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侯式制碱法原理和简单流程

侯式制碱法原理和简单流程

学员编号:年级:高三课时数:3 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化学学科教师:授课主题侯式制碱法原理和简单流程教学目的侯氏制碱法在上海高考中占有比较特殊的地位,出现的几率较大;常考的知识点是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温度的选择、母液的成分、处理及与氨碱法的优劣比较,学生在温度的控制和母液的处理上出现的错误几率较大。

教学内容1.【2013年上海高考6】与索尔维制碱法相比,侯德榜制碱法最突出的优点是()A.原料利用率高 B.设备少C.循环利用的物质多 D.原料易得2.【2012年上海高考八】碳酸氢铵是一种重要的铵盐。

实验室中,将二氧化碳通入氨水可制得碳酸氢铵,用碳酸氢铵和氯化钠可制得纯碱。

完成下列填空:41.二氧化碳通入氨水的过程中,先有________晶体(填写化学式)析出,然后晶体溶解,最后析出NH4HCO3晶体。

3.【2010年上海高考27】工业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完成下列填空:1)粗盐水加入沉淀剂A、B除杂质(沉淀剂A来源于石灰窑厂),写出A、B的化学式。

A B2)实验室提纯粗盐的实验操作依次为:取样、、沉淀、、、冷却结晶、、烘干。

3)工业生产纯碱工艺流程中,碳酸化时产生的现象是。

碳酸化时没有析出碳酸钠晶体,其原因是。

4)碳酸化后过滤,滤液D最主要的成分是(填写化学式),检验这一成分的阴离子的具体方法是:。

5)氨碱法流程中氨是循环使用的,为此,滤液D加入石灰水产生氨。

加石灰水后所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内容回顾滤液D 加石灰水前先要加热,原因是 。

6)产品纯碱中含有碳酸氢钠。

如果用加热分解的方法测定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可表示为: (注明你的表达式中所用的有关符号的含义)4.【2005年上海高考五26(A )】我国化学侯德榜(右图)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1) 上述生产纯碱的方法称,副产品的一种用途为。

(2) 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3) 写出上述流程中X 物质的分子式。

(4) 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填上述流程中的编号)的循环。

从沉淀池中取出沉淀的操作是。

(5)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再滴加。

(6) 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通氨气的作用有。

(a) 增大NH 4+的浓度,使NH 4Cl 更多地析出(b) 使NaHCO 3更多地析出(c) 使NaHCO 3转化为Na 2CO 3,提高析出的NH 4Cl 纯度答案:1.A2.423()NH CO3.1)Ca(OH)2 或CaO Na 2CO 3 2)溶解 过滤 蒸发 过滤 3)有晶体析出(或出现浑浊) 碳酸钠溶解度比碳酸氢钠大4)NH 4Cl 取样,加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银,有白色沉淀产生,该阴离子是氯离子 5)NH 4++ OH -→ NH 3 ↑+H 2O防止加入石灰水时产生碳酸钙沉淀(解析:加热时,使碳酸氢根水解程度增大,释放出二氧化碳,减少碳酸氢根的量,从而减少氢氧根的消耗,使铵根完全转化为氨气放出,同时产生碳酸钙的含量也相应的减少)6)312()184()31NaHCO m m m ω-=4.(1)联合制碱法或侯德榜制碱法化肥或电解液或焊药等(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2)NH 3+CO 2+H 2O +NaCl →NH 4Cl +NaHCO 3↓或NH 3+CO 2+H 2O →NH 4HCO 3 NH 4HCO 3+NaCl →NaHCO 3↓+NH 4Cl (3)CO 2 (4)I 过滤 (5)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 (6)a c知识精讲CO 2Na 2CO 3X 食盐水循环II 循环I母液(提取副产品)煅烧炉 合成氨厂沉淀池NH 3NH 3其工业生产的简单流程如图所示:3.氨碱法的优点是:(1)原料(食盐和石灰石)便宜; (2)产品纯碱的纯度高;(3)副产品氨和二氧化碳都可以回收循环使用; (4)制造步骤简单,适合于大规模生产。

4.氨碱法的缺点是:(1)产生大量无用的副产品CaCl 2(2)NaCl 利用率只有70%,约有30%的NaCl 留在母液中。

(3 )设备多,耗能大。

三、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 1.原料:食盐、氨气和二氧化碳——合成氨厂用水煤气制取氢气时的废气。

22+C H O CO H +−−−→高温(g ) 222+CO H O CO H +−−−→高温(g ) 2.步骤:联合制碱法包括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与氨碱法相同:将氨通入饱和食盐水而成氨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沉淀,经过滤、洗涤得NaHCO3微小晶体,再煅烧制得纯碱产品,其滤液是含有氯化铵和氯化钠的溶液。

第二个过程是从含有氯化铵和氯化钠的滤液中结晶沉淀出氯化铵晶体。

由于氯化铵在常温下的溶解度比氯化钠要大,低温时的溶解度则比氯化钠小,而且氯化铵在氯化钠的浓溶液里的溶解度要比在水里的溶解度小得多。

所以在低温条件下,向滤液中加入细粉状的氯化钠,并通入氨气,可以使氯化铵单独结晶沉淀析出,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即得氯化铵产品。

此时滤出氯化铵沉淀后所得的滤液,已基本上被氯化钠饱和,可回收循环使用。

其工业生产的简单流程如图所示:此法优点: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NH4Cl可做氮肥;可与合成氨厂联合,使合成氨的原料气CO转化成CO2,革除了CaCO3制CO2这一工序。

【讨论】1、索尔维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提高氨的利用率?(1)(2)(3)答案:(1)先制得氨化的饱和食盐水,再与CO2反应(2)使CO2与氨化的饱和食盐水在合成塔中逆流接触(3)母液与熟石灰作用重新生成氨气2、“侯氏制碱法”与“索尔维制碱法”的主要不同在母液的处理上。

“侯氏制碱法”采取了怎样的方式对母液进行处理?从化学原理上分析采取这些处理措施的原因。

(1)向母液中加食盐细粒【思考】向向母液中加食盐细粒的目的是什么?答案:降低氯化铵在氯化钠中的溶解度,便于氯化铵的析出(2)向母液中通氨气【思考】向母液中通氨气的作用有哪些?①②答案:①增加NH 的浓度,有利于NH4Cl析出4②使NaHCO3转化为Na2CO3,提高析出NH4Cl的纯度。

(3)降温至5 ℃左右答案.1.(1)NaCl + NH 3 + CO 2 +H 2O → NaHCO 3↓+ NH 4Cl (2)CO 2 NH 3 Na 2CO 3、NH 4Cl CaCl 2、NaCl (3)防止生石灰先跟溶液中的NaHCO 3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 CaCO 3 +2NaCl → Na 2CO 3 + CaCl 2 (4)b d (5)94.3% 循环Ⅰ避免产生大量含有CaCl 2的废液(或节省石灰窑、蒸氨塔等设备)(6)由于总反应可看作是:2NH 3+2NaCl+CO 2+H 2O →Na 2CO 3+2NH 4Cl ,所以:原子利用率(%) %100)()()()()()(%100223432⨯++++=⨯=O H m CO m NH m NaCl m Cl NH m CO Na m 反应物总质量目标产物总产量2.⑴ NH 4HCO 3分解 反应速率降低 水浴加热⑵ 使反应充分进行 NaHCO 3的溶解度最小 NaCl NH 4Cl NH 4HCO 3 ⑶ NaHCO 3 NaCl NH 4Cl NH 4HCO 3 HCl⑷3.(1)H 2O+NH 3+CO 2→NH 4Cl Na +、HCO 3-c石灰 氨气(或氨气和部分二氧化碳)氨气 食盐 NH 4Cl 食盐(或食盐和二氧化碳) Mg (OH )2和CaCO 3 (写MgCO 3也可)(2)成本较低;可同时制得氮肥;容易控制碱度 (或其它合理答案)1.1892年,比利时人索尔维以NaCl 、CO 2、H 2O 、NH 3为原料生产Na 2CO 3,叫索尔维法.其主要步骤是:(1)在NH 3饱和的NaCl 溶液中通入CO 2制得NaHCO 3;(2)再将NaHCO 3焙烧制得纯碱,CO 2循环使用;(3)在析出小苏打的母液中加入生石灰,NH 3循环使用.1940年,我国著名化工专家侯德榜先生,冲破了“索尔维”法的技术封锁,并加以改进,用NaCl 固体代替生石灰,加入母液使NH 4Cl 晶体析出,生产出纯碱和氯化铵.这便是举世闻名的“侯氏制碱法”.试回答:(1)在氨饱和NaCl 溶液中通入CO 2的两步反应方程式为 。

(2)不能在NaCl 溶液中通入CO 2制NaHCO 3的原因 。

(3)析出小苏打的母液中加入生石灰的反应方程式是 。

(4)“侯氏制碱法”与“索尔维法”相比其优点是 。

2.1892年比利时人索尔维以NaCl 、CO 2、NH 3、H 2O 为原料制得了纯净的Na 2CO 3,该法又称氨碱法,其主要生产流程如下:课后作业(1)从理论上看,循环生产是否需要再补充NH3?。

(2)从绿色化学原料的充分利用的角度看,该方法有二个明显的缺陷是:a ;b 。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创造了侯德榜制碱法又叫联碱法,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该法是将合成氨工厂生产的NH3及副产品CO2,再与饱和食盐水反应……。

该法与氨碱法不同之处有二点:(3)①。

②。

(4)从理论上看,每再生产1mol Na2CO3,再补充的物质及其物质的量分别是。

3.1942年,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以NaCl、NH3、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他的“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H3+CO2+H2O →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 ;−−→Na2CO3+CO2↑+H2O2NaHCO3 ∆(1)“侯氏制碱法”把合成氨和纯碱两种产品联合生产,请写出工业合成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已知合成氨为放热反应,若从勒夏特列原理来分析,合成氨应选择的温度和压强是(选填字母)。

a.高温 b.低温 c.常温 d.高压 e.低压 f.常压(2)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

a.碳酸氢钠难溶于水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3)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制碱原理,欲制备碳酸氢钠,同学们按各自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

第一位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请回答:①写出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乙装置中的试剂是。

③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3晶体的操作是(填分离操作的名称)。

第二位同学:用图中戊装置进行实验(其它装置未画出)。

①为提高二氧化碳在此反应溶液中被吸收的程度,实验时,须先从a 管通入 气体,再从b 管中通入 气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