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雅明翻译观
纯语言 译者的主体性 可译与不可译观
“… all supra historical kinship of language rests in the intention underlying each language as o whole –an intention however, which no single language can attain by itself but which is realized only by the totality of their intentions supplementing each other pure language.” -------- The Task of Translator 各种语言之间的超历史的“亲缘关系”(kinship) 存在于每一种语言整体意指(intention) 中。然而, 任何一种语言都无法单独体现这种意指,只有通过 各语言的意指相互补充才能完整地体现出来即:纯 语言。
语言之间具有一种互相依存的亲缘关系, 各种语言的意指方式彼此之间相辅相成、 相互补充。 ------纯语言意指集
译者的主体性
1.译作与原作的关系 2.译者主体性的确立
译作与原作的关系
切线关系 互补关系 延续关系
切关系
一个圆的切线只在一点上同圆轻轻接触,由此便按照其既 定方向向前无限延伸。同样译作只是在意味这个无限小的 点上轻轻地触及原作,随即便在语言之流的自由王国中, 按照忠实性的法则开始自己的行程。 -----------本雅明
互补关系
译作和原作就好比来自同一个瓶子 的碎片,它们互相吻合,拼成一个 更伟大的语言---纯语言
延续关系
1.译作无论多么完善都无法取代原作的 重要性,但原作却可以通过可译性而同 译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译作对于原作而言,其实是一种生命 的延续。
译者主体性的确立
1.译者从不是为读者而译,译文也不应读者 而存在。 2.译者不仅高于诗人、哲学家、文评家,还 兼负有拯救世界的救赎任务。 3.译者的任务是在译作语言中把纯语言从文 学原作语言的魔咒中释放出来,通过文学再 创造途径把囚禁于文学原作中的语言解放出 来。
可译与不可译观
文学作品的可译性
1.文学翻译是一种形式,把它理解为形式 人们就得反诸原作,因为这包含了支配翻 译的法则;原作的可译性 2.文学作品本身的属性决定其可译性 3.语言之间具有一种互相依存的亲缘关系, 各种语言的意指方式彼此之间相辅相成、 相互补充,这就使原作具备了可译性
不可译性
原文学作品中真正本质性的东西是那些高深莫 测、神秘玄妙、充满诗情画意的成分,这些成 分是难以通过翻译而使之再生的。虽然文学翻 译承载者传递信息的功能,然而译作中所蕴涵 的信息只能是原作中一些非本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