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网络阅卷培训教程
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1.基础数据
1.1. 考生单位的建立
1:学校用户
2:联考用户
1.2. 基础数据的导入
学校用户,筛选出各班级的学生导入到相应的“单位名称”
联考用户,筛选出文理科导入到相应的“单位名称”
1.3. 教师数据的导入
学校用户,单位是年级。
联考用户,单位是学校。
2.考试安排
2.1. 添加考试名称
高中分科后一次考试要添加2个考试名称
:江淮十校高三第一次月考(文)
:江淮十校高三第一次月考(理)
2.2. 设置考生单位
在添加的考试名称下设置参加本次考试的考生单位
:江淮十校高三第一次月考(文)
勾选所有的文科班级
:江淮十校高三第一次月考(理)
勾选所有的理科班级
3.答卷扫描
3.1 添加科目
在添加的考试名称下添加科目,注意区分单面和双面
即:语文和英语虽然试卷一样但是要分文理科来扫描
:江淮十校高三第一次月考(文)
语文
:江淮十校高三第一次月考(理)
语文
3.2 设置扫描仪
纸张尺寸:匹配原始/自动检测
歪斜校正(勾选)
长度检测(勾选)
超声波检测(勾选)
3.3 扫描答题卷
多次操作导致扫描窗口弹不出来。
解决方法:打开任务管理器结束这个进程
3.4 异常图像的处理
扫描时出现异常图像,若异常图像中黑色阴影没有遮住学生的答题区域,保存该图像;若异常图像中黑色阴影遮住学生的答题区域,删除该图像并重新扫描。
3.5 关闭扫描窗口
关闭扫描窗口,在待上传和待生成图像都是零的时候。
4.考号解析
4.1设置答题卷模板
选择一份规范试卷做模板(随机选取)
4.2 设置特征区域
特征区域是用来区分学科,防止错扫。
正面特征区域用学科名称
背面特征区域用答题卷上故有的题号(特征区域尽量小)4.3 设置考号参数
选中条码所在区域,然后保存。
注意考号位数选择
选择考号所在区域,这个区域可以尽量的大
4.4识别考生号
识别后不能入库的答题卷的处理:
a.条码丢失则手动输入考号,点击这里入库
b.试卷扫描位置不正确,调整图像,然后入库
4.5 关闭扫描窗口
确保所扫描的试卷全部入库后操作。
4.6 查找缺失答卷
根据“按单位来统计答卷”这个功能来查找,找到试卷后扫描该试卷并完成解析考号的操作(解析考号只需完成识别考生号这步骤即可)
5.答题卷设置
5.1 设置客观题
注意单选和多选问题。
备注:第1题是单选题部分得分默认可以不填。
第2题是多选题部分得分2,表示学生只选择其中一个答案只有部分得分。
第3题是多选题部分得分3,表示这第3题有二个答案选择其中一个即可得3分。
5.2 设置主观题
主观题题号的设置,涉及到试卷分析的题目分析,一个题号对应一个输分框,对应到一个题目的分析。
a.第 7题 10分教师一个输分框,得到第7题的题目分
析
b.第7(1)题,第7(2)题教师二个输分框,得到7(1)和 7(2)这二个题目的分析。
5.3 切割图像
切割图像可以根据设置的主观题题号来切割,但是切割时一定要先竖着切,然后横着切。
即:先切页再切题。
5.4 设置图像类型
图像类型要设置正确,人工评阅是教师评阅区域。
5.5 安排阅卷任务
根据学科组长的要求来添加阅卷教师
5.6 生成阅卷任务
生成阅卷任务后,后续入库的试卷要追加阅卷任务。
5.7 管理阅卷任务
若阅卷任务生成出错,则删除出错的题组任务,然后根据题组
来单独生成该题组的任务。
(一定要在启用阅卷任务之前操作)5.8 查看偏移
在答题卷扫描界面查看试卷偏移,看切割好的模块能否让教师
正常批阅。
5.9 启用阅卷任务
只有启用阅卷任务后教师才能登陆账号,评阅试卷。
6.考生成绩
6.1 识别客观题涂点
设置客观题涂点参数时,竖着连续题号才可以一次多个来处
理。
参数设置完,一定要点设置参考点,否则涂点一个也识别不了。
6.2 计算答卷得分
在教师评阅结束后操作,得到的是正确的得分,否则得分是错
误的。
6.3 计算考试成绩
选择学科时,有综合就不要勾选其下的3个单科。
选择考生单位时,不参加排名的考生单位不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