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护士应在术前一日与患者进行床边沟通,让其知道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的疾病之一。
手术是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首选方法[2]。
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同时向病人介绍成功病历,特别是恢复较好的同种病例。
患者现身说教会使病人树立信心,以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另外,向患者发放手术病人温馨提示卡(指导病人术前禁食、禁水、更衣、不佩戴贵重物品以及麻醉体位,手术体位相关图片),用恰当语言介绍手术的大致过程。
通过术前访视,使患者在心理上能够对手术及种种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融洽护患关系,为次日术中护理奠定基础。
2.2 术中人文关怀:①心理护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到人都有爱和归属的需要,对于身患疾病的人来说尤为需要。
对手术患者而言,入室时是心理上最紧张的时刻,这时护士应面带微笑,热情相迎和患者亲切交谈,在问好之后作自我介绍,同时确认患者的姓名、性别、床号、手术名称[3],以温馨的语言询问昨晚睡眠及术前肠道准备情况,让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②术中细节护理:做好患者的术中心理护理,以感性语言及抚摸帮助患者克服紧张情绪,指导患者以最佳体位配合麻醉操作,同时根据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适宜调节室温25℃-28℃;并建立静脉通道,在麻醉成功后,协助病人取截石位,避免压迫腘窝神经和血管,在术中用灌注液时,注意灌注液平面距离患者大约80~100㎝,温度32℃~33℃,压力为(4.9±0.24)kpa,自然流量340ml/min,既保证手术野的清晰度。
又符合术中要求,可大大降低前列腺汽化电切综合征的发生[4]。
术中严密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同时保护病人的自尊和隐私。
③术中及时传递信息,缓解家属焦急心理:从病人入室后,家属即表现出强烈的沟通欲望,希望知道手术进展情况及病人信息。
巡回护士利用恰当的语言,适时传递信息,为手术室与病人及家属之间架起一座沟通桥梁,让家属了解手术进展及术中情况,在手术标本取下送检前可给予家属过目,以减轻家属紧张焦虑的情绪,从而提高了家属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3 术后人文关怀:病人术后知晓手术效果前期紧张心理达到高峰[5],手术结束后,护士应在第一时间告诉病人手术效果,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妥善固定各种管道,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共同护送病人回病房。
途中注意观察生命体征,防止管道脱落,并协助尽快连接好术后膀胱冲洗装置,对术中曾出现的并发症及一些特殊护理环节要重点交接。
2.4 术后随访:由原术前访视的手术室护士负责。
在术后1~3天内完成,主要观察膀胱持续冲洗及引流管的情况。
如发现引流液突然颜色加深或鲜红色;要报告医生及时调整冲洗速度,防止血块阻塞尿管,嘱其多饮水,达到每日2000~2500ml,以利于冲洗尿路,拔管后鼓励病人自行排尿及注意排尿情况,并指导病人床上更换体位,按摩双下肢,在膀胱冲洗停止后,可鼓励患者下床活动,预防老年患者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的发生,告知患者出院后,仍然要多饮水,多吃蔬菜,以免发生便秘,防止剧烈活动或干重活,避免发生继发性出血,随时注意排尿情况,若尿线细、排尿吃力等及时联系医生及早处理。
3 结果通过人文关怀,让病人时刻感受到护士对他的关心体贴和照顾。
通过术前访视与患者沟通消除顾虑,密切护患关系,术中的关怀使病人有安全感,提高了手术的耐受性和成功率。
术后的随访让患者得到有效指导,建议与意见使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更加完善。
实施人文关怀以来,无相关护理并发症发生,178例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护理工作均较满意。
4 体会倡导和实施人文关怀是顺应现代医学模式的必然要求,将人文关怀护理理念融入到手术的整个过程,拓展了优质护理的服务内涵,让患者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
使其生理、心理、医疗需求达到和谐统一。
手术病人实施人文关怀要求护士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敏捷的反应能力和渊博的学识。
因此,手术室护士必须拓展视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在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把人性化服务的理念做到极致。
参与文献[1]徐赛珠.老年住院病人安全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5,19(7):1223-1225.[2]王慧洁.同期行尿道前列腺汽化术和张力病修补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并发腹股沟疝[J].临床泌尿外科,2005,20(2):82-83.[3]刘鹏.介绍日本围手术期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7):557.[4]腾艳霞,周恵芹,张丽英.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灌洗液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5):68.[5]贾汝福,黄正华,白洪鸣等.手术患者护理需求规律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0):790-791.酸枣仁汤临床应用体会常 钢*关键词:酸枣仁汤;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9-0040-02 酸枣仁汤是经典方,为临床许多医生所常用。
本方源出《金匮.血痹虚劳病》“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方由酸枣仁、茯苓、知母、川芎、甘草组成,具有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之效。
主治肝血不足,虚热扰神所引起的失眠心悸、虚烦不安等症。
肝藏血,血舍魂,若肝血不足,心失所养,魂不守舍,则致心烦失眠,心悸不安,且可伴见头晕、口干、舌红、脉弦细等症。
本方重用酸枣仁为君,取其味甘酸,性平,入心肝之经,以达养血补肝,宁心安神之效。
茯苓宁心安神,知母滋阴清热,二药为臣,以助君药安神除烦,佐以川芎调畅气机,疏达肝气,与君药酸收辛散,相反相成,具有养血调肝之妙。
甘草生用,和中缓急,调和诸药,为使药。
临床凡见虚烦不眠、舌红、脉弦细等症,均可随证用之。
笔者长期应用本方治疗神经衰弱、心脏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属肝血不足,虚热扰神者,只要辨证准确,药物加减得当,均可收到满意疗效,兹举例如下。
案例1:患者李某,女,33岁,教师。
就诊日期:2011年4月7日。
自述患顽固性失眠三年有余,每每彻夜不寐,偶有入眠即恶梦连连,常觉心烦不安,微烦,情绪抑郁,口干咽燥,小便色黄。
察其舌质红而苔薄少微黄,脉沉弦细。
辨证属肝血不足, *吉林经开常钢综合门诊部(132012)2012年5月30日收稿心神失养之不寐症。
方用酸枣仁汤加减。
药用:炒酸枣仁50g、茯苓20g、知母20g、川芎15g、生甘草10g、生栀子15g、淡豆豉15g。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效果:患者连服七天后复诊,自述药后当晚即觉困意明显,可入睡三四小时左右,虽仍有多梦,却未至梦中惊醒,后几日更渐觉睡眠加深,情绪亦渐渐转佳。
效不更方,先后加减治疗一个月,诸症悉除,面色转为红润,情绪佳。
半年后随访,再未发作。
至此三年顽疾得愈,患者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体会:本例患者从事教育行业数年,操劳过度,兼且起居无有定时,情绪波动较大,暗耗肝血而至肝血不足,血不养心,故失眠多梦;阴血不足则虚热内扰胸膈而致心烦不安,恶梦连连;方用酸枣仁汤养血安神,合用栀子豉汤清热除烦,方证对应,则效如桴鼓。
案例2:患者孙某,女,49岁,工人。
就诊日期:2011年7月4日。
自述患更年期综合症半年有余,症见潮热汗出,情绪易激动,烦燥不安,失眠多梦,头晕头胀,月经闭止四个月,曾有乳腺增生病史,现隐觉双乳及胁下闷胀不舒,舌质淡黯,舌苔薄黄,脉沉弦细。
辨证属肝气郁结,心肝血虚。
方用酸枣仁汤合四逆散加减。
药用:炒酸枣仁50g、茯苓20g、知母15g、川芎15g、柴胡15g、枳壳20g、白芍15g、龙骨30g、牡蛎30、生甘草10g。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效果:服药半月后复诊,潮热减轻,情绪及睡眠均有所改善,双乳、胁下闷胀感大减,守方加减04内蒙古中医药 续进月余,诸症悉除。
体会:本例患者属典型的更年期综合症表现。
女性在绝经期前后,肝肾不足,冲任亏虚,天癸渐绝,加之平素即有肝郁气滞病史,因而肝血不足,肝阳偏亢,故潮热汗出,头晕头胀,面色红赤;肝血不足,心神失养,故而心烦、失眠、多梦。
方用酸枣仁汤以养血、安神、除烦;合用四逆散疏肝解郁;加龙骨、牡蛎以平肝潜阳。
方随证出,故半年顽疾得以治愈。
酸枣仁汤证属肝血不足、虚热扰神,原文中强调了“虚劳虚烦不得眠”即指出本方证以血虚为本,以热扰心神之失眠为主要症状。
故本方君药酸枣仁用量应大,取其养血补肝、宁心安神之效以图治本。
临证之时更应视患者症状不同而采取灵活加减,或加用安神宁心定志之品,或配合养血清热除烦之药,亦可采取合方加减以治疗症情复杂之病。
总之,本方在临床极为常用,若方症对应,且能灵活运用,定能收到应有之效。
温胆汤治疗眩晕验案3则桂 云*关键词:温胆汤;眩晕中图分类号:R28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9-0041-01 眩是指视物昏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自感身体或外界景物旋转摆动,站立不稳。
二者常同时发生,故统称为眩晕。
轻度眩晕者闭目即止。
重度眩晕者如坐车舟,或伴有恶心呕吐、心慌出汗、甚至肢体偏斜欲倒等症状。
眩晕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症状。
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称之为“眩冒”。
在《内经》中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作了较多的论述,认为眩晕属肝所主,与髓海不足、血虚、邪中等多种因素有关。
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
”《灵枢.卫气》说:“上虚则眩。
”《灵枢.大惑论》中说:“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之发……甚则耳鸣眩转”。
它可由现代医学中的多种疾病引起。
如美尼氏综合症、内耳庭及迷路感染、内耳前庭神经炎、高血压,低血压病、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脑动脉硬化症、神经官能症等。
祖国医学认为,眩晕可由风、痰、虚引起,故有“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的说法。
1 发作特点头晕性质以头昏最多见,其次为眩晕,是两种最常见的头晕类型,头重脚轻,走路不平衡,眼前发黑,几乎失去知觉等发作形式出现比例较低;绝大多数患者发作先兆;急性发病的比例略高于慢性起病;非发作性、持续存在的头晕患者比例最高;一半患者头晕发作与体位无明显关系,最常引起头晕发作的体位变化是起床和卧床过程中,其次某种固定的特殊体位(如左耳向下或右耳向下)和蹲坐站起后;最常见的伴随症状是恶心和呕吐,其次为心慌、平衡障碍、出汗。
2 中医症状分析除眩晕(头晕)症状外,其他出现率较高(20%以上)的症状有心烦易怒、口干口渴、耳鸣、记忆减退、怕冷、恶心呕吐、走路不稳、易疲倦、头疼、做梦、易醒、入睡困难、听力减退、便秘、脖子僵硬、怕热、胸闷、气短、心慌等。
其中耳鸣、恶心呕吐是前庭性眩晕的特征伴随症状,具有鉴别眩晕类型的意义;其它症关与中医证候属性和病变部位有关,其中热证、痰证和气虚证在证型分布中所占比例较高,并与心、脾、肝、肾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