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沟通分析
P A P A
C
C
平行的交往有:
(3)C——C —“我猜这里面有好东西。”(C) —“我猜这里一定有好宝贝。” (C) —“我喜欢吃麦当劳!” (C) —“我巴不得天天都去吃!” (C)
P A P A
C
C
平行的交往有:
(4)C——P —“我不太舒服,想早一点回家。” —“回去吧,余下的事我来帮你做!” —“我找不到我的包了。” —“不要着急,我来帮你找。”
A
C
C
排除父母、成人自我
排除成人、儿童自我
排除父母、儿童自我
孩子气,拒绝长大。 不去思考或坐决定、 依赖他人、逃避责任、 寻求能照顾他的人
客观 、只投入并 关心事实、 像机器人一样、 稍有情绪和自发性
认识我们的自我状态
学会如何分辨自我状态还是必要的,其判 断是根据所用的字汇、音调、语气、声量、讲 话的速度、身体的姿势等的改变。可以利用录 音带或录影带,请个案自己判断刚才说话时所 在的自我状态。可以用这样的方式邀请他:“把 自己当个客观的旁观者,听听看这段话像是几 岁的人说的”,你会发现一个六十岁人的话听 起来可能才像六岁而已。
P A P A
C
C
平行的交往有:
(5)A——P —“这样下去影响我做事,我以后不这样了”。 —“那么以后我注意提醒你。” —“只有自己相信自己,才能让别人相信你。” —“你说得对,所以你要自信才行。”
P A P A
C
C
平行的交往有:
(6)C——A —“下周考试,我肯定考砸!”(C) —“别那么肯定!你期中考试不是很好吗?” (A) —“这件事真快把人烦死了!”(C) —“想想看,还有别的办法没有?”(A) P P
23、你小时候最喜欢的故事? 24、告诉我故事的内容? 25、你对这故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26、小时候,大人若做了对你不好的事,你如何反应?你感觉怎样? 27、你记得小时候发生的什么事吗?谈一谈? 28、对你来说,“快乐”是什么? 29、你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30、在生活经验中,另你最不愉快又经常有的感觉是什么?
父母:千万别让一个陌生人碰你一下。 成人:奇怪!他为什么会这样? 儿童:吓死我了!
TA
自我状态分析
CP
(批评的父母)
控制、批评,替别人界定人生与现实。 一般以严格的价值判断和道德伦理观为主。
NP
(照顾的父母)
照顾及包容、倾听、褒奖人,具同情心
A
(成人的自我)
理智的思考,多角度收集资料作为参考, 冷静的处理和决断。
PAC的污染 与沟通分析
TA
只有P 没有P
只有A 没有A 只有C 没有C
好批判、道德要求高、高支配性、高权威性
客观尊重事实、冷漠沉闷、缺乏感情、没有活力
孩子气、拒绝长大、依赖、逃避责任、寻求照顾
P
偏见
必须得到他人的赞赏 必须经验快乐而非痛苦 不愉快全由外界环境所造成 每个问题都有完美的标准答案
31、你想自己五年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32、你最不喜欢自己那方面?
33、你最喜欢自己的又是什么?
34、在你的生活中,你做过的最重要的决定是什么? 35、小时候,你希望你的母亲有什么不同?
36、小时候,你希望父亲有什么不同?
37、你的祖父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38、你的父母或祖父母中有谁过世?如何过世的?过世 时多少岁? 39、如果你是位魔术师,你要如何改变自己? 40、你想,即使不是魔术师,你可以靠自己什么得到最 想要的改变? 41、如果要了解你的情况,你想是不是仍有什么重要的 事情需要告诉我?
初次咨询提问内容
1、你的名字?
2、简单描述你目前对自己的了解?
3、你靠什么谋生? 4、教育程度?
5、孩子多大了?
6、你现在在哪里?和谁住? 7、谈谈你所知道的关于自己出生时的情况?
8、你父母的姓名?
9、当你还是婴儿时,和谁同住?住在哪里? 10、当你四岁时,住在哪里?和谁同住?
11、开始上学时呢?
学了T A 我能做到什庅 ?
1 2 3 4 5 6 我能夠有效的支配自已的命運,時间 我能夠知已知彼,解决心理问题 我可以有效的和全人类沟通 我可以了解自己的過去,现在,將来 我能夠建立冠军营销团隊 我有能力達致财富与健康目标
T A 指導我成為什庅 ?
1 2 3 4 5 6 7 我就是成功者 我就是负责任者 我就是有能力做决定者 我就是快快樂樂的享受生活者 我就是有效的完成工作者 我就是突破禁令者,成為創造者 我就是解除指今者,成為领導者
A
缺乏目标 害怕失败 怕被拒绝 埋怨责怪 否定现实 半途而废 悲观未来 空想幻想
错觉
C
污染的后果: 我这几天失眠,情绪糟糕之极,我完了什么 都没了。心口隐隐发痛,我怀疑是心脏病, 但医生说没问题,可我不相信。
1 既然医生说你没有问题,就不必瞎想。
2 现在医生都不认真,你再查一下,不怕 一万就怕万一。
三种自我状态的特点
父母状态指一种权威、具有优越感的心理状态。可分为
富有同情心(照顾型)的父母状态和挑剔(控制型)的父母状 态。前者主要体现了亲切、关怀、体恤、容忍以及服务、献身 等情感;后者则多为批评、指使,讲规矩,对错误不轻饶。 成人状态指通晓人情事理、理智稳重、富于理性、擅于 计算评估的一种心理状态。又可分为积极的成人状态(也称明 智者,即理智负责)和消极的成人状态(即过于冷静者,即缺 乏热情,斤斤计较,导致情感冷漠,太虚伪矫情)。 儿童状态指出于一时的感情冲动,导致任性、无理智的 心理状态。包括积极的儿童状态(又称顺从型,即无忧无虑、 讨人喜欢、令人愉快、惹人怜爱)和消极的儿童状态(又称自 由型,即浮滑刁顽、撒泼耍赖、逆反对抗、缺乏专注性和责任 感)
PAC
C
外境:摇滚乐 父母:孩子听的是什么无聊的玩意儿? 成人:音乐声音太大,我没办法想事情或谈话。 儿童:这音乐使我想跳舞。 外境:一幅现代派艺术作品 父母:老天,这是什么玩意? 成人:标价为美金三百五十元。 儿童:哦——好漂亮的颜色。 外境:上级要求一份报表 父母:这个领导不会被提拔的。 成人:我知道领导五点的时候要这份报表。 儿童:不论我怎么做,反正领导总不满意。 外境:街上发生暴行 父母:这个女孩罪有应得,这么晚还出门! 成人:最好快叫警察来。 儿童:哈!真绝,真热闹。
A A
C
C
平行的交往有:
(7)P——A —“别打扰我!我一定要在今晚把这件事做完!” (P) —“好的!”(A) —“离开时千万要记得关电源。”(P) —“我知道了,请放心!”(A)
P A P A
C
C
交叉型交互作用
当平行型交互作用的一项或两项标准被违背时, 就会发生交叉型交互作用。交叉的交往往往不能 获得适当的或预期的反应,这样,信息沟通就会 中断。 交流的第二条原则是:不论交互作用在哪儿交叉, 都会发生交流的破裂,随后便会出现某些不同的 情况。”
沟通分析技术
—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
主讲:李伟
T A 的哲学理念
人都是好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能力
人決定自己的命運 而人所做的诀定是可以改变 的,人可為改变负责
T A 及人生
人生的意义是自己不断的去創造 人生的价值是因為我活著,所以我要溝通 人生的最终目的是自我完成,互相完成 人生的任务是享受成長的喜悦 人生永遠是一个過程 人生永遠要活在当下 人生永遠要接受已经發生的一切
P A P A
C
C
交叉型交往有:
(3)PC——PC —“你这画画得连小孩都不如!” —“你少指手画脚,有本事自己来!” —“去收拾好你的铺!” —“你不能支使我做这做那,你没有这个权利!”
P A P A
C
C
交叉型交往有:
(4)CP——CP —“你的课讲得不好,我不想听。” —“那我走好了,你自己来上课。” —“我讨厌这样,我不喜欢这样。” —“那下次我不来了不行吗!肯定没有下次了!”
12、十几岁的时候呢?
13、简单描述一下记忆中小时候妈妈的样子?
14、简单描述一下小时候爸爸的样子?
15、当你妈妈对你不满时,她会怎么做? 16、对你满意时,如何表现? 17、你爸爸呢?如果他对你不满意时,会怎么做? 18、对你满意时呢?
19、小时候,你最喜欢父亲什么?
20、就你现在的记忆,你对父亲最不好的印象是什么? 21、那么,对母亲最不好的记忆呢? 22、你最喜欢母亲哪方面?
外境:节食的时候,给你一块巧克力蛋糕 父母:吃吧,这可以维持体力。 成人:这块蛋糕至少含四百卡路里,还是别吃它。 儿童:啊呀!管它什么蛋糕!我可要把它吃了!
外境:演讲中说脏话 父母:说这种脏话,真没有修养! 成人:我真奇怪他为什么要用这些字眼,观众的反应不知怎样。 儿童:我希望我也敢这么说。
外境:刚认识的人把手臂搁在你肩膀上
父母自我
法律、道德、标准、伦理 、 义务、逻辑、功利的规则
成人自我
真实情况、客观的资料收集、 当下的觉悟
儿童自我
欲望、情感、觉受、幻想、 无原则的、感性的
是 一 个 动 态 的 结 构
P A
从父母学来,整合到自己的人格,提供 规范来遵守,帮助溶入社会。父母态时, 行为表现、想法和感情都像自己的父 母。—生活的教导观念 利用现在的资源思考、记忆、应用的 部分,通常不带感情。它监督分析来自 父母或儿童的讯息,处理现实的问帮助 我们过有效率的生活。—生活的思考观念 以过去(幼时)方式思考、感觉、表 现,主要是儿时的情绪体验。包含自 发性、创造力和直觉力。—生活的感觉观念
沟通分析
有关人与人之间彼此自我交互状态运作的情况 平行沟通、交叉沟通、隐藏沟通 社会层次、心理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