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按照5 月23 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召开的“2007 年全国茉莉花茶市场分析会议”的安排,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组织有关单位和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对茉莉花茶市场的价格问题进行了调研。
根据调查的情况看,由于各地和企业之间,花茶产品执行的标准不一致,使得价格差异较大,故制定行业适宜的花茶统一价格标准,目前仍难以操作。
为帮助企业做好当前花茶的产销衔接和供应工作,经研究,我会决定转发广西横县人民政府报来的《横县茉莉花茶产业价格情况调研报告》。
该报告对今年以来广西横县的花茶生产情况、生产成本变动情况等,都有详实的阐述。
请各花茶生产、加工和销售企业,认真研究,在确定和调整花茶产品价格时参考。
横县茉莉花茶产业价格情况调研报告广西横县人民政府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茉莉花茶是花茶行业中最主要的茶品种,也是茶叶消费市场中销量最大的主要茶品种之一。
横县是“中国茉莉花之乡,”是全国最大的茉莉花茶生产加工基地,茉莉花茶产量和加工量占全国茉莉花茶总产量的70%以上。
然而,由于茉莉花茶销售价格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低廉的价位,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举步维艰,如果这种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将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为了对茉莉花茶产业价格情况进行全面真实的了解,我们组织有关部门人员深入市场和企业,对茉莉花产业各个环节的有关情况展开了全面深入的调查,为提高调整茉莉花茶价格提供了重要信息依据,现将调研情况向贵协会报告,并提出了对茉莉茶产业价格调整的意见。
一、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基本现状茉莉花茶产业是横县的重要经济产业之一,该产业不仅直接涉及农业、商业和加工业,还涉及延伸到交通运输业和饮食服务业等其他行业,不仅涉及横县广大花农、鲜花交易商和花茶加工厂的利益,还涉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客商和运输经营者的利益,产业的各环节互相制约和联系构成了一个紧密延伸的产业链,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茉莉花茶事业的发展。
因此,稳定好、维护好和发展好茉莉花茶产业,对茉莉花茶的经营者、消费者以及国家的茶叶事业都极为重要。
当前,横县茉莉花茶产业遇到了历史以来少见的困难局面,调查了解到的基本情况如下:(一)花农花农是茉莉花茶产业环节中的第一个经营主体,茉莉花的规模种植为生产加工环节提供了充足的花源。
目前,全县种植茉莉花的农户约6.8 万户,花农人数近30 万人,茉莉花种植面积7.5 万亩,年产鲜花近4 万吨,茉莉花主产区集中在横州、云表、那阳、马岭、校椅、莲塘等乡镇。
据调查了解,新种植的茉莉花,从新苗购进、种植到最后产花收成,每亩投入成本约3495 元,其中:花苗成本45 元(陈年),施肥成本500 元、农药成本150 元、灌溉成本50 元、人工费用350 元、采花成本2400 元。
茉莉花正常亩产量约800 公斤,全年平均销售价格约6.5 元/公斤,因此茉莉花的亩收入约为5200 元,花农种植茉莉花每亩年收益约1705 元。
(二)茉莉鲜花交易花贩是茉莉花茶产业环节中的第二个经营主体,鲜花二道交易环节有利于活跃茉莉花市场。
目前,全县共有8 个茉莉花交易场所,面积3 万平方米,共有400 多个摊位,年成交茉莉花近4 万吨,其中交易中心以横州茉莉花交易市场为主,该市场建成于 1993 年 6 月,占地面积 1.2 万平方米,共有 120 个摊位,主要用于茉莉鲜花、玉兰花交易。
每年 4- 10 月的花季期间,平均每天都有数千花农和花贩在市 场内交易,每年茉莉花交易量近 3.6 万吨,总成交额 近2.8 亿元。
经过鲜花二道交易环节后,茉莉鲜花全 年的平均销售价格约 3.5 元/斤,该价格即为茶厂购 进鲜花的基本成本价格。
从花农到花贩,茉莉花中间 交易环节的平均毛利约为 0.3- 0.5 元/斤。
(三)原料茶交易 原料茶经销商是茉莉花茶产业环节中的第三个经营主体,他们起到组织茶源,满足生产加工需要的 重要作用。
横县西南茶城原料茶交易市场是原料茶 的交易场所,茶城成立于 1997 年 5 月,占地面积 1.3 万平方米,共有 118 个摊位,是全国四强茶叶交易市 场之一,成立近 10 年来,每年为在横县加工茉莉花 茶叶的各地客商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各种优质的原料 茶,已经成为横县茉莉花茶产业链上一个不可或缺 的环节。
目前,西南茶城经营原料茶的业主有 110家,业主主要来自横县本地、福建、云南、浙江、湖南、 湖北等地,原料茶主要来自福建、云南、湖南、浙江、 四川等地。
西南茶城原料茶年销量约 80 万担,交易 额近 7 亿多元。
近年来,销量最大的一级和二级毛茶 销售价格分别为 950 元/担、750 元/担,销量较少的 特级毛茶和毛尖茶销售价格分别为 1150 元/担、 1450 元/担。
根据各种毛茶的级别和不同品种,每斤 毛茶获取毛利从 0.1 元到 0.2 元不等,每担毛茶的经 营毛利约为 10- 20 元。
由于受云南普洱茶影响,今年 没有云南毛茶进入横县西南茶城,整个茶城预计成 交量比往年减少 1/3 左右,成交量估计只有 55- 60 万担。
(四)茉莉花茶加工 花茶加工厂是茉莉花茶产业环节中的第四个经营主体,是茉莉花茶产业链中的核心。
目前,全县有130 多家花茶加工厂,其中正常生产经营的约有 110家,全县年花茶加工能力达到 200 万担,实际年花茶 加工量 90 万担左右。
近几年来,横县的茉莉花茶加 工厂主要是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茶商加工花茶, 从事来料加工业务。
据统计,全县生产加工的茉莉花 茶约有 80%的产量是来料加工茶,只有不到 20%的 产量是自营茶。
受托加工方面:每担一级或二级茉莉花茶收取 加工费 55 元,每担特级茶或毛尖茶收取加工费 70 元,每担花茶加工成本 50- 60 元,主要包括煤、水电 费、人工费、税金和行政收费等各项费用开支(不包 括固定资产折旧费),每加工一担茉莉花茶平均获利 约 5- 10 元,如果扣除折旧费和修理费,只有少部分 茶厂处于微利或平本水平,大部则处于亏损状态。
自营茶方面:产量最大的一级和二级茉莉花茶的市 场平均销售价格分别为 1350 元/担、1250 元/担,生 产成本分别为 1315 元/担、1115 元/担,平均获利分 别为 35 元/担、135 元/担;产量较少的特级茶和毛尖 茶生产市场平均销售价格分别为 1650 元/担、2000元/担,成本分别为 1600 元/担、1900 元/担,平均获 利分别为 50 元/担、100 元/担,上述成本均未计算花 茶加工厂固定资产的折旧在内。
(五)外来茶商 外来茶商是茉莉花茶产业环节中的第五个经营主体,他们对活跃全国茉莉花茶销售市场,促进产业 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多年来,横县 的外来茶商主要来自云南、福建、湖南、浙江、内蒙、 四川、山东等地,每年云集横县从事委托加工花茶的 外来茶商有近 2000 人,他们大部分从横县西南茶城 采购原料茶,也有部分从外省采购原料茶后直接运 到横县,再从横县鲜花交易市场购进茉莉花,然后委 托花茶加工厂加工,向茶厂支付加工费,加工完毕, 经包装后将产品运往全国各地茶叶市场销售。
据调 查了解,大部分茶商都是经营档次较低的二级茉莉19Tea W orld2007.7花茶,每担成本投入约 1035 元,市场售价 1250 元/担,每担茉莉花茶获毛利约 215 元(未包括运输、销 售环节负担的税费及其他费用)。
二、茉莉花茶价格调整的必要性 由上述调查数据知道,茉莉花茶各环节的赢利水平相当低,主要是依靠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来维 持产业的生存,因此,在茶叶消费市场的竞争中处于 不利的境地。
因此,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对茉莉花 茶销售价格进行适当合理的调整很有必要,其必要 性主要体现在:一是促进茉莉花茶产业稳定健康发展的内在 要求。
要保证茉莉花茶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应具备以 下四个基本条件:一是有充足的茉莉花源供应;二是 有稳定的原料茶供应;三是有足够生产能力的花茶 加工厂正常生产;四是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茉莉花 茶产业的经营。
要使上述四个基本条件得到实现,关 键问题是价格,而价格的核心又在于茉莉花茶的销 售价格,只有茉莉花茶的销售价格上去了,该产业其 他环节的价格才能跟上去,价格提高了,赢利水平才 得到相应提高,才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再生产,保证各 方面的原料供应,使该产业稳定健康地发展,因此, 调整提高茉莉花茶的销售价格是促进茉莉花茶产业 稳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是维护茉莉花茶产业广大经营者利益的根本 要求。
茉莉花茶产业的经济效益涉及到各环节、各方 面经营者的切身利益,要维护好他们的利益,质量问 题是根本,价格问题是关键。
上面提到,茉莉花茶价 格上去了,其他环节的价格才能跟上去,各环节的赢 利水平才能得到相应提高,这样,花农才有种花的热 情,保证充足的茉莉花供应;经销商才有组织茶源的 积极性,保证足够的原料茶供应;茶厂才有生产的信 心,保证足够的生产能力;茶商才有投资的动力,把足够的资金投入到茉莉花茶的产业中。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茉莉花茶的价格上不去,而各种成本费用却 不断攀升,使得茉莉花茶产业链中各环节的赢利水 平十分低微,有的甚至处于亏损状态,这势必对茉莉 花茶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调查表明, 由于茉莉花茶赢利空间低微甚至无利可图,近年来, 已有不少各地茶商从茉莉花茶的经营领域退出,把 资金转移投入到云南的普洱茶等其他茶的经营,使 茉莉花茶产量逐年下降。
特别是今年受云南普洱茶 冲击,预计全县茉莉花茶产量比往年减少 35%以 上,全县有近 20 家花茶加工厂因无来料加工业务而 停业。
茉莉花茶产量的减少又使原料茶经销商转移 投向云南普洱茶原料供应的行列,今年云南毛茶全 部在省内消化,而且其他各省的原料茶也大量涌入 云南,使广西横县西南茶城原料茶供应至少比上年 减少 35%,茉莉花茶加工量的减少使茉莉花供过于 求,造成花价下跌,严重挫伤了花农种植积极性,使 不少花农转向收益更好的桑蚕、甘蔗等投资领域。
上 述情况表明,只有调整提高茉莉花茶的销售价格,才 能坚定经营者信心,他们的切身利益才能得到更好 的保障,这是维护茉莉花茶产业链中广大经营者利 益的根本要求。
三是维护广大茉莉花茶消费者切身利益的根本 需要。
茉莉花茶长期以来在茶叶的消费中都占据着重 要的地位,特别是我国北方的碱性水质更适合茉莉 花茶的消费。
因此,全国茉莉花茶的主要产地虽在横 县,但销售市场主要在我国长江以北的全国各地。
由 于长期以来茉莉花茶价格上不去,使经营者没有信 心和资金开发茉莉花茶新品种,高品位的品种很少, 市场上供应的茉莉花茶大部分是普通化、大众化的 品种,这样就不能满足各阶层消费者的不同消费需 求。
同时,低价格的茶叶往往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心 理,容易使消费者对产品产生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使不少原来消费茉莉花茶的群体转向高价格高品位的其他茶叶消费,由此可见,低价格的东西不一定就 有好市场,特别是茶叶这种消费品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