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每题11分,1题,共11分)1联系国际金融市场频繁动荡的史实,试析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及改革思路2简述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转变的原因3主权国家4两极格局5简述西方国家民主制的主要原则。
6国际金融1.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是在()A.70 年代B.80 年代C.战后初期D.60 年代2.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是( )A.新干涉主义B.民族分裂主义C.极端主义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3.亚太经合组织的性质是( )A.关税同盟B.地区经济论坛C.超国家一体化组织D.自由贸易区4.近年来大国之间经常建立“伙伴关系”,这种关系是( )A.对立关系B.军事集团关系C.既非对立又非结盟的关系D.结盟关系5.确立了美元在战后国际金融领域的中心地位的是( )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B.世界贸易组织协定C.国际货币基金协定D.布雷顿森林协定6.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出现于( )A.尼克松政府时期B.克林顿政府时期C.约翰逊政府时期D.肯尼迪政府时期7.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是( )A.无联系,平行发展B.有一定矛盾,但从长远看是相互促进、并行不悖C.有一定联系,但从长远看是相互对立的D.无矛盾,完全一致8.跨国公司的实质是( )A.最大限度地追逐巨额垄断利润B.世界经济中集投资、贸易和金融等功能为一体的特殊主体C.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同时进行经济活动的公司或企业D.高度国际化的资本垄断组织9.标志着中国完成了与所有世贸组织成员的双边市场准入谈判是 2001 年 9 月 13 日中国与( )A.日本达成双边协议B.印度达成双边协议C.美国达成双边协议D.墨西哥达成双边协议10.冷战后,国际格局发展最基本的特征是( )A.社会主义国家力量遭到很大削弱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更加猖獗C.总体趋势缓和,但动荡因素很多D.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11.冷战时期,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基本战略是( )A.解放战略B.遏制战略C.和平战略D.缓和战略12.美国最早正式提出“人权外交”的是( )A.卡特政府B.尼克松政府C.杜鲁门政府D.里根政府13.提出“多边自主外交”方针的是( )A.西德科尔政府B.日本田中角荣政府C.英国撒切尔政府D.法国戴高乐政府14.宣告建立欧洲联盟的条约是( )A.罗马条约B.布鲁塞尔条约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D.阿姆斯特丹条约15.促进人类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根本问题,而发展问题的核心是( )A.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B.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C.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D.占世界产值多数的少数大国的发展16.有史以来第一次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由亚非发起独立召开的国际会议是( )A.开罗会议B.日内瓦会议C.万隆会议D.卢萨卡会议17.1999年8月日美两国政府又一重要军事合作项目付诸实施,它是( )A.日美军事战略情报的交流B.日美共同研究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文件的签署C.日美防御合作新指针的确立D.日本周边事态法的通过18.西方国家中提出并推行“新东方政策”的是( )A.美国肯尼迪政府B.日本田中角荣政府C.西德勃兰特政府D.法国戴高乐政府19.美国最先提出遏制战略理论的是()A.乔治·凯南B.兹·布热津斯基C.卡尔·多伊奇D.亨利·基辛格20.南南合作的主要机构是( )A.七十七国集团B.石油输出国组织C.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D.南方首脑会议21.战后初期世界经济格局的特征是( )A.世界经济两极格局并存B.世界经济格局是美日欧三足鼎立C.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D.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22.在区域经济集团组织中,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是( )A.北美自由贸易区B.东南亚国家联盟C.欧洲联盟D.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23.美国杜鲁门政府实施向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扩张与渗透,提出( )A.第四点计划B.洛美协定C.马歇尔计划D.库克基金24.以建立没有贸易壁垒的世界市场为宗旨的是(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贸易组织C.世界银行D.77 国集团25.以美元为支柱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最终崩溃于( )A.1968 年美国实行“黄金双价制”B.1971 年美国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C.1973 年美国第二次宣布美元贬值D.1960 年战后第一次美元危机26.两极格局终结,世界进入格局转换的新时期,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主要国家实力的消长和力量对比的改变B.作为两极格局基础的雅尔塔体制不得人心C.新科技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巨大影响D.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发展成为国际主要潮流27.战后导致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是( )A.雅尔塔体制B.威斯特伐利亚秩序C.维也纳体系D.凡尔赛—华盛顿秩序28.90 年代初的世界政治格局转换的最鲜明特点是( )A.多极格局已在旧格局中发育成熟B.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后发生的C.美国战胜苏联的结果D.在和平条件下苏联一极的崩溃29.美国计划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直接违反了( )A.美苏《防止核战争协定》B.美苏《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C.美苏《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D.美英苏《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30.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A.北约的建立B.丘吉尔的“铁幕”演说C.乔治·凯南遏制理论的提出D.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多选题1.当前,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这主要表现在( )A.经济利益成为各国关系发展的主导因素B.经济安全成为一国安全的核心和基础C.科技革命、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到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和升降,从而影响到世界政治的发展D.加快经济发展成为各国的首要目标,这一目标实现的结果往往导致政府的更迭,从而对世界政治发展产生影响2.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格局变化是( )A.苏美两极经济格局B.资本主义世界三大经济中心形成C.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D.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丧失3.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表现为( )A.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充当主角的国家力量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B.世界经济格局是世界政治格局的基础C.世界经济格局制约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D.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取决于各国军事力量的强弱4.跨国公司的作用是( )A.加速国际资金流动,加剧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B.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加快国际技术交流C.促进和控制国际贸易的发展D.加速生产资本的国际化,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5.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是( )A.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B.世界政治在多极化趋势中曲折发展C.大国关系进行深刻调整D.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的作用不断加强6.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 )A.老人和妇女问题、城市暴力、黑社会和艾滋病蔓延等问题B.种族歧视和种族矛盾与极端民族主义问题C.精神和信仰危机问题D.民主的危机与讽刺问题7.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主要表现有( )A.欧盟和日本凭借巨大经济实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B.俄罗斯国力虽削弱,但仍是一个具有巨大潜能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不应低估C.美国对世界事务的控制能力有所下降,但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D.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8.联合国的宗旨是( )A.促进国际合作B.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C.发展国际间友好关系D.协调各国行动9.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 )A.社会阶级结构复杂化、多层化,阶级斗争趋向缓和,各种社会运动不断发展B.民主进程取得新进展,公民权利进一步扩大C.利益集团广泛建立,新闻舆论的作用日益增大D.国家机器分权制衡发生变化,行政权力的膨胀成为普遍的现象10.当前,非传统安全因素对世界和平造成的威胁正在加大,非传统安全因素指的是( )A.环境问题和难民问题B.计算机网络犯罪C.金融危机D.恐怖主义11.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也带来巨大的风险和挑战,它们是( )A.面临由西方国家制定的国际经济规则的约束和制约,要付出一些代价B.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国家的主要产业或经济命脉易为跨国公司和国际经济组织所控制C.国际传递加快,投机性游资增加,金融风险大大增加D.外国商品、劳务大量涌入,强烈冲击民族工业与经济;国民经济对外依赖的程度加大,易受它国的影响12.二战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包括下列内容(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B.《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协定书》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D.《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13.下列国际组织中,中国属于成员国的是( )A.东盟B.亚佩克 (APEC)C.国际复兴开发银行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4.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有( )A.非歧视原则B.互惠和减让关税原则C.贸易自由化原则D.磋商调解原则15.第三世界崛起的里程碑是( )A.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B.不结盟运动的诞生C.欧佩克的建立D.万隆会议16.标志着美国经济霸权地位衰落的是( )A.1971年,美国政府宣布停止以美元兑换黄金,并先后两次宣布美元贬值B.美国由世界上最大债权国变成世界上最大债务国C.马克和日元成为国际货币D.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宣告垮台,出现了浮动汇率制17.90 年代大国关系调整的特点是( )A.不结盟B.大国之间纷纷建立各种伙伴关系C.不对抗D.不针对第三国18.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凭借其巨大的经济优势来夺取世界经济霸权,采取的措施有( )A.采取新殖民主义的手法在经济上控制不发达的受援国B.通过经济援助,实现其对西欧、日本经济上的控制;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和技术封锁C.在国际贸易领域,成立关税及贸易总协定D.在国际金融领域,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是( )A.新科技革命产生深远影响,知识经济迅速兴起B.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C.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运行D.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并行发展20.在打击国际恐怖主义问题上,我国的立场是( )A.要有确凿证据和具体的目标,避免伤及无辜B.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及遵守公认的国际法准则C.要考虑世界和平发展的长远利益D.发挥安理会的核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