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的由来故事100字左右
正月初一日,历曾有元日、元旦、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三十多种名称。
称为春节,是近代才出现的事情。
辛亥
革命后,各省代表云集南京开会,议定我国采用公历纪年,把公历一
月一日称为元旦,将农历正月初一日改称春节。
但是并没有正式命名
和执行。
公元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七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
一次全体会议上,才正式决定我国采用公历纪年;农历正月初一日正
式被命名为春节。
【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
藏族:除夕那天,人们会穿艳丽的衣服带奇怪的面具来“跳神会”,
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
(小编酷评:本人见过哦,小伙儿们真的
很狂野!)
布依族:除夕之夜全家人通宵达旦地在水塘边守岁。
天一亮,姑娘们
便争先恐后地打水。
(小编酷评:为了成为最勤劳、最幸福的人,奔
跑吧,姑娘!)
侗族: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的群众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
(小编酷评:不用挨家挨户去拜年了,省心又省力。
)
黎族:每逢春节到来,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饭”、欢唱“贺年歌”。
初一、初二全村青壮年男子会举行一次“春节围猎”。
(小编酷评:
围猎啊,多霸气的活动!)
仫佬族:从正月初一到十五,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聚会在山坡
上或赛场里唱山歌。
(小编酷评:非常环保的活动,值得提倡!)
鄂伦春族:东北的鄂伦春族人,春节早晨,先在家族中依辈分大小斟酒,幼者给长者叩头,平辈互相请安。
初二、初三实行赛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