)《解析几何讲义》,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系几何教研室,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名称: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内容:Visual Foxpro作为一个高效的、功能强大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已被广泛使用。
本课程介绍Visual Foxpro的基础知识、Visual Foxpro编程的工具与步骤、程序设计、表单集与多重表单、菜单与工具栏、创建表和索引、创建数据库、检索数据、用视图更新数据、设计报表和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