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粤港澳大湾区研究及对标分析

粤港澳大湾区研究及对标分析


7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
粤港澳大湾区2016年GDP达9.2万亿元,占全国GDP的12.4%
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 GDP总量已经达到9.35万亿元, 超过了美国旧金山湾区,未来 发展势头强劲,有望成为超过 东京湾区的亚洲经济总量最大 的湾区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以占全国土地面 积不足1%,人口数量不足全国 总人口的5%,却创造了全国国 内生产总值的12.6%,是全国经 济举足轻重的重要增长极。
2015年3月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国 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 中提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 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 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 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 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
2017年3月5日
《深化粤港澳合作,推 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 签署
2017年7月
5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起因
2014年初
国家发改委将 “推动粤港澳大湾 区和跨省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 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强调 要“携手港澳共同打造粤港澳大 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 。
2016年3月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论坛 在香港召开
2017年6月
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 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 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 景与行动》提出要“深化与港 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 区”。
3
规模庞大的国家核心区域
集外贸门户、制造业中心、商业金 融、文化先导职能于一体。
4
分工与合作
都市区内部、中心城市与周围郊区 之间有密集的交互作用,也有着密 切的社会经济联系。
4
粤港澳大湾区概念源起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已上升至国家战略
深圳明确提出联手周边城市共 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区 域协同发展新优势。随后将粤 港澳大湾区构想上报国家发改 委及规划司领导。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现阶段持续发展的需要
需要全新的开放平台
中国入世之后,通过大 规模“引进来”,参与 全球价值链分工,成为 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目前中间品、知识、技 术、资本、人员、服务 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 和优化组合,对市场规 则的一致性以及国际标 准的兼容性提出了更高 要求。
经济转型的迫切需要
Hale Waihona Puke 3湾区经济主要特征
湾区经济具备多核心、交通走廊、规模庞大的国家核心区域、分工合作四大特征
1
多核心
若干个高人口密度的大城市核心, 每个大城市核心及其周围郊区县之 间,以通勤流为主要指标的紧密社 会经济联系,各核心城市之间存在 低人口密度地区作为间隔。
2
交通走廊
大城市核心及大都市区沿高效交通 走廊发展,铁路到高速公路网构成 大都市带空间结构的骨架。
6
粤港澳大湾区范围
粤港澳大湾区由11所城市组成,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
粤港澳大湾区由“9+2”组成,即 广东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 中山、东莞、惠州、江门、肇庆, 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 行政区。 ① 土地面积合计约5.6万平方公 里,占全国的0.6%; ② 2016年经济总量9.35万亿元, 占全国的12.6%; ③ 常住人口6800万,占全国的 4.9%。
随着技术模仿空间缩小 和改革红利逐渐减弱, 近年来中国全要素生产 率增速持续下降,亟需 探索通过科技创新、产 业升级,向国际价值链 高端攀升,培育新经济 动能。同时也有利于形 成北有京津冀一体化、 中有长江经济带、南有 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经 济发展新格局,为打造 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有 力支撑。
经济科技持续发展的需要
2
是大都市群发展的基础
港口城市经济蕴含着不断增强的上行力量,促进了资金融通和人员自由流动。
是国际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载体 3
全球 6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入海口,世界 75%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集中在距海岸 100 公里的地区。世界著名湾区具有开放的经济结构,是世界 500 强、创新公司、研发资源和专利密集 区,是国际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代表,是推动国际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变革的先锋。
粤港澳大湾区研究及对标分析
PART 1
粤港澳大湾区概况
什么是湾区?
湾区是世界经济的主要载体,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基础
湾区是一种自然状态。工业化以来,湾区或是沿海大都市成为城市化的主体,湾区成为城市化与 工业化的象征与重要载体。
是当代世界经济主体 1
因为湾区具备港口条件优越、港口国际航运发达和生态环境优良等明显的地理优势,是世界贸易的 核心载体。
粤港澳大湾区全域规划之空间结构规划图
9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格局
湾区城市经过几十年的分工合作形成现有的紧密合作的经贸格局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布局
综合来看,“广州-深圳-香港” 是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 脊梁,而广佛同城、深莞惠一体 化、深汕合作、港珠澳的联通, 都是围绕这个湾区展开。广州是 华南区中心拥有厚重的岭南文化; 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代表 先进文明;深圳是中国金融科创 中心,加之其民营、制造和高创 能力突出,连接周边东莞、惠州、 中山、江门湾区制造业等基地, 形成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格局。
8
粤港澳大湾区空间体系
粤港澳大湾区将形成一湾两带六轴的空间布局
环湾区形成广州—深圳和广 州—珠海两条城镇、产业密集 带;依托区域交通走廊形成 (香港-)珠海-高栏港-大广海 湾(江门、深圳-中山-江门、 广州-佛山-肇庆、广州-清远韶关、东莞-惠州-河源、深圳环大亚湾(惠州)-汕尾等六大 城镇发展轴。
湾区经济形态已经成为全 球经济重要增长极与技术 变革领头羊,纽约、旧金 山、东京三大湾区通过其 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 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 聚外溢功能、发达的国际 交往网络,在经济、人口、 科技、产业等领域都体现 出了无可比拟的聚集优势。
社会稳定的需要
近年来香港经济增长放 缓,贫富差距拉大、阶 层流动性趋弱等社会问 题有所加剧,影响到香 港社会稳定和人心回归 的大局,亟需探索如何 将香港自由经济和法治 社会的制度优势转化为 竞争优势,促进“一国 两制”的成功实践。
10
PART 2
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
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经济总量
粤港澳大湾区GDP总量达9.35万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12.6%,其中香港、广州、深圳位居前三 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GDP情况(单位:亿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