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库存管理系统测试报告

库存管理系统测试报告

库存管理系统测试报告~一.测试范围1.测试目的软件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必须经过严格的测试。

通过对本软件的测试,尽可能的发现软件中的错误,借以减少系统内部各模块的逻辑,功能上的缺陷和错误,保证每个单元能正确地实现其预期的功能。

检测和排除子系统(或系统)结构或相应程序结构上的错误,使所有的系统单元配合合适,整体的性能和功能完整。

并且使组装好的软件的功能与用户要求一致。

2.预期结果● 身份验证①以正确的用户名和匹配的密码可以成功登陆。

②凡用户名不存在或不正确或密码错误均不能登陆。

③当输入密码错误次数超过一定限制时(初定为3次)将自动关闭系统。

④成功的登录操作记入操作日志文件● 帐号和密码管理以系统管理员身份登录系统后,可建立,修改,删除所有用户信息(帐号和密码)。

● 商品入库登记①输入模拟条码后即可进行查询,查询结果:未登记,已登记。

若欲执行添加操作,提示必须进行查询。

②若该商品信息未作登记,则提示填写该商品详细信息单。

填写后检查,若正确,提交给数据库,写入商品信息文件,再填写入库单;若错误,提示出错。

③若该商品信息已作登记,则提示填写入库单。

填写后检查,若正确,入库;若错误,提示出错。

④完成后,入库操作写入操作日志文件;● 商品出库登记①输入模拟条码后即可进行查询,查询结果:存在,不存在。

②若不存在,提示出错。

③若存在,提示填写出库单。

④填写后检查,若错误,提示出错。

⑤若正确,则检查库存量是否满足提货要求;一.测试步骤本次测试采用黑盒法。

主要依据需求分析文档和测试计划文档,以需求分析文档中的功能模块为单位,对编码人员提交的成型系统进行测试。

综合使用等价类划分法和其它方法。

详细测试步骤如下:●商品入库登记。

功能为:①由条形码检测设备读入商品包装上的条形码,系统根据条形码搜索数据库中的商品信息文件,检查该商品基本信息是否已作登记;②若该商品信息未作登记,则填写该商品详细信息单,并提交给数据库,写入商品信息文件,再填写入库单;③若该商品信息已作登记,则直接填写入库单;④检查入库单的合法性:即检查表单中的输入信息是否具有非法字符,商品来源(供应商信息)是否合法;⑤若检查结果不合法,提示操作员重新输入;若检查结果合法,则根据申请内容对商品库存信息文件和入库文件进行更新,打印入库凭证,完成商品入库操作;⑥将成功的入库操作写入操作日志文件;相关操作说明:在主界面点“入库”按钮后,弹出“入库信息”对话框。

“时间”框中将自动显示当前的系统时间,作为商品入库时间。

“商品号”框待输入信息。

其它框均为不可编辑状态。

现向“商品号”框中输入一长度为12的数字字符串,模拟由条码读取设备读入的商品条码。

假设实际使用环境中条码设备不会出错,即总是读出12位数字串,所以不必检查(模拟读入的)商品号的有效性。

此时若点“添加”按钮,弹出对话框“请先运行查询操作!”,表示应先检查此商品基本信息是否已登记。

因此测试中越过这一步,直接点“查询”按钮。

按商品信息是否已登记,分两种情况:情况一:(模拟)读入的商品号已在商品信息表中,弹出对话框:“该商品已存在,请输入入库时的必要信息!”。

“供应商号”,“类型”,“商品名”,“存放地点”框中将显示此商品号在商品信息表中对应的属性值。

“最大量”,“最小量”框中将显示此商品号在库存信息表中对应的属性值。

余下的“入库量”,“有效期”,“采购员”由用户填写。

测试用例:商品号:000100010001,点“查询”按钮,可得以上相关信息。

经检查,各显示属性与数据库中的值一致。

1.有效等价类:“入库量”为正整数,“有效期”为yyyy-mm-dd格式的日期,“采购员”为任意字符串(采购员名)。

对上面的测试用例(商品号000100010001),输入信息为:入库量:10;有效期:2006-01-01;采购员:李输出:“添加成功”经检查,数据库相关表都正确更新。

符合预期结果。

2.无效等价类:①“入库量”不是正整数。

输出:“入库量应为正整数!”。

符合预期结果。

②“入库量”为空。

输出:“入库量不可为空!”。

符合预期结果。

③“入库量”是正整数,但大于“最大量”框中的值。

输出:“入库量不能大于最大量!”。

符合预期结果。

④“入库量”是正整数且小于“最大量”框中的值。

但“采购员”和(或)“有效期”为空。

输出:“入库信息不能有一项为空!”符合预期结果。

⑤“入库量”是正整数且小于“最大量”框中的值。

“采购员”非空。

但“有效期”格式错。

输出:“有效期应为yyyy-mm-dd格式!”符合预期结果。

情况二:(模拟)读入的商品号不在商品信息表中,弹出对话框:“该商品为新商品,请输入入库时的必要信息!”因是新商品,数据库中尚无相关信息。

除“商品号”和“时间”以外的所有框都需用户填写。

1.有效等价类:“入库量”为正整数且小于“最大量”;“供应商号”为供应商表中的“供应商号”(长度为4的数字串);“ 最大量”为长整形数;“有效期”为yyyy-mm-dd格式的日期;“类型” 在规定集合中取值(衣、食、用);“商品名”为任意字符串;“采购员”为任意字符串(采购员名);“最小量” 为长整形数;“存放地点”在规定集合中取值(01~20);输出:“入库操作成功!”2.无效等价类:等价类①~③与情况一中等价类①~③输入输出相同。

④“存放地点”不是规定集合中的值输出:“不可识别的存放地点!”⑤“有效期”格式错或为空输出:“有效期格式错!”⑥“供应商号”不是供应商表中的“供应商号”输出:“非法供应商号!”⑦“最大量”不是正整数输出:“最大量应为正整数!”⑧“类型”不是规定集合中的值输出:“不可识别的类型!”⑨“商品名”超长输出:“商品名”超长!”⑩“最小量”不是正整数输出:“最小量应为正整数!”⑾“存放地点”不是规定集合中的值输出:“不可识别的存放地点!”以上符合预期结果。

入库操作后,经检查,入库信息表,商品信息表,库存信息表已正确更新。

检查操作日志文件,发现成功的入库操作已登记。

符合预期结果。

●商品出库登记。

功能为:①根据提货申请者提供的商品条形码在商品基本信息文件中查找要提取商品的详细信息,若未找到,表明该商品并不存在,返回提示信息;②若找到,则填写出库单,提出出库申请;③检查出库单的合法性:即检查表单中的输入信息是否具有非法字符;④若检查结果不合法,提示操作员重新输入;若检查结果合法,则根据申请提取的出库量检查库存信息文件,看库存量是否满足提货要求;⑤若库存量满足要求,则对库存信息文件和出库文件进行更新,打印出库凭证,完成商品出库操作;若不满足则表明库存不足,将用户需求写入采购清单文件,提示进货;⑥将成功的出库操作写入操作日志文件相关操作说明:在主界面点“出库”按钮,弹出“出库信息”对话框。

查询时,在“商品号”和(或)“商品名”框中输入欲提取商品的信息。

提取时,输入“数量”和“提取人”,点“提取”键,即完成“出库”操作1.有效等价类查询时,仅输入“商品号”或“商品名”时,分别为商品信息表中已有的记录。

同时输入“商品号”和“商品名”时,为商品信息表中同一记录的相应属性。

输出:上方框中显示此商品基本信息提取时,数量为小于此商品库存的正整数;提取人非空。

输出:“出库操作成功!”检查操作日志,发现成功出库操作已登记。

符合预期结果。

2.无效等价类①“商品号”不在商品信息表中输出:“此种商品库存为零!”②“商品名”不在商品信息表中输出:“此种商品库存为零!”③“商品号”和“商品名”都在商品信息表中,但不匹配输出:“此种商品库存为零!”④“数量”大于欲提取商品的库存量输出:“所提取数量大于库存量!”⑤“数量”为空或不是正整数输出:“请输入一个正整数!”⑥“提取人”为空输出:“提取人不能为空!”以上符合预期结果。

测试结论:●生成采购清单。

功能为:①根据用户需求和库存报警情况自动生成采购清单;②实现采购清单的不定期查看和定期汇总打印;需要生成采购清单的几种情况说明:①出库操作的出库量大于商品的库存量时②一次出库操作后剩余库存量小于或等于规定的最小量时(库存报警)相关操作说明:在“出库”界面,当出现上面两种情况中的一种时,弹出“生成采购清单”对话框。

可选定“生成”,“添加”,“打印”中的一项进行操作。

其中,“生成”操作可在上方框中查看当前的采购清单明细。

“添加”操作可根据用户在文本框中键入的内容,将欲购进商品的信息加入原采购清单中。

分别对生成采购清单的两种情况设计测试用例如下:①对商品号为000100010001的商品(商品名为“泡面”)进行出库操作。

其当前库存量为170。

提取量为180。

其它信息正确。

点“出库”键后,弹出提示“此商品库存不足!急需可生成采购清单。

”。

进入采购清单界面。

因要加入新的采购记录,选择“添加”操作。

输入各项信息为:商品号:000100010001;商品名:泡面;入购数量:100;供应商:0001;点“确定”键,提示“生成采购清单成功!”,并在上方框中显示此项新的采购记录。

符合预期结果。

②对商品号为000100010005的商品(商品名为“面包”)进行出库操作。

其规定的最小库存量为20。

当前库存量为25。

提取量为5。

其它信息正确。

发现允许进行出库操作。

但未弹出“生成采购清单”对话框。

继续对此商品出库,提取量为1。

发现允许进行出库操作。

但仍未弹出“生成采购清单”对话框。

出错!●自动监督库存情况和报警。

功能为:①对库存情况进行自动监督,当某商品储量低于给定下限时,予以“库存不足提示”和“进货提示”;②识别储量减少缓慢的商品,当情况维持时间超过某上限时,予以“不应进货建议”;③识别现有库存量大于最大库存量的商品,予以“货存溢出提示”④识别滞留期超出限制的商品,予以“停货建议”⑤识别将结束保质期的商品,并予以“上架警告”⑥对已过保质期的商品应予以“清货警告”对上述情况分别进行测试如下:①当系统时钟为每月5号,15号,25号时,在登录系统时自动检查“库存信息表”中是否存在“现存量”小于“最小量”的记录。

存在时,弹出提示“成功运行了库存报警,存在储量低于库存下限的商品。

已加入采购清单!”经检查,数据库的“采购清单表”已加入若干新项目,及“库存信息表”中“现存量”小于“最小量”的所有记录对应的商品信息。

符合预期结果。

②此功能未实现!③此功能未实现!但在进行“入库”操作时,已控制“入库量”不会超过“最大量”。

故所述情况不会出现。

不影响效果。

④此功能未实现!⑤此功能未实现!⑥当系统时钟为每月5号,15号,25号时,登录系统时自动检查商品有效期,对早于或等于当前日期的商品,自动弹出提示。

如,当前日期为2006-06-05,商品000100010002的有效期为2006-06-01,弹出提示为“商品号为000100010002的商品已过期,请清除库存!已更新库存信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