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连续墙施工讲解
成槽过程控制
• 4.2将成槽机就位,就位前要求场地平整坚 实,以满足施工垂直度要求及施工安全, 成槽机履带与导墙垂直。为减少抓斗施工 的循环时间,提高功效,每台抓斗用配备 两台自卸汽车在抓斗旁接渣,将泥渣运至 堆料场暂存。 • 4.3成槽垂直度控制是整个工程的关键,成 槽施工中注意观察车载测斜仪器屏幕,发 现偏斜随时采用纠偏装置来纠偏。遇到严 重不均匀的地层,或纠偏困难的地层时, 回填槽孔,然后重新挖掘
塌槽
• 适当加大泥浆比重和粘度,防止砂层塌槽,控制好水源, 尽量选用自来水,泥浆液面高于地下水位50cm,避免晾 槽时间过长。 • 当在成槽过程中发生塌槽时,如果塌槽情况比较轻微,使 用空气升液器或其他反循环吸泥设备吸掉泥土后继续挖槽。 如发现大面积坍塌,应及时将抓斗提出地面,用优质粘土 (渗入20%水泥)回填至坍塌处以上1~2m,待沉积密实 后再行挖槽。 • 若发生大面积塌槽而将抓斗埋入槽内,则立即注入大比重 泥浆稳定槽壁,然后用大功率的吸泥设备进行清泥,成槽 机尝试将抓斗提起,提起后对槽段进行回填。
钢筋笼入槽(注意垂直)
混凝土灌注
• 6.1、混凝土采用水下 混凝土,添加剂根据 设计而定 • 6.2、初凝时间为7-9个 小时。 • 6.3、预留试块,现场 观察砼初凝时间。 • 6.4、混凝土浇筑采用 Φ300mm或者350mm 不等的双导管灌注, 浇筑时应计算好• 5.13起吊钢筋笼时,先用履带吊(主吊)和一台履带吊(副吊) 双机抬吊,将钢筋笼水平吊起,然后升主吊、放副吊,将 钢筋笼凌空吊直。 • 5.14吊运钢筋笼单独使用(主吊),必须使钢筋笼呈垂直悬 吊状态。利用在导墙上标注的钢筋笼位置确定钢筋笼入槽 定位的平面位置与高程偏差,并通过调整位置与高程,使 钢筋笼吊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笼起吊变形散架
• 如果钢筋笼在起吊时发生严重不可恢复的变形,应立即缓 慢将钢筋笼下放到钢筋平台,对弯曲部位进行调直和加强。 不允许强行吊装。 • 钢筋笼二次起吊前,应从新检查各吊点钢筋的焊接,对开 焊的部位加以补焊,完成后继续起吊。 • 一切处理措施,必须以满足尽快完成地连墙浇注,避免槽 段长时间晾槽发生塌槽。
成槽质量评定
• 4.8以超声波测斜 仪实测槽段的各 项垂直度数据, 评定该槽段的成 槽质量等级(保 证垂直度不大于 3‰)
清槽
• 4.9成槽后静置一段时间,待土渣沉淀到槽 底部后,采用液压抓斗将其抓出。 • 4.10采用空气升液器,吸出槽底淤积物和稠 泥浆,并注入新泥浆,用新泥浆把槽内泥 浆置换出槽外。 • 4.11下完导管后,可以利用导管进行反循环 吸泥。 按照规范沉渣厚度不大于10cm。
• 6.5设专人经常测定砼面高度,并记录砼灌注量。 要随时测砼上升面高度。其目的是来确定拔管长 度,首次埋管深不得少于1.0m,一般控制在2~ 6m为宜,导管埋深最大不超过6m。 • 6.6混凝土必须连续灌注,不得中断;为防止意外 发生,至少保证现场有4辆以上混凝土搅拌车。现 场配备柴油发电机,以防停电。 • 6.7各节导管之间应采用丝扣连接,并且连接处应 加设橡胶垫圈密封,以防混凝土灌注时导管漏水。 • 6.8下导管前必须对连接好的导管进行气密性检验。
钢筋笼吊装
首先设备的选用一定要准确。 5.9由于地连墙成槽时间过长,为防止塌孔现 象的发生和加剧,应尽量缩短晾槽时间, 所以地下墙钢筋笼采用一次整体吊装法, 尽可能的减少对槽壁的施工影响。 • 5.10标准段的钢筋笼采用整体制作成型。 “┌┘”型钢筋笼因加固钢筋、斜撑较多, 重量大,吊装困难,可以通过减小槽段宽 度以减小钢筋笼重量。
刷壁器简图
F 已 浇 筑 地 连 墙
向上 已 浇 筑 地 连 墙
F
向下
悬挂点 重力点
悬挂点 重力点
G 钢刷
G 钢刷
接头处理液压抓斗铲刀
接头材料回填
• 回填材料主要有石子、沙 袋等 • 接头钢板背后可以回填接 头箱,接头箱两侧焊接角 钢。由于接头钢外边尺寸 小于地连墙厚度,在接头 箱两侧焊接角钢,能够防 止部分混凝土绕流的发生。 (回填至设计开挖深度一 下10米) • 4.16接头钢板背后回填袋 装沙袋,回填10-15米后, 采用吊车吊接头箱压实一 次
二、导墙施工
施工前制备工作: • 2.1根据现场平面图合 理布置机具材料的存 放并做好相应施工规 划
• 2.2测量放线导墙具体 位置并结合地下管线 图进行抛验、复查 • 2.3导墙的形状有“C” 或者“7”等具体根据 现场土质情况而定。
“7”型导墙形状
导墙施工过程应注意的事项
• • • • • 2.4导墙钢筋应与路面钢筋绑扎连接 2.5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实 2.6导墙底部应保证直接坐在原状土层上 2.7控制导墙两侧顶板的高差 2.8导墙砼养护期间,周边禁止行走大型设 备以免造成侧压力对其形成破坏,导墙施工 完毕后应及时回填(做好支撑)
吊点布置
• 5.11笼顶设至少4个主吊环。吊点通常采用 “几”或者“〖〗”形状对衬焊接在钢筋 笼纵向桁架筋上,焊接时,采用单面焊或 双面焊,焊缝长度分别不小于10倍、5倍的 钢筋直径。吊环焊接位置周围2米范围内钢 筋交叉点100%焊接,吊点钢筋必须选用合 格的圆钢。(注意圆钢原材的质量和施工 时的质量)
目录
• • • • • • • 一、地连墙概述 二、导墙施工 三、泥浆制备 四、地下连续墙成槽 五、钢筋笼制作 六、混凝土浇筑 七、其他事项
一。地下连续墙简介
• 在地面以下用于支承建筑物荷载、截水防 渗或挡土支护而构筑的连续墙体。定义: 利用各种挖槽机械,借助于泥浆的护壁作 用,在地下挖出窄而深的沟槽,并在其内 浇注适当的材料而形成一道具有防渗 (水)、挡土和承重功能的连续的地下墙 体。
垂直度控制
• 4.6采用金泰、
宝鹅等成槽机, 有先进的电子测 量系统,对其深 度及位置方向经 显示屏幕准确地 显示出来,可精 确到0.01度。
纠偏测斜系统
成槽检测
• 4.7采用超声波测壁仪 在槽段内左右位置上 分别扫描槽壁壁面, 扫描记录中壁面最大 凸出量或凹进量(以 导墙面为扫描基准面) 与槽段深度之比即为 壁面垂直度。左右位 置同步获取端面垂直 度数据。
成槽过程控制
• 4.4边开挖边向导墙内泵送泥浆,保持液面 在导墙顶面下30cm-50cm。挖槽过程中随 着槽深向下延伸,要随时向槽内补浆,使 泥浆面始终位于泥浆面标志处,直至槽底 挖完。 • 4.5浇注砼前,要测定泥浆面下1m及槽底以 上1m处泥浆比重和含砂量,若比重过大, 则采取置换泥浆清孔。成槽后沉淀30分钟, 然后用抓斗直接捞渣清淤。
导管布置方法如下图
接头箱起拔
• 6.9接头箱按设计分幅位置准确就位,接头箱下放后,再 用吊机向上提升2m左右,检查是否能够松动,然后利用 其自重沉入填充砂石中,并将其上部固定,背后空隙用粘 土回填密实。避免接头箱在砼灌注过程中移位或砼绕流下 幅槽段,从而影响下幅槽段成槽施工和钢筋笼下放。 • 6.10现场取砼试块,放置于施工现场水中,用以判断砼的 初凝、终凝情况,并根据砼的实际情部况决定接头箱的松 动和拔出时间。 • 6.11一般混凝土达到自立程度,即开始松动接头装置,每 次抬高5cm-10cm,每间隔10~20min顶拔一次,每次幅度 不大于30cm,严格按照混凝土试块所实际记录的混凝土 初凝、终凝时间,确定接头装置允许顶拔的高度,严禁早 拔、多拔。
吊点布置图
吊点布置简图
钢筋笼起吊
• • • • • • • ①、平抬起吊 ②、倾斜提升 ③、吊车对转 ④、钢筋笼水平方向运输 ⑤、吊放入槽 ⑥、吊装笼前必须检查编号、尺寸,里、外面对号入槽。 ⑦、在钢筋笼上设置对位钢筋,在导墙上设置对位点,以 保证预埋的接驳器对位准确。 • ⑧、吊放钢筋笼必须垂直对准槽中心,吊放速度要慢,不 得强行压入槽内,发现受阻及时吊起经处理后重新吊放。 将钢筋笼固定后,下导管,进行砼灌注。
导墙转角处处理
• 因成槽机的抓斗的宽 度为2.8m,同时由于 分幅槽宽等原因,为 保证地下连续墙成槽 时能顺利进行以及转 角断面完整,转角处 导墙需沿轴线外放不 小于0.1m
。
导墙下土体加固
• 搅拌桩穿透软弱淤泥 层。 • 制作导墙时挖出杂填 土,使导墙直接坐到 原状土层上。搅拌桩 桩顶标高高出原状土 50cm,以保证搅拌桩 桩顶质量,导墙下部 与搅拌桩接触。
接头箱起拔施工
其他:预防及应急措施
• • • • • • • • • 1、机械倾覆 2、塌槽 3、钢筋笼起吊变形散架 4、浇筑混凝土时导管卡死、堵管等 5、接头箱卡死、无法顶拔 6、钢筋笼难以入槽 7、扰流的处理 8、施工过程的安全控制 9、应急物资
机械倾覆
• 为了防止机械倾覆的发生,机械进场必须 由专业队伍来安装并报验合格方准使用, 操作司机必须持证上岗。司机操作时,必 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不准违章作业。 配备专业指挥人员对吊装进行指挥。操作 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 其次,应保证现场硬化道路的质量,防止 在机械行走的过程中出现路面下陷、破裂 等现象。
钢筋笼制作
• 5.6铺上层水平筋:将其点 焊在主筋上,形成钢筋笼。 • 5.7焊吊点钢筋、定位钢筋、 预埋接驳器、并将在主筋 外焊接保护层垫板。 • 5.8钢筋笼主筋采用机械连 接、埋设件采用电焊,除 主要结构连接处接点须全 部焊接外,其余接头按 50%间隔焊接,焊接搭接 长度必须满足单面焊10d,d 为较小直径,钓钩与主筋 采用双面焊接,长度为5 d
泥浆制备
泥浆池应包括:新浆池、 泥浆性能 循环池、废浆池 3.1 泥浆的性能指标一 般情况下根据工程地 比重 质特点而定(实验槽确 粘度 定配合比)。 • 3.2新制泥浆经24小时 膨化后使用,泥浆的 含砂率 生产时间不应小于4分 PH值 钟
新制泥浆指标
新泥浆配合参数 检验方法
1.04~1.09
比重计
25-30
漏斗计
<4% 8~9
洗砂瓶 试纸
循环泥浆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