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考研复试班-北京大学广播电视考研复试成功经验分享初试排名靠前并不等于录取,压线也并不等于没戏。
考研复试,其实就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包含学校,本科成绩,复试外语,个人自述,科研经历,论文,笔试,面试。
考研复试是初试过线学生关注的重中之重,因为复试决定着考研的成败,无论是初试中的佼佼者,还是压线者,大一或盲目自大,就意味着自我放弃改变命运的机会;相反,把握好复试机会,就能通过复试翻盘逆袭,成功实现自己人生目标。
但是,考研复试备考时间短,缺少学长导师及内部信息,个人自述及笔试面试无从下手,加上各校面试没有显性的统一标准,以及复试淘汰率较低,一般再1:1.2左右(具体还需根据学校及专业情况查证),造成复试难的局面。
面对这一情况,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
专业介绍
北京大学广播电视专业培养具有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在广播电视新闻宣传部门,从事编辑、采访、节目主持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以及与广播电视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播音、节目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辑、采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1.掌握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具有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摄录、制作、播音、主持节目的基本能力; 3.具有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现场及镜头前采访报道能力,社会调查和社会活动能力及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制作、评论和分析的能力; 4.了解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与法规; 5.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科技常识,了解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外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动态。
招生人数与考试科目
北京大学广播电视属于中国语言文学系,区分1个研究方向(01. 创意写作),2019年计划招收全日制学生40人,拟接收推免,12人。
北京大学广播电视初试科目为: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 英语二
③ 672 艺术基础(文学基础)
④ 851 艺术创意(写作)
本专业招生的具体说明,详见中文系网站《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19年广播电视艺术硕士(创意写作方向) 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复试时间地点
学术及专业硕士2018年3月15日(周四)下午1:30—3:30在人文学苑6-B122报到。
学术硕士3月16日(周五)上午进行面试,具体时间地点报到时通知。
专业硕士3月16日(周五)下午进行面试,具体时间地点报到时通知。
面试进行期间,考生可在人文学苑6-B122候考。
复试内容
专业复试均采用面试方式进行。
总成绩=初试总成绩/5*50%+面试成绩*50%。
考生的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均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面试成绩。
各专业将根据考生初试和复试的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额满为止。
复试材料
考生在复试时需提供《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以及各种可以证明本人研究潜能的材料(包括攻读研究生阶段的研究计划、生源学校本科阶段正式成绩单(加盖学校教务章)、本人的科研成果等)。
应届毕业生需提供学生证的原件及复印件,非应届毕业生需提供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的原件及复印件。
考生应保证所提供材料真实和准确。
根据研究生院的规定,参加复试的考生需缴纳100元复试费。
3. 复试考生的兼报方向: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进入复试的考生可自愿同时申请北京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主办的汉语语言学双硕士学位班(自费),经专业复试(同时也应符合其他相关的招生条件,如本科专业须为汉语言文学及相近专业)确定录取人选。
兼报上述方向的考生办理报到手续时提出申请,兼报人选应在专业复试前确定(未报名者如未被中文系录取,不得补报)。
复试比例
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我校硕士生招生实行差额复试,除上线生源不足情形外,差
额比例一般不低于 120%。
具体比例由院系根据本单位学科、专业的特点和生源状况提
出建议,报送研招办审批后确定。
复试成绩
广播电视学属于专业学科门类,复试基本分数线为:
政治45,外语45,专业课(1)90,专业课(2)90,总分345
广播电视艺术硕士(创意写作方向)研究生招生复试名单(41人)
姚卉、高盛元、赵若伊、朱江辰、吴子玉、桂思涵、郑伟铭、欧阳梦陶、刘娇阳、蒋紫旗、陈宣地、章涛、钱雅妮、鲍玉妹、王沐阳、徐文超、黄曦、张夏钰、王鸿泰、高祥、廖嘉琦、丁彬、胡尘儒、蒋忠廷、朱茹霞、鲁潇、王继伟、边雪、田晨彤、董越、高欣、黄晓燕、于涵、张弛、杨诗翰、李成玉、李一丁、谭天、朱晓桐、朱建安、付文静复试经验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4名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8.9%的受访大学生觉得周围考研低年级化的现象普遍,62.5%的受访大学生担忧考研低年级化会导致学生缺乏基本的学术训练,70.9%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大学生要有正确的发展方向,不可盲目跟风。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大学生中,36.7%的人打算考研,46.3%的人正在准备考研,7.6%的人已考研。
来自一本高校的受访者占40.9%,二本高校的占51.5%,三本或高职的占6.6%。
1.大部分人认为考研应该从大三开始准备
另外一项数据显示,60.5%的受访者认为考研应该从大三开始准备,17.8%的受访者认为应该从大四开始,16.6%的受访者觉得应该从大二开始,2.3%的受访者认为大一就应该开始准备,2.8%的受访者觉得毕业后再准备也来得及。
我们也可以看出,大家比较普遍认可大三开始准备考研的。
因为从全年备考的时间来看,从大三开始,首先会确定几个想考的学校和专业,搜集专业相关的信息。
3月到暑假之前复习数学和英语,9月之后开始复习政治。
专业课则要看每个学校的要求,购买相应的书籍自己复习或查找相关学校的考研群,会有学长学姐出售学习资料等等。
2.考研为什么会出现低年级化趋势?
为什么会有同学大二甚至大一就开始准备考研呢?原因有很多,例如有些学生认为本科毕业就业难度大,想通过考研提升自己。
有些同学认为越早准备越好,因为英语、数学这一类课程都是可以提前很早准备的。
现在好的大学研究生考试竞争很激烈,有一些学生本科就读的学校不是很好,进大学就会确立考研的目标。
一些地方院校甚至还把考研率作为学校办学的核心,有些家长会一直催孩子准备研究生考试,认为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3.考研低年级化真的好吗?
(1)专家说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立国认为,考研低年级化的现象违背了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办学的规律。
高等教育是培养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要求在一定时间内让学生来学好专业课,进行实践实习。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指出,考研低年级化会导致有些学生一进大学,除了考研的科目,其他课都不认真学习,这样会造成学科体系的不完整和学习的偏狭。
比如说理工科考研不怎么考实验,有些学生就很少去上实验课,还有一些通识教育,学生也不怎么重视。
(2)学生的观点
曾考过研的同学表示,考研期间如果课程相对少,对于非专业相关课程,有时会逃课或者在课上做考研题,但如果一门心思准备考研,本科的课程没上好,基础不扎实,会得不偿失。
确实,有研究生导师反映,有的考生考试成绩不错,然而实际学术研究能力较差,因此我们每年总能听到一些导师抱怨,即使把高分的考生招进来,由于基础知识不过关,还得回头给他们恶补本科的课程,这样导致学生和导师双方都十分受累。
►那么,对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考研这个问题有解吗?
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考的学校和专业不同,准备的时间自然不一样。
即便是准备同一所学校,同一个专业,也会因个人学业基础不同,准备的时间不一样。
当你听到有人只准备了三个月就顺利考上了,不要觉得你也可以。
同样,当你听到有人准备了两年都没考上,也不要气馁。
考研准备时间的长短,犹如小河的深浅对小马和松鼠不同一样,一定要依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
有的人会觉得越早准备越好,一进大学就开始异常紧张,尤其是学校出身差点的同学,进大学就觉得自己比别人差,要将四年都投入到考研的准备中去。
这也没有必要,无论你是几本,大一大二好好学习,多多体验,参加点社团和学校活动,还是有必要的,进入大三再考虑选择什么学校,然后着手准备也是来得及的。
退一步说,你如果知道自己要考研,大一大二可以做外语或者数学的准备,这是必考的基础科目。
无论你考什么专业,英语几乎都是要考的。
大一大二好好学习英语,到准备考研的时候,就可以稍微轻松一点。
考有数学的专业,一二年级的数学课认真学,有个好基础,之后的准备会更从容。
最后,启道考研复试辅导班助大家考研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