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的饲养管理技术闫永刚杨勇汉中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山羊的饲养管理技术一、概况山羊是由以前的野山羊驯化而来。
山羊是草食动物,生活力极强,嘴尖唇薄,觅食能力很强。
山羊既耐寒又耐旱,既耐热又耐湿,很适合我市养殖。
多年来,我市先后引进多个山羊品种,如波尔山羊、南江黄羊、萨能奶山羊等。
随着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营养丰富的羊肉将成为人民肉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市养羊所需的饲草资源丰富,全市可利用草地700多亩,同时近年来通过大力倡导人工种植优质牧草,为养羊业的大力发展奠定了丰富的饲草基础。
养羊业将成为我市畜牧业发展的后续产业,也将为农民致富和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山羊的品种(一)引进品种1、波尔山羊波尔山羊原产于南非,是世界上公认的专门化肉用山羊品种。
波尔山羊公、母羊一般有角,头颈短粗、耳大下垂、背腰平直、四肢短而粗壮,前胸较宽、后躯丰满,体躯呈圆桶形,肉用体型明显。
毛色有两种:一是全身被毛红(褐)色;二是体躯被毛白色,头、颈部红(褐)色,头部有一条白色条纹。
波尔山羊成熟早,是多次发情动物,发情周期平均为21天,反之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多次发情,秋季为自然发情高峰期,春夏季亦发情,但表现不明显。
一般成年公羊体高75~90厘米、体长85~95厘米;成年母羊体高65~75厘米、体长70~85厘米。
270日龄时,公羊体重69公斤,母羊体重51公斤。
在畜牧生产中,波尔山羊主要用做终端父本,可提高后代的生长速度和产肉性能,从波尔山羊与国内诸多本地山羊品种杂交改良情况来看,均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
杂交改良效果十分明显,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父本品种。
2、南江黄羊南江黄羊产于四川省南江县,是经过多品种杂交和人工选育而形成的一个肉用山羊品种。
南江黄羊多数公、母羊有角,头大颈粗,耳大微垂,体格较大,背腰平直,体躯丰满呈圆桶形,四肢粗壮;被毛呈黄褐色,面部多呈黑色,鼻梁两侧有一条浅黄色条纹,从头顶部至尾根沿背脊有一条宽窄不等的黑色毛带,前胸、颈、肩、腹部和四肢上端着生黑而粗的长毛。
6月令公羔体重16—21公斤,母羔15—19公斤;周岁公羊32—38公斤,母羊28—29公斤;成年公羊57—59公斤,母羊38—45公斤;放牧条件下,6月令体重可达到21.3公斤。
初配适宜母羊8—10月令,公羊12—18月令为佳。
怀孕期148天,产羔间隔220天,产配间隔69天,终年均可发情。
南江黄羊具有体质健壮,善于登山爬坡、采食力强、耐寒耐粗放饲养管理,以及抗病力强的生物学特征。
3、萨能奶山羊(乳用山羊品种)原产于瑞士泊尔尼洲西部萨能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奶山羊品种。
萨能奶山羊公、母羊多无角,有角者较少,外观及整体结构上看,具有乳用家畜持有的楔形体型,头部较长,额广、耳长,伸向前上方,母羊颈部细长而扁平,公羊颈教粗壮,部分羊颈下两侧各有一个肉垂。
腹部发育良好,后躯发达,四肢细高而结实。
母羊乳房发育良好,乳头长短适中。
全身生长发毛,绒毛极少或没有,毛稀疏,呈白色或淡黄色。
成年公羊体重75—100公斤,成年母羊50—65公斤,产羔率160—200%,多胎者每胎可产3—5羔;哺乳期8—10月,年平均产奶量600—1200公斤,乳脂率3.8—4.2%。
也可做肉羊杂交母本,以增大体型,增加产肉量。
(二)地方品种陕南白山羊陕南白山羊是陕西南秦巴山区以肉用为主的优良地方山羊品种。
整个陕南均有分布,我市主要分布在镇巴、西乡、宁强、略阳、留坝等县。
陕南白山羊颈粗短、胸部发达,肋骨开张良好,背腰长而平直;短毛以白色为主。
可分为:无角短毛、无角长毛和有角短毛及有角长毛四个类型。
陕西南白山羊终年以放牧为主,成年公羊体重33公斤,母羊为27公斤,肉用性能好,早熟,羯羊屠宰率50%以上。
公羊可繁殖利用5—7年,母羊可繁殖利用4—6年,终生产羔5—8胎,母羊亦可作为基础羊进行杂交改良利用,提高产肉性能。
三、山羊的饲养管理山羊的习性:活泼好动、喜欢登高、善于游走、喜清洁、爱干燥、采食力强、厌污浊、适应性强。
建羊舍:山羊喜欢干燥的生活环境,长期生活在潮湿的低洼的黄鲸中会使声纳样患肺炎、蹄病及寄生虫病,所以山羊舍应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
山羊的消化特点:咀尖、齿利、上唇薄,山羊的采食率比牛高1.5倍。
山羊是属于反刍类家畜,具有复胃,复胃有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四个胃室组成,其总容量平均为29.6升高,饲料利用率高。
(一)山羊的饲养方式根据不同的品种,不同的自然条件及生产用途,山羊的饲养方式可分为舍饲、半舍饲、放牧和全放牧。
1、舍饲方式:优点是:舍饲就是意念四季将羊养在羊圈里,山羊完全处于人为的管理条件下,减少受自然界突然变化的影响,并且可按照赡养各个不同阶段的生长发育进行饲养管理,这样对羔羊的定向培育和加强高产个体的饲养管理都是很好的。
缺点:运动少,体质弱、食欲差、采食量少,常因舍内通风不良、潮湿引起疾病。
舍饲方式一般在城市、工矿区、人口稠密、牧地缺乏的农区才采用。
日粮的组成:舍饲的日粮组成应根据山羊的使用价值、羊只的大小和饲料类型及质量的差异而定。
成年羊一天的日粮:混合精料0.3—0.6公斤、青粗饲料7.5—10公斤,或青干草1.5—2公斤。
饲料的种类:有青草、树叶、块根、秸杆、干草、玉米、豆类(饼)、糠麸、加工副产品、或和精料等。
舍饲方法:每天分早中晚三次定时给料,喂精料要有饲槽,喂青干草要有草架;在饲喂上注意先粗后精、先差后好,这样可增加采食量。
饮水:舍饲每天给水三次清洁干净的饮水。
矿物质:一般补充磷酸钙、食盐和骨粉,哺乳羊一日以10克为宜。
运动:可增加血液循环、增强代谢、兴奋呼吸,每天运动不少于4小时。
2、半舍饲半放牧的饲养方式:半舍饲半放牧的这种饲养方式,一是有少量牧地,又想多养羊;二是补充饲料的不足,这种方式较适宜奶山羊的养殖。
它管理周到营养丰富、运动充足、阳光照射好,在这种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培育出的来的羊只,体型大、皮肤薄、腿高、腰长、采食量大、体质结实。
但大群羊不能采取这种方式。
其饲养方法、饮水、矿物质与舍饲相同。
3、全放牧的饲养方式:全放牧是指一年四季以放牧为主,这种饲养方式符合山羊的生活习性。
放牧时山羊采食的青绿饲料种类多,容易得到完全营养,同时增加了运动,受到了日光照射和各种气候的锻炼,有利于羊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也有利于羊只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同时放牧饲养又比较经济、减少管理费用,降低生产成本,凡是有放牧条件的地区都应采取这一方式。
适时补饲,如雨天、冬天、初春时期在放牧的基础上都必须进行补饲精料。
由于山羊抗病力强,发病初期往往不易觉察,因此,放牧人员应当随时留心观察,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二)山羊的放牧技术:1、放牧地的选择:山羊特别喜欢采食树叶、树枝和啃食短草,因此,在灌木丛和短草草地以及荒漠地带,一般要求干燥、向阳、水源丰富,水质要好的地带放牧。
2、四季放牧的选择:可用“春洼、夏岗、秋平、冬暖”八个字来概括。
春场宜选择平原、川地或低洼丘陵地;夏场宜选择干燥、凉爽、少蚊蝇地区;秋场可选择牧草丰盛的山腰或山脚地带;冬场则应选择地势较低,平坦避风或山间小盆地。
(三)山羊的管理技术1、断尾:目的是为了保持羊体的清洁并防止发生寄生虫病,同时,羊只断尾有利于母羊配种。
断尾的方法有两种:即热断法和结扎法。
结扎法:用橡皮筋在第三、第四尾椎之间紧紧扎住,断绝血液流通,下端的尾巴10天左右即可自行脱落。
2、去势:去势后,羊性情温顺,管理方便,节约饲料,肉的膻味小(注:凡不作种用的公羊或公羔一律去势)。
去势时间:公羔生后2—3周为宜,如是天冷或体弱的羔羊,可适当延迟,过早过晚均不宜去势和断尾,最好在上午进行,以便全天观察和护理去势羊。
去势的方法:刀切法、去势钳法、结扎法。
去势钳法:用特制去势钳,在阴囊上部用力将精索挟断后,睾丸会逐渐萎缩。
3、修蹄:羊蹄壳生长较快,如不整修,易形成畸形,系部下坐,行走不便而影响采食。
修蹄一般在雨后进行,这时蹄质软,易修剪。
修蹄技术:修蹄子时让羊坐在地上,羊背部靠在修蹄人员的两腿间,从前蹄子开始,用修蹄剪或快刀将过长的蹄尖剪掉,然后将蹄底的边缘修整的和蹄底一样平齐。
蹄底修到可见淡红色的血管为止,不要修剪过度。
整形后的羊蹄,蹄底平整,前蹄是方圆形。
变形蹄需多次修剪,逐步校正。
四、山羊传染病及常见的普遍病、寄生虫病的防治1、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其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俗称“口疮”、“蹄癀”。
症状:山羊多见于口腔、,呈弥漫性口膜炎,水泡主要发生于硬腭和舌面,羔羊有时有出血性胃肠炎,常因心肌炎而死亡。
[预防]进行疫苗预防注射。
羊发生口蹄疫后,按程序进行扑杀、无害化处理。
2、膨胀病:症状:山羊吃了过多的新鲜豆科带露水的嫩青草或精料,瘤胃发酵产气多,此时又困难排出,引起的肚胀。
[防治]:莱服子、积壳、厚朴、木香、大黄、芒硝、滑石等各10克,研成粉末加清油1两,一次灌服。
3、传染性结膜炎:(又称流行性眼炎)症状:病患初期,眼畏光流泪,闭目不净,眼肿结膜充血,角膜呈灰白色,浑浊不透明。
[预防]隔离治疗。
用3—4%硼酸水洗眼,氯霉素、强地松药膏点眼。
也可将精盐粉炒到不发响灰色为止,然后配制等量竹节灰,每日两次吹入眼内。
4、传染性疱疹:临床上主要见于羔羊,成群感染,连年不断。
症状:在病羊口角、上唇、齿龈的边缘有小红斑,逐渐变为血疹小结节,继而形成水泡、脓泡,不久破溃流出黄棕色渗出物,再变黑接痂。
若无其他感染1—2周痂皮脱落而愈。
[治疗]可用3%氯化钾每天洗后,涂上紫药水或碘酒,简便有效。
5、瘤胃积食:病因:瘤胃充满多量饲料,超过了正常容积,致使胃体积增大,胃壁扩张,食糜滞留在瘤胃引起的严重消化不良疾病。
症状:精神极度沉郁,瘤胃松软积液,手冲击有拍水感,病羊喜卧,腹部紧张度降低,有时视觉扰乱,盲目运动。
[治疗]:①消导下泻,用石蜡油100毫升、人工盐50克或硫酸50克、芳香氨醑10毫升,加水500毫升,1次灌服。
②解除酸中毒,用5%碳酸氢钠100毫升,5%葡萄糖200毫升,静脉1次注射。
6、山羊毛虱:寄生部位:山羊体表流行特点:秋冬季节,被毛增长,虱病较为严重,夏季较少,以接触感染为主。
症状:以啃食毛和皮屑为主,引起皮肤发痒,使病羊不安。
预防:加强饲养管理,保持清洁卫生,加强检疫。
[治疗]:0.5—0.1%敌百虫水溶液,进行喷洒或药浴,效果良好。
7、绦虫病:寄生部位:羊,特别是羔羊的小肠。
诊断:检查粪便孕卵结节或诊断性驱虫。
症状:无显著特异性症状。
预防:①定期驱虫:羔羊从第一天放牧起驱虫一次,间隔10—15天进行第二次驱虫。
②轮牧,改良草场。
③消除中间宿主—地螨。
[治疗]①氯硝柳胺:100毫克/公斤体重口服。
②硫双二氯酚75—100毫克/公斤体重,包在菜叶中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