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最后一课

高三最后一课


2、古诗词鉴赏:试用“三问解答法” 古诗词鉴赏:试用“三问解答法” 对于古诗词鉴赏题,可以采用“三问解答法” 对于古诗词鉴赏题,可以采用“三问解答法”— —这首诗写了什么,用什么手法写的,写的怎样 这首诗写了什么, 这首诗写了什么 用什么手法写的, 表达效果)。多年的阅卷经验证明, )。多年的阅卷经验证明 (表达效果)。多年的阅卷经验证明,只要具备 一定的鉴赏能力,运用这个方法还是很有效的。 一定的鉴赏能力,运用这个方法还是很有效的。 例如2005年全国卷Ⅰ的诗歌鉴赏题,李华的《 2005年全国卷 例如2005年全国卷Ⅰ的诗歌鉴赏题,李华的《春 行即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问题1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问题1、这 首诗的三、四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 首诗的三、四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 问题2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 明。问题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 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 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 来欣赏这首诗。 来欣赏这首诗。
高三最后一课
考前寄语 寒窗数载,在此一搏!随着考试的来临, 寒窗数载,在此一搏!随着考试的来临,可能有 些同学会“ 情更怯” 不敢听钟声, 些同学会“近‘考’情更怯”,不敢听钟声,分针秒 如刀似剑,悬于心头。 针,如刀似剑,悬于心头。 其实,用不着肌肉紧绷,如履薄冰。 其实,用不着肌肉紧绷,如履薄冰。人生的意义 永远不在于鲜花、掌声,而在于上下求索的过程之中。 永远不在于鲜花、掌声,而在于上下求索的过程之中。
长风猎猎战鼓催, 长风猎猎战鼓催, 旌旗飞扬马蹄碎。 旌旗飞扬马蹄碎。 我们是狂奔的骏马, 我们是狂奔的骏马,哪怕千 难万险,我们是翱翔的雄鹰, 难万险,我们是翱翔的雄鹰,何 惧狂风雷电!同学们, 惧狂风雷电!同学们,在这进军 的号角吹响的时候, 的号角吹响的时候,我们要象英 雄一样去战斗! 雄一样去战斗!祝愿你们 跃马扬鞭赴战场, “跃马扬鞭赴战场, 踏破楼兰凯歌还” 踏破楼兰凯歌还”。
下面我们运用“三问解答法”来分析一下。 下面我们运用“三问解答法”来分析一下。 写的什么?萋萋的草、 写的什么?萋萋的草、东流复西的涧 无人欣赏的芳树、自开自落的花、 水、无人欣赏的芳树、自开自落的花、春 空自啼叫的鸟等。 山、空自啼叫的鸟等。 用什么手法写的? 用什么手法写的?情景交融的表现手 对仗的修辞手法。 法,对仗的修辞手法。 写的怎样?借写景表现了山中的宁静, 写的怎样?借写景表现了山中的宁静, 流露出伤春、凄凉之情。 流露出伤春、凄凉之情。
一、强化审题意识 1、审试卷本身 题干。 ①题干。如选择题要注意选择 的是“正确”还是“有错误” 的是“正确”还是“有错误”,是 一项”还是“两项” “一项”还是“两项”; 选项; ②选项; 要求; ③要求;
2、审命题者 命题依据。一般命题的依据应是“ ①命题依据。一般命题的依据应是“教 学大纲” 高考说明” 学大纲”和“高考说明”。 考查目的。思考此题是“ ②考查目的。思考此题是“考哪个知识 哪个能力点” 点,是“哪个能力点”,像作文就要揣 摩命题者对本次作文的立意是什么。 摩命题者对本次作文的立意是什么。
问什么答什么, ②简答题。坚守“问什么答什么, 简答题。 怎么问怎么答”这一原则, 怎么问怎么答”这一原则,不自作
聪明,不节外生枝。表述语言简洁、明确、 聪明,不节外生枝。表述语言简洁、明确、 规范,不出现错别字,不出现病句。 规范,不出现错别字,不出现病句。 作文。做到“五脏俱全” 有题目, ③作文。做到“五脏俱全”:有题目,结 构完整,有层次,字数合乎要求等等。 构完整,有层次,字数合乎要求等等。
然后,通过浏览全卷,大致了解试题的类型、 然后,通过浏览全卷,大致了解试题的类型、 数量、分值和试题的熟生以及难易, 数量、分值和试题的熟生以及难易,进而确定题 目相应的作答时间, 目相应的作答时间,分配时间要服从考试成功的 目的, 目的,基本原则就是保证在能够得分的地方不丢 不容易得分的地方争取尽可能多得分。 分,不容易得分的地方争取尽可能多得分。在具 体操作上,希望大家做到“量菜吃饭” 体操作上,希望大家做到“量菜吃饭”,按“分 数时间比”实用原则,分值大的题目多花些时间, 数时间比”实用原则,分值大的题目多花些时间, 分值小的题目少花一些时间; 分值小的题目少花一些时间;一看就会做的题目 先花时间, 先花时间,需要考虑一下才能解答的题目放在第 二梯队完成; 二梯队完成;难度最大的或从来没有见到过的题 放在最后攻关。 目,放在最后攻关。
丹心莫共高考碎, 丹心莫共高考碎,大考常沾冷静光 不作寻常惊慌状, 不作寻常惊慌状,我辈含笑上考场
美丽的风景永远在路上, 美丽的风景永远在路上,而最美 的风景, 的风景,更在那登上山巅后的回首一 瞥之中。放下那种种的疑虑和紧张吧, 瞥之中。放下那种种的疑虑和紧张吧, 只要你以平常的心态, 只要你以平常的心态,踏踏实实的走 好眼前的每一步,你一定会发现—— 好眼前的每一步,你一定会发现 曙光就在前头! 曙光就在前头!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 天生我材必有用,沉着冷静定成功! 天生我材必有用,沉着冷静定成功!
记住:考场上的时间是“ 记住:考场上的时间是“一寸光阴 一寸金” 你必须精打细算, 一寸金”,你必须精打细算,其核心是 让时间为你高考得分最大值这一目的服 拿到试卷后, 务。拿到试卷后,心中应记住这样两句 话:
我难人难,我不畏难; 我难人难,我不畏难; 人易我易,我不大意。 人易我易,我不大意。
答 题 常 规
今天,在你们高考前的最后一课, 今天,在你们高考前的最后一课, 我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 我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想送给 大家一句话: 大家一句话: 面对高考, 面对高考,让我们像英雄一 样去战斗! 样去战斗!
现在已没有太多的或许了, 现在已没有太多的或许了,高考 已经近在眼前,它来了! 已经近在眼前,它来了!冲锋的 号角吹响了, 号角吹响了,最后的决斗就要开 始了。此时我们所能做的, 始了。此时我们所能做的,不是 彷徨,不是退缩,我们只有前进! 彷徨,不是退缩,我们只有前进! 再前进! 再前进!
3、不可忽视高考试卷的“枝枝叶叶” 不可忽视高考试卷的“枝枝叶叶” 如果把高考试卷比做是一棵大树, 如果把高考试卷比做是一棵大树,试题结构 与组成是其躯干, 与组成是其躯干,那题目中的提示语和附加语则 枝枝叶叶” 诸如题目中的注释、出处、 是“枝枝叶叶”,诸如题目中的注释、出处、提 示说明用语,作文中的写作要求等。 示说明用语,作文中的写作要求等。通过这些内 我们往往能明确答题范围, 容,我们往往能明确答题范围,明确解题的方向 和方式,减少盲目性,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和方式,减少盲目性,提高答题的准确性。特别 是一些附加语,如阅读文章文段中注释, 是一些附加语,如阅读文章文段中注释,包括夹 尾注等,对于文章的题解题注以及副标题、 注、尾注等,对于文章的题解题注以及副标题、 文末所注明的出处、写作时间等也不能一晃而过, 文末所注明的出处、写作时间等也不能一晃而过, 因为这些内容往往介绍了作品的或者作者的背景、 因为这些内容往往介绍了作品的或者作者的背景、 时代时间等,有时在这里就刚好有考点存在。 时代时间等,有时在这里就刚好有考点存在。
例如2005年全国卷Ⅱ的文言文试题,要求翻译: 例如2005年全国卷Ⅱ的文言文试题,要求翻译:“马病 2005年全国卷 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 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 以为不可。 该句的“采分点” 病肥” 丧之” 以为不可。”该句的“采分点”是“病肥”、“丧之”、 “棺椁大夫礼”、“争”、“以为”(5个点共5分); 棺椁大夫礼” 以为” 个点共5 而像“ ”“死”“葬 而像“马”“死”“葬”等人人都会的知识一般不作 采分点” 翻译时,对这些“得分点”必须高度重视, “采分点”。翻译时,对这些“得分点”必须高度重视, 集中全力译得准确通顺,千万不可模糊或出错。 集中全力译得准确通顺,千万不可模糊或出错。 参考答案:马患肥胖病而死,(楚王)让群臣为它治丧, ,(楚王 参考答案:马患肥胖病而死,(楚王)让群臣为它治丧, 要用内棺外椁的大夫礼制安葬它。左右群臣对此直言规 要用内棺外椁的大夫礼制安葬它。 认为不可以。 劝,认为不可以。
4、坚决避免随心所欲的自然主义解题行 为。 认真分析考点的设置, (1)认真分析考点的设置,不能只凭感 觉。 解题过程中,要始终思考: (2)解题过程中,要始终思考: 这个问题问我的是什么?( ?(题目的落 ①这个问题问我的是什么?(题目的落 点是什么?) 点是什么?) 解答这个题目应该用什么知识点? ②解答这个题目应该用什么知识点?什 么办法?为什么? 么办法?为什么?可有哪些解题思路和方 法?
5、树立解题思维的规范性、科学性。 树立解题思维的规范性、科学性。 树立语境意识, ①树立语境意识,从题目中寻找答题的已知 条件。 已知” 条件。“已知”就是题干的提示语和具体的 语言环境。 语言环境。 从内容入手思考形式。主要指语言应用题。 ②从内容入手思考形式。主要指语言应用题。 明确要求,符合目的。 ③明确要求,符合目的。 相对调整,避免先入为主。 ④相对调整,避免先入为主。有些选题也许 几个答案你都觉得不妥, 几个答案你都觉得不妥,那就要看哪一个 硬伤”较明显, “硬伤”较明显,切不可抓着一个小毛病不 而放过十分明显的错误。 放,而放过十分明显的错误。 每个选项都要看,都要分析, ⑤每个选项都要看,都要分析,从中寻找错 误。
应试策略: 应试策略:平衡情绪
走进考场, 。(像 走进考场,大多数考生都会紧张的。(像
杨利伟那样高心理素质人才毕竟是十三亿 里挑一啊!)这时要注意平衡心绪( 里挑一啊!)这时要注意平衡心绪(就是要有
点阿Q精神)。 点阿Q精神)。 首先,做一次深呼吸, 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诫自己:
“我知道,我能应付得了这个考 我知道, ”“这会儿有点紧张 这会儿有点紧张, 试!”“这会儿有点紧张,放松一会就好 ”“我紧张一点 别人比我还紧张呢, 我紧张一点, 了。”“我紧张一点,别人比我还紧张呢, 呵呵!”“今天的精神不错 今天的精神不错, 呵呵!”“今天的精神不错,一定能够考 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