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话剧表演中的肢体语言

浅谈话剧表演中的肢体语言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论文题目:浅谈话剧表演中的肢体语言学生姓名:周远宜学号:1系别:艺术系专业班级:表演专业(影视方向)1班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邓星明教授起止时间: 年月年月摘要话剧表演者通过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传达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使得话剧剧情更加饱满与生动。

因此,肢体语言应用能力的高低,不仅可以直观地反映出该话剧表演者的演出水平,更能从深层次传达其所拥有的艺术造诣。

本文在对肢体语言详细阐释的基础上,对话剧表演中表演者运用肢体语言的到位与否做了认真地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了恰当的建议,以及话剧表演者能在表演中对肢体语言更为合理高效地运用而使得演出更加的生动与感人。

关键词:话剧表演;肢体语言;运用及建议AbstractDrama artists through proper body language, convey emotion, shaping the character image, make the drama plot more full and vivid. Body language application ability of high and low, therefore, not only can intuitively reflect the performance level, the drama artist can from deep convey its have more artistic attainments.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the detailed interpretation of body language, artists use body language to play in place or not done carefully research and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the appropriate advice, in order to play can artists in the performance of body language is more reasonable to efficiently use and make the performance more vivid and touching.Keywords: Drama performance; Body language; Problems and guide目录一、引言 (1)二、什么是肢体语言 (1)(一)肢体语言与体态语言的关系 (2)1、情态语言 (2)2、肢体语言 (2)3、空间语言 (2)(二)肢体语言特点 (3)1、无意识性 (3)2、文化差异性 (3)3、真实性与直观性 (4)三、话剧表演中的肢体语言运用问题 (5)(一)话剧演员的基础不扎实 (5)(二)话剧演员缺乏实践经验 (5)(三)话剧演员缺少正确指导 (5)(四)话剧演员对肢体语言认识不清 (8)四、话剧表演中的肢体语言运用建议 (14)(一)加强基本功训练 (14)(二)以实践积累经验 (14)(四)加强对肢体语言的认识 (15)五、结语 (16)参考文献 (16)致谢 (17)浅谈话剧表演中的肢体语言一、引言在当今花样繁多的世界艺术潮流中,话剧这一艺术领域,因其表演因素的多样性,带来了话剧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采取多重肢体语言的这一特征。

除此之外,多样的艺术风格,别致的形式体裁,舞台背景的标新立异,以及导演与艺术家之间独具特色的交流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演员在话剧演出时肢体语言的客观展示。

另外,演员作为话剧演出的主体,同时具备着一种主观能动性,意思就是肢体语言在创作中属于自然流露的、由衷地一种自我发挥。

这一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话剧艺术家应准确把握人物性格,通过一种趣味性的肢体语言,将人物形象完美演绎[1]。

因此,在当代话剧领域,很多话剧艺术家开始看重表演语言中的肢体语言这一环节,将肢体语言的特殊性与多样性深刻领悟,从而使其在话剧艺术领域上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

二、什么是肢体语言依据享誉全球的英国人际关系大师亚伦•皮斯潜心30年权威力作《身体语言密码》一书,可以得知肢体语言的定义。

“肢体语言没有声音,也叫做身体语言,在对人体肢体作出相关调查后发现,人类的身体语言具有多样性,在生活中的应用面比较广,应用频率也比较高。

”在特定的情形下,都有属于自己特定的身体语言,往往在相类似的场景下,所要表达内容相同或者类似,都会使用同一种频率性较高的动作[2]。

最简单的例子,表示认同或者许可以及肯定都是选择点头,相对,不认同时就会摇头;在比较焦急的情形下,会徘徊,会来回踱步;在生气时会噘嘴会皱眉;在极度开心时会表现的手舞足蹈;在对某人表示赞赏时会竖起大拇指;在非常紧张的状态下会捏耳垂,会挠头等。

在日常交往中,这些很简单的肢体语言能够简化复杂的语言交流,在极度悲伤的情况下,语言往往无济于事,不如一个拥抱来的实在。

在紧张状态,当事人不需要用尴尬的语言来表达自身的紧张状态,对方通过当事人的动作完全能够体会出,这样也将语言交往赋予更丰富的艺术性。

在生活中,很多人能够通过自己比较夸张的行为动作来表达最常见的喜怒哀乐,从而用自身行为去感染身边的人。

把丰富多变的肢体语言融入话剧表演中,使话剧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这种融入方式能够将单一的表演形式注入新鲜血液,让形式走向多样化,通过肢体语言传递情感情景的过程中,观众欣赏到的表演更加绚烂多彩,绚烂多变的肢体语言与演员的表情相结合,将话剧的艺术效果进一步提升,吸引性更强[3]。

(一)肢体语言与体态语言的关系肢体语言是体态语言的一部分,表演某个话剧时,需要使用不同的体态语言来表现不同的状态,体态语言的应用内容也比较丰富,比较常见的就能够划分为情态语言、肢体语言、空间语言这三种语言,而这三种语言的集合也就是体态语言,构成了话剧表演中所涉及体态语言的全部。

1、肢体语言肢体语言它是指指身体上的动作,并不包含面部表情。

肢体语离不开大脑的支配,无论是身体动作还是面部表情都需要大脑的控制,在传递自身的情感状态时无论使用哪种表达方式都需要大脑的指令。

肢体语言在话剧表演中使用频率比较高,因为在体现表演者性格与心境时,结合肢体语言能够更加具体生动突出。

2、情态语言简单来说情态语言就是喜怒哀乐这些表情,必须通过面部器官的分工合作才能实现。

表达内容最丰富的莫过于眼睛与嘴角。

人些许的小变化都能够通过语言来表达,在形容某个人的时候会形容别人“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所有的情绪都能够在眼睛在体现出来[4]。

其次就是嘴角,开心时会嘴角上扬,不开心时会嘟嘴,惊讶害怕会张大嘴巴等。

话剧中人物或悲伤或兴奋的状态心情,都可以通过幅度较大,较夸张的面部表情去传递这种信息。

3、空间语言隶属空间范围的空间语言统称为空间语言。

在日常生活中,人类彼此间在生理与心理上所保持的距离。

不管谁都有属于自己的小领域,这是完全属于自己的地方,一旦遭到他人的入侵,当事人将会表现出不同的状态,但无一例外的都是排斥。

因此,这一小领域也会出现在话剧表演中,表现的方式就是场景和人物间的距离。

(二)肢体语言特点1、无意识性肢体语言能够将自身潜藏于心的语言表现出来。

像舞蹈演员,歌唱时的表情等;是自身未经过可以训练,未经过预先设想,身体自发表现出来的。

在日常交际中,完全能够将肢体语言应用其中,来表达自己的某些不可明喻的观点。

比如:在话剧表演两人在交谈时,如果对方谈论的话题并不受自身关注,自己并不感兴趣,可以不停的看手表或者将眼睛转向其他地方,暗示对方自己对话题不感冒。

又或者,话剧表演时感兴趣的眼神,身体前倾,洗耳恭听的状态,都能够暗示对方,在这方面能够更深层次说明,有详细说明的必要。

另外在话剧表演剧情发展到极度紧张的状态,话剧演员会很不自觉得挠头,捏耳垂,搓手等动作,在激动时会附带一些小动作,这些都是在不自觉状态下产生的,并没有事先安排。

2、文化差异性地域差异导致了文化差异,当然这种差异性在肢体语言上也同样存在。

在中国,对于肯定回答可以用点头来代替,可是在印度点头代表的确实否定含义。

在中国对小孩子很喜爱可以通过摸头来传达,但是在国外深受佛教影响的地区,摸小孩子头是极其不礼貌的行为[5]。

还有,在中国与人交谈时目不转睛的盯着对方是极其不礼貌的行为,可是在美国就恰恰相反,与人交谈必须正视对方,目光不能转移,否则会给你不礼貌不真实不可信耐的影响。

正是这些文化的差异性,所以在不同地域的话剧表演,肢体语言的表现形式也大不相同,话剧表演中,相同的肢体动作在不同地域表达的意思有很大差别。

3、真实性与直观性人们对在同一事物上语言与肢体语言间的差异性倾向,以英国心理学家阿盖依尔为首的团队对此作出研究,而研究的结果显示人们普遍倾向肢体语言[6]。

我们常说某人虚伪,说话虚假,城府深。

这就是由于语言信息属于有意识行为,能够控制,很难表达最真实的含义,是通过深思熟虑才表达出来的;与此相比,肢体语言就更加真实,是无意识的,能够将内心最真实的东西表露出来。

而且肢体语言所传达的情绪状态心情更为直接,在话剧表演中表演者进行到剧情高潮的时候是肢体语言的表达给人最直接的感受,把观众带动到情景中。

三、话剧表演中的肢体语言常见问题(一)话剧演员的基础不扎实例如话剧《茶馆》中的一个片段:马五爷在不惹人注意的角落,独自坐着喝茶。

王利发高高地坐在柜台里。

唐铁嘴踏拉着鞋,身穿一件极长极脏的大布衫,耳上夹着几张小纸片,进来。

王利发:唐先生,你外边遛遛吧!唐铁嘴:(惨笑)王掌柜,捧捧唐铁嘴吧!送给我碗茶喝,我就先给您相相面吧!手相奉送,不取分文!(不容分说,拉过王利发的手来)今年是光绪二十四年,戊戌。

您贵庚是……王利发:(夺回手去)算了吧,我送你一碗茶喝,你就甭卖那套生意口啦!用不着相面,咱们既在江湖内,都是苦命人!(由柜台内走出,让唐铁嘴坐下)坐下!我告诉你,你要是不戒了大烟,就永远交不了好运!这是我的相法,比你的更灵验!〔松二爷和常四爷都提着鸟笼进来,王利发向他们打招呼。

他们先把鸟笼子挂好,找地方坐下。

松二爷文绉绉的,提着小黄鸟笼;常四爷雄赳赳的,提着大而高的画眉笼。

茶房李三赶紧过来,沏上盖碗茶。

他们自带茶叶。

茶沏好,松二爷、常四爷向临近的茶座让了让。

松二爷:常四爷,您喝这个!(然后,往后院看了看)松二爷:好象又有事儿?常四爷:反正打不起来!要真打的话,早到城外头去啦;到茶馆来干吗?话剧艺术家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其肢体语言传达准确的人物形象与人物性格,这是需要坚持长期的、扎实的训练表演才能够真正做到的一门技艺。

但是从上面的话剧《茶馆》案例中可以看出,松二爷、常四爷、王利发的表演者都无法很好的表演出各自人物的性格特点,这与演员的是否有扎实的功底有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