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

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

Ø 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认为“天人合一”、“天人 相应”,即人和自然界有密切联系,人体生理功 能与自然界四季气候变化相适应
整体观——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 临床见到口舌生疮局部病变的病人。中医认为是心火上炎 或小肠实热所致。 “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 护理上除在局部用药外,还须嘱病人保持情志舒畅, 避免情免情志过激,不食油腻煎炸辛辣等助热生湿之品, 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以通过泻小肠之火而清心火。
中医护理特色
时间护理
• 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即每日的12 个时辰是对应人体12条经脉的。由于时辰在变,因 而不同的经脉在不同的时辰也有兴有衰。掌握子午 流注的规律,对养生和调理都有很大的益处。
• 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 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把人的脏腑 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 有序:
小茴香、八角、酒等。
• 虚证:虚证患者以其阴阳气血不同之虚,分别给予益气、补血、
滋阴、补阳的食品治之;然而虚证患者多脾胃虚弱,进补时不宜 食用糯米、大麦等滋腻、硬固之品,食物以清淡而富于营养为宜。
饮食调护
因时施膳
注意四季气候变化的特点极为重要。 • 春季气候转温,五脏中属肝,以肝主疏泄为特
征,适宜进补,饮食以补肝疏散为主,可选用 韭菜炒猪肝等; • 夏季炎热酷暑,五脏属心,以喜凉为特征,适 宜清补,饮食以清暑生津为主,可选用绿豆粥 等;长夏阳热下降,水气上腾,为一年中湿气 最盛的季节,五脏属脾,应以解暑为宜,宜进 淡补饮食,如苡仁粥、芦根等;
[风寒感冒
l 恶寒重、发热轻, l 头痛、身重、鼻塞声重 l 喷嚏时流清涕 l 咽痒咳嗽,无痰或稀白
痰,口不渴 l 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施护
辩证施护
给药护理
风寒感冒: 风热感冒: 汤药宜热 汤药宜温 服,服药后 服,被盖适 予热饮料或 中,不可过 盖被保暖, 暖。 以助微汗出。Biblioteka 饮食护理:饮食以清淡为主,
而机体相应地产生生理性反应,若超越生理 范围,则产生病理变化。
整体观 ——人和自然界的密切联系
春天多温病,夏天多热病,秋天多燥病,冬天多伤寒。这种
四季变化对病情的影响就是“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临床上
某些疾病如痹症、哮喘之类,也往往在气候急剧变化之际, 或节气交替时节,病情复发或加剧。
护理上要掌握四时气候的变化规律,对护理对象有 针对性的进行适时指导,以减少发病,这和整体护理的 预防保健内容是相吻合的。
因证施膳
• 表证:宜清淡、易消化之品,忌肥甘厚腻,补品,发物. 表寒
证可食荆芥粥,用姜、葱、蒜、胡椒等作调味料;表热证者可食 防风粥.
• 寒证:应给予温热性质的食品治之,如糯米、桂圆肉、大枣、
韭菜、生姜、杏子、板栗鸡肉、牛乳等;忌冷饮、凉菜、大量的 生冷蔬果等。
• 热证:可给予西瓜、绿豆、梨等寒凉之品。忌辛辣,如辣椒、
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
深圳市中医院护理部 蔡 敏
前言
中医护理是我国独有的护理学科,在促进 人类健康,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命质量等方 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 明确要求“大力发展中医护理,提高中医护理 水平,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注重中医药 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特色
辨证施护
辨证就是通过中医四诊收集临床资料,运用八纲、 脏腑、六经、卫气营血等辨证方法加以分析、归纳, 辨别疾病属于何“证”
施护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和具体 的护理措施
辨证施护
v 辩证是决定施护的前提和依据 l 施护是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l 两者不可分割的相互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
• 中医护理
三因制宜
– 因时制宜 – 因地制宜 – 因人制宜
• 西医护理
• 第一章 通风以及一些应注意的事项 • 第二章 房子的健康条件 • 第三章 精细的安排 • 第四章 噪音 • 第五章 变化 • 第六章 饮食 • 第七章 什么样的食物 • 第八章 床和被褥 • 第九章 光线 • 第十章 房间和墙壁的清洁 • 第十一章 个人卫生 • 第十二章 不停地谈论希望和建议 • 第十三章 对病人的观察
• 中医护理
• 情志护理 • 七情内伤 • 七情相制 • 移情
• 西医护理
• 心理护理 • 身心社灵护理 • 生理心理社会/整体护

• 中医护理
• 西医护理
• 饮食调护 – 辨证施膳 – 食物的四气(寒热 温凉)五味(辛甘 酸苦咸)
– 有节有方 – 谨和五味
• 饮食护理
• 对病人的食物再怎么注 意都不为过。
“怒伤肝” “喜伤心” “思伤脾” “悲伤肺” “恐伤肾”
不同的情绪变化对相应内脏产生的影响:
• 怒为肝志,怒则伤肝,“怒则气上”。如大怒之下常会
引起头痛、头晕、面赤等肝阳上亢的症状;
• 思为脾志,思则伤脾,“思则气结”。思虑太多者常会
出现食欲不振,食后脘闷腹胀,这是脾气受损的表 现;
• 恐为肾志,恐则伤肾,“恐则气下”。卒受惊恐之人常

整体护理
是以护理程序为框架, 对护理对象进行生理、 心理、社会、文化等多 方面全过程的护理
p中医护理
p西医护理
• 整体观(人是一个 有机的整体,人与自 然的统一性)
• 辨证施护(同病异 护/异病同护)
• 整体护理(因病施 护,因人施护,因需 施护),人环境健康 护理
• 循证护理(教科书, 卫生政策法规规范, 诊疗护理常规,技术 规范,卫生行政/专业 学术机构指南,患者 病史/临床表现的动态 改变及记录,医护人 员的临床判断和经验)
胃脘痛 临床表现
脾胃虚寒证 ——表现为隐隐作 痛,喜温喜按,空 腹痛甚, 得食痛 减,神疲乏力,手 足不温,大便溏薄 舌淡苔白,脉虚弱
肝气犯胃证 ——表现为胃脘胀 满攻撑作痛,连及 两胁且嗳气频繁, 喜叹息每因烦恼郁 怒而作痛为主证 苔薄白,脉弦
胃脘痛 一般护理
脾胃虚寒证
l室温宜暖,注意保暖, 避风寒,根据季节或气温
得变化增减衣被,劳逸适
度。气虚消瘦者,饭后宜
休息片刻,再适当运动, 如散步等。
l中药汤剂宜饭前热服, 服药后宜进热粥、热饮,
以助药力。 l胃痛时可用连须葱有头 30g、生姜15g,共捣烂炒 热布包,热敷胃部。
肝气犯胃证
l胃脘痛时卧床休息,痛缓后适 当活动。 l中药宜饭前温服。 l疼痛持续不解,可遵医嘱服沉 香粉、延胡粉各1g,以理气止 痛。也可遵医嘱针刺阳陵泉、 太冲、内关、合谷、中脘、足 三里等穴以止痛,用泻法。 l加强情志护理特别重要!安慰 病人善于克服不良情绪影响, 保持乐观情绪,开导鼓励病人 诉说内心的烦恼与不畅,通过
体现 l 辩证施护包括异病同护、同病异护
辩证施护
例一: 感冒
临床症见: 以鼻塞、流涕、咳嗽、恶
寒、发热、头身疼痛为 辩 证
主要表现的病人初步印 象为感冒病
风热感冒证 风寒感冒证 气虚感冒证 暑湿袭表证 阴虚感冒证
辩证
辩证施护
[风热感冒
u 发热重、微恶风寒 u 头昏胀痛面色多赤 u 目红、鼻塞息热 u 咳嗽痰涕黄稠 u 口干而渴 u 咽噪或咽喉肿痛 u 舌苔薄黄、脉浮数者
饮食调护
由于体质的差异,对于食物温性或凉性的食
用选择应得当。 • 阴虚阳热之体,饮食宜凉,选用养阴为主的
食物,如银耳、甲鱼等; • 阳虚阴盛之体则饮食宜温,选择补阳食物,
如羊肉、狗肉等; • 气虚宜补气,如人参粥。
饮食调护
因人施膳
• 血虚之体宜补血,如猪肝等; • 妇女有经期、怀孕、产后、哺乳等生理
以心医心之法,乃是最妙之上
情志护理方法
• 以情胜情疗法:是指一种情志病变,通过 另一种情志活动予以改善,它的理论基础 是传统的五志相胜。
中医护理特色
饮食调护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 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 补精益气。”——《内经》
饮食调护原则
“虚则补之” “实则泻之” “寒则热之” “热则寒之”
变化阶段,可根据各期选择补气、补血、 补肾、通乳之品,如母鸡、糯米粥、鳝 鱼、猪蹄等。
因地施膳
饮食调护
由于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生活 习惯的不同,人的生理活动和病变特点也不尽相 同,故施膳时应区别对待。 • 西北严寒地区 气候寒冷干燥,易受寒伤燥,宜 食温阳散寒或生津润燥之食物; • 东南湿热地区 气候温暖潮湿,易感湿邪,宜食 清淡、除湿之食物。
多饮水忌辛辣油腻厚味食物
风寒感冒:
风热感冒:
宜热食忌生 冷;可给予豆 豉汤、生姜红 糖水等辛温解 表之品。
可多食水果可 给予绿豆汤、 西瓜、莲藕、 苦瓜等清热辛 凉之品。
例2: 胃脘痛
辩证施护
临床表现: 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
辨证
寒邪 饮食 肝气 肝胃 瘀血 胃阴 脾胃 客胃证 停滞证 犯胃证 郁热证 停胃证 亏虚证 虚寒证
整体观——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 人体局部和整体是辩证统一的,人体某一局部的 病理变化,往往反映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
• 因此,我们在护理病人过程中,必须从整体出 发,通过观察病人的外在变化,了解机体内脏病 变,从而护理问题和采用护理措施,使疾病早愈。
整体观---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 “人与天地相应” 、 •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气成”, • 自然界的变化又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
• 记住病人的消化能力顶 多只有正常时的一半。
• “思考和询问一下病人 可以进食什么,遵守进 食时间,并且当病人昏 迷的时候及时调整他的 进食规律以保证不会打 乱他的生理节奏,并且 时刻考虑意外事件的发 生。
中医护理特色 整体观
Ø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各部分是有机联系的 各脏腑、组织、器官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相互 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