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才培养的科技创新论文

人才培养的科技创新论文

人才培养的科技创新论文
一、军事科技创新需要深入了解部队情况,找准真正对部队有用的创新点
要实现海军科技创新进展,除了知识广博、专业知识精深,还必须对部队的情况有深入的了解。

仅仅学问多了,不与部队实际相结合,就容易滋长盲目。

当前战争形态、作战模式都在发生着根本的变化,只有切实了解部队需求,才能用战略思维牵引创新,才能找准真正对部队有用的创新点,结合部队实际是关键。

“一个技术工作者的知识面必定是很广阔的,不但知识广,而且他还必须要能够灵活地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制造出有科学依据的工程理论”,钱学森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提出了这个科技创新的观点,且这个观点在今天依旧对我们产生了巨大的有指导作用。

在部队院校,部分教员部队经历和工作经验不足,刚从院校毕业就到院校任教,这就造成了其知识结构简单,缺乏部队工作的实际经验,对部队装备的使用、治理、保障等方面存有的问题了解不够等现象。

现在每年都有军队教员到基层部队代职、任职,使部队和院校的交流有所增加,为教员了解部队的训练、装备、需求提供了通畅的渠道。

但在实际代职、任职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一部分代职和任职人员不能真正融入到部队的工作中,任职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只有深入部队工作,了解部队情况,掌握部队面临的具体任务,在军事需求分析中,提炼科研项目,才能产生真正提升战斗力的创新。

二、充分理解科技创新和高科技人才培养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科技创新尤其是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创新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很可能需要“十年磨一剑”。

但现在,在我们周围存有一些浮躁的现象,比如看重“几年之内发表了多少篇高水平论文”,为了写论文而写论文,过于注重专利申请、科研项目评奖。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完善的科研机制及合理的政策导向和约束,这其中又包括评价、考核、激励等相关机制,所有这些用来构建一个有利于科研创新和人才成长
的环境2。

当然,也应该理解到相关科研规章制度的完善需要一个进展过程,而当前从个人角度来说,首先要克服这种浮躁的情绪,这就要
求科研工作者具有良好的品行,其次是要对科技创新工作有一个科学
的理解,理解到科技创新本身就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需要长期困
难的工作积存。

(一)科技创新需要科研工作者具有良好的品行军队技术工作者应该
具有的良好的品行包括准确的价值观、坚韧的意志、团结合作精神,
等等。

对军队的技术工作者来说,准确的价值观非常重要。

市场经济
的快速进展和文化的多元化冲击着我们每个人的价值观,我们的价值
观也经受着考验。

军队技术工作者要有献身部队建设的理想、抱负,
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献身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具有求真探源的精神,不追逐名利,自觉净化学术环境,把精力放在
解决工程技术问题上,放在提升武器装备的战斗力上。

科技创新需要
技术工作者具有坚忍的意志。

创新是对一个未知领域或对已知领域破
旧立新的过程,可能遇到重重困难、挫折甚至失败,这需要持之以恒
的努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现代是大科学、大技术、大工程的时代,
科学技术“规模之大是空前的,无论从科学技术人员之多或每年经费
之大来看,都是如此。

”3现代科学技术“是系统的、有结构的、组织起来互相关联的、互相贯穿的”4学问。

任何一项工作都不是单枪匹马能完成的,需要多家单位协作,这要求我们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心
胸开阔,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充分发挥人才集群的作用,实现知
识互补、水平互补,集中力量,合作研究。

—工程技术。

这也从理论上揭示了“科技创新”概念有不同的层次与
不同的内涵。

1.基础科学的创新:原始创新———新发现、新观点、
新规律、新原理。

2.技术科学的创新:第二次创新、自主创新。

3.工
程技术的创新:模仿汲取,自主创新。

众所周知,基础研究是科技创
新的基础,在基础研究上投入越多,科研进展的后劲才能越大。

由此
可见,基础科学的创新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它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工作积存。

1977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迁往长沙,组
建国防科技大学,时任国防科委副主任的钱学森,就强调在工科院校
中要增强基础理论的教育,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适合现代科学技术的
飞速进展。

在部队中的科研工作者,绝绝绝大多数面对的主要研究对
象是舰艇、舰载机、雷弹及相关武器装备或各种战法,工作的目的是
提升武备作战性能,从而部队提升战斗力,这主要是工程技术和技术
科学领域的工作5。

例如作者所从事的技术工作就分属于工程技术领域。

区别于基础科学的创新,工程技术的创新需要科技工作者根据基础科
学理论,使用技术科学原理,开发新技术,并将它付诸实施。

即对于
部队的科研工作者来说,其迫切任务是把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领域的
新进展应用到装备上,利用基础科学的结果解决装备上存有的问题,
在装备建设上产生创新,将它迅速转变为战斗力,让基础科学的创新
为装备和战斗力服务。

工程技术领域的创新同样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
事情,钱学森老先生也告诉我们要把自然科学理论应用到工程技术上
去是一个非常困难、需要有高度制造性的工作。

科学不同,其创新也
不同,但每一次小小的科技创新都需要长期困难的工作积存。

这就需
要技术工作者克服浮躁,耐下心来,踏踏实实做研究。

军事科技创新需要科研人员具有宽广而扎实的理论基础,明确理解部
队的需求,在此基础之上,还需要理解到创新是一个长期积存的过程。

而在这个过程中,具有能动作用的科研人员,既需要具备这种创新水
平又要有集聚后劲而薄发的魄力,这样一种人才的培养与创新过程互
为依附,需要部队院校制定一种长期的人才可持续进展和培养计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