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课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课件》

所看到的波澜壮阔的洞 庭湖
颔联 颈联 尾联

抒情
首联

写景——登上岳阳楼
所看到的波澜壮阔、气 势博大的洞庭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颔联 颈联 尾联

抒情——诗人渴望出
仕,施展才华,干一番 事业。(主题)
三、品读鉴赏 诗句赏析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蒸” 和“撼”字好在哪里?
“蒸”即蒸腾。从视觉上写出云梦 泽被水气所弥漫的情景。 “撼”即撼动。从听觉和触觉上写 出了汹涌的波涛冲击着岳阳楼,诗人 感到脚下的城楼都在晃动。 表现了洞庭湖的博大的气势。
表意委婉含蓄。全诗以洞庭湖起兴,由“欲
济无舟楫”自然过渡,表达“端居耻圣明”的心
迹,再以“垂钓者”“羡鱼情”设喻作结,收到
委婉达意的艺术效果。
干谒诗是不大容易写好的,它往往会写 得低三下四,露出寒气相。这首干谒诗却写 得得体,有分寸,不失身份,委婉含蓄又表 达充分。 在写洞庭湖的广阔浩大之后,巧妙化用 《淮南子说林训》中的“临渊羡鱼,不如退 而结网”这一古语,翻出新意,实属难得。
五、课堂作业
1、背诵课文
2、练习题 o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颔联的画面 o 请结合诗句谈谈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运用什 么修辞?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运用比喻和用典的修辞。
“垂钓者”比喻居高位者,本文可以理 解为张九龄; “羡鱼情”比喻自己出仕的 愿望。 “羡鱼”运用“临河而羡鱼,不如退而 结网”的典故,另翻新意,委婉表达希望 张九龄能引荐自己的愿望。
四、艺术特色
写景从大处落笔,把洞庭湖描绘的气势磅礴, 雄浑壮阔,就像一幅泼墨写意画。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宗开元 二十一年(733),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 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事,苦于无 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 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因而
这是一首干谒诗。(“干谒”的意思是:对人
有所求而请见。)
二、整体感知
听古诗朗读,体会作者思想。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一、作者及背景
孟浩然(689---740),本 名浩,字浩然,襄阳人。唐代山 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王 维并称“王孟”,世称“孟襄 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 孟山人。 孟浩然生活在大唐盛世。早 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顿失 意,除赢得诗坛盛名之外,失意 而归,游历于吴越,以隐士终身。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首联

写景
颔联 颈联 尾联

抒情
涵虚:指水映天空。
太清:天空。 云梦泽:又称云梦大泽。中国湖北省江汉 平原上的古代湖泊群的总称。
首联

写景——登上岳阳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