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唐诗五首ppt

唐诗五首ppt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飘飘荡荡的样子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日里的原野分明的样子 草木茂盛的样子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故乡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这地方只 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有 白云飘飘悠悠。
晴日里的原野和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 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
13 唐诗五首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反复诵读并默写这五首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
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领会诗的意境美、语言美,感受古代诗歌文化的 独特魅力。
一、野望
王绩
知识梳理
作者介绍
王绩(约589—644),唐代诗人,字无功,号东 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官宦世家, 王绩一生郁郁不得志,在隋唐之际,曾三仕三隐, 心念仕途,却又自知难以显达,故归隐山林田园, 以琴酒诗歌自娱。
作者介绍
王维(701—761),字摩诘, 盛唐诗人的代表,创造了水 墨山水画派,有“诗佛”之 称,擅书画,通音律,多才 多艺,与孟浩然合称“王 孟”。苏轼评价其:“味摩 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 之画,画中有诗。”
诗歌探究
使至塞上(结构思路) ▪首联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 “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 远在西北边塞。(写使者进入边塞)
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 本诗的颔联。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 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 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全诗在萧瑟 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 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 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细读探究
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江天寥阔、山 清水秀、水波清冷),峰峦叠嶂的富有诗 意的山水画。
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 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 第二句呼应起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 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名句) ▪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写进入边塞 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 意境雄浑,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 仅准确地描绘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 深切感受,叙事写景入画中,幽微难言内心情。 ▪(描绘沙漠中的典型景物“孤烟”“落日”)
整体感知
傍晚 徘徊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小牛,这里指牛群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泛指猎获的鸟兽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比喻隐居不仕
译文: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 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 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 猎物驰过我的身旁。
▪颔联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 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 “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 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 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 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以“蓬”“雁”自比暗写内心郁愤)
表现了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 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
颔联和颈联运用何种手法,描绘了怎样
一幅景象?
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举目四望,到处 是一片秋色,山川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 显得萧瑟。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驱犊归家, 猎人满载而回,似乎兴致盎然。牧人与猎马的 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 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 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 好处。
二、黄鹤楼
崔颢
作者介绍
崔颢(约公元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 唐代诗人。他才思敏捷,长于写诗,《旧唐书·文苑 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 浮沉,终不得志,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首 《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 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整体感知
“烟波”把水波渺茫、暮霭沉沉的景象形象自然地表现出来 了,在极有深度的视觉形象中蕴含着醇厚的韵味,它与“日 暮”一同构成一幅灰暗的背景,烘托出诗人的怀乡之情。
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通过诗人游览黄鹤楼的所忆所见, 抒发了吊古伤今之感和游子的思乡之愁。
三、使至塞上
王维
知识梳理
反衬手法,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 及对归宿的向往。
名句赏析
(1)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写景有什么特 点? 这两句运用对偶的手法描写眼前所见的景物,晴空里,隔水 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 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 垫。
(2)尾联中“烟波”一词妙在哪里?
• 尾联: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来到边关看见骑兵,骑兵说将领还在前
线。 • (写诗人到达边塞所见情景)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 渺大江令人发愁!
谈谈你所了解的江南三大名楼及与之 有关的名文。
湖北:黄鹤楼 崔颢《黄鹤楼》 湖南:岳阳楼 范仲淹《岳阳楼记》 江西:滕王阁 王勃《滕王阁序》
黄滕岳鹤王阳楼阁楼
细读感悟
诗中借用仙人故事的诗句是?引用神话 传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诗人在最后感叹道“烟波江上使人愁”, 他为何而愁?愁什么呢?
诗人由黄鹤楼的名字由来想到传说中的仙人 已乘鹤而去,只留下这座楼和千年不变的悠悠白 云;再眺望眼前汉阳城一带,草木茂盛苍翠;继 而想起自己的故乡,不禁抒发了怀旧、思乡的感 慨,一股世事苍茫的愁绪涌上心头。
五、六句写看到的繁荣景象,而七、 八两句却写清冷的思乡之情,运用了什么 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