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Z1-1000自动埋弧焊机使用说明书一、性能和用途:MZ1-1000 自动埋弧焊机系熔剂层下自动焊接的设备,它配用交流焊机作为电弧电源,它适用于水平位置或与水平位置倾斜不大于10度的各种有、无坡口的对接焊缝、搭接焊缝和角焊缝。
与普通手工弧焊相比,具有生产效率高、焊缝质量好,节省焊接材料和电能,焊接变形小及改善劳动条件等突出优点。
二、技术数据:型号 MZ-1000电源电压 380V 50Hz次级受载电压初级69~86V焊接电流 400~1200A焊丝直径 3~6mm焊丝输送速度(电弧电压30伏时) 0.5~2m/min焊接速度 15~70m/或自动焊机装置可移式焊机头以小车垂直轴可旋转 ±90°焊机头横向位移 0~60mm焊机头在焊缝垂直面上的向前倾斜角 45°焊机头在焊缝垂直面上的侧面倾斜角 45°焊机头在垂直方向的位移 65mm焊接电流的调节方法远距离控制焊缝平面的最大允许倾斜角 10°焊丝盘可容纳焊丝重量 12kg焊剂斗可容纳焊剂容量 12L焊车重量(不包括焊丝及焊剂) 65kgBX2-1000 型焊接变压器初级电压 380V 50Hz 1相额定输入容量 76KVA额定初级电流 196A额定焊接电流 1000A次级空载电压 69-78V额定工作电压 44V额定负载持续率 60%重量 560kg三:结构概述:本焊机由自动机头及焊接变压器两部分组成。
1 、自动机头:由焊车及支架、送丝机构、焊丝矫直机构、导电部分、焊接操作控制盒、焊丝盘、焊剂斗等部件组成。
送丝机构由一个110V、1500rpm、80W直流他激电机、减速箱、进给轮等、将焊丝从焊丝盘内拉出,送至导电部分再送入焊接区。
送丝速度可以根据焊接规范要求在控制盒上旋动“焊接电压”电位器(见原理图中W1)来平滑调节。
顺时针旋转时,送丝速度减慢,电弧电压提高。
矫直机构在送丝机构下端,由二个矫直轮、进给轮与导电嘴等一起组成。
调节可动轮的位置,将焊丝进行矫直。
导电部分装在进给轮下面,由二个合金滚轮及架组成,用软铜带,使导电嘴与外接电缆作电器连接。
滚轮磨损后可以调换。
控制盒内装有全部控制电路。
在控制盒面板上装有控制电源开关,焊接电流与电压的指示用电表、送丝速度的调节旋钮。
启动、停止、紧急停车与焊丝点动上下各按钮、焊车行走方向转换开关,以及焊车调试开关等,另外配有远程电流调节操作盒,用户可放在控制盒顶部或其它部位,使在焊接时可以调节焊接电流。
控制电源通过14芯多芯电缆从焊接变压器内辅助变压器供应。
送丝电机与焊车电机分别用5芯与7芯电缆与控制盒连接。
拆下多芯电缆插头,并将焊机头横梁从焊车立柱分开后,可以将焊机头与焊底盘分别搬运。
焊车拖动电机为92瓦、110V、6000转/分,通过齿轮减速箱、也可对焊接速度进行平滑调节。
焊车装有传动联合器。
在电机转动情况下可以使焊车行走或停止。
焊丝盘与焊剂斗分别装于机头横架两端,焊剂斗下端连有软管将焊剂送到焊接区铺散,进行焊接。
2 、焊接电源(焊接变压器):MZ-1000 采用BX2-1000交流焊接电源。
BX2-1000 交流焊接电源,由同体的二相降压变压器及电抗器、冷却风扇、调节电抗器用的电动机及减速箱、控制电动机正反转的控制变压器及交流接触器、按钮以及给自动机头提供电源的控制变压器等组成。
控制线通过电源上的14芯插座与外界相连,遥控盒与电源上的4芯插座相连,实现远距离电流调节,电源上还有近控的电流增加,减少按钮也可实现电流调节,电流大小可通过电源顶部的电流指示窗指示。
四、工作原理(参考线路图):1 、自动机头:机头采用电弧电压反馈来自动控制焊丝送丝速度,使之有较为稳定的电弧电压与起弧过程。
R3、R5等元件构成“采样电路”将电弧电压加到 R4 两端,这一电压与“电弧电压调节”电位器 W1 上的指令电压(其大小随 W1 电位器滑臂位置确定)反向串联后送到 D12—15 整流桥,这一整流桥的“交流端”与“直流端”各有一电压,分别控制由G1、G2、J4等元件组成的“送丝电机换向电路”。
及由G3、G4、B3等组成的“送丝电机触发电路”。
触及二极管 D25 等组成的“送丝电机单相可控整流发电路是用来使可控硅 KP1装置”馈电给送丝电机M1,进行抽送丝动作。
焊机引弧为短路起弧方式,也可以是慢速送丝起弧方式。
在短路起弧时焊丝与工件先短路,当按下“启动”按钮“AN1”时,电弧电压为零, R4 上只有 W1 的电压, D12 —15“交流端”的电压为上正下负, G1 因此而导通, G2 截止, J4 为释放状态。
其常闭触点接通 M1 的电枢使之在准备上抽位置,同时D12 —15“直流端”也输出一个电压使G3 导通,触发电路工作,“送丝电机整流电路”供电给M1使M1 转动于向上抽丝的方向。
当焊丝与工件间产生电弧后,就有电弧电压加到 R4 上,这一电压随着电弧不断拉长而逐步升高,因为这一电压与 W1 上的电压反向,因之在 D12 —15上的电压逐步降低, G3 导通电流逐步变小, M1 的抽丝速度逐步减慢。
当电弧电压升高到某一数值,使在 R4 上的电压与 W1 来的电压相等,即 UR4=UW1 这时 D12 —15上电压为零,G1 截止, M1 停止转动, G3 也随之截止,于是 G2 导通, J4 吸合, J4 常开触点闭合,使 M1 在准备焊丝下送的位置。
随着电弧电压继续升高, UR4 大于 UW1 , D12 —15的“交流端”变成下正上负, G1 继续截止, G2 导通,J4 保持吸合,而 D12 —15的“直流端”电压则开始上升。
G3 又开始导通并逐步增加电流, M1 的送丝速度便从零速逐步加快,直到焊丝输送速度与溶化速度相等时,电弧电压就稳定在这一数值上。
若焊接过程中,电弧电压由于某种原因而有变动时,则在 D12-15 上的电压,将送丝速度自动变化,强制电弧电压回复到原来数值,起到了自动稳定电弧电压的作用。
如变动W1 时,则 D12-15 上电压平衡变化。
送丝速度也改变,电弧电压(也就是电弧长度)也随之变化,达到了新的平衡。
G3 管输入端有两个调整电位器R13 、 R14 前者引入G3 一个控制电压用来调整及校正送丝最大速度,后者引入G3 一个偏置电流,用来调整与校正送丝的起始速度,以改善控制特性。
G3 偏置回路中有一个二极管D19 用作G3 的偏置回路的开关。
在正常工作的D12-15 “直流端”的电压大于 D19 的导通电压时(约 0.7V) , D19 导通,接通G3 的偏置回路,如这一电压小于D19 导通电压时,偏置回路关断,这期间正好 J4 翻转,这样就可以使J4 触点在无电流时转换,改善J4 触点烧损情况。
为了使用慢速起弧,也叫刮擦起弧,即焊丝与工件不接触或接触不良时也能起弧,在 J2 线圈上并接 J1 常开触点,当起弧时,按下启动按钮AN1 不立即释放,由于焊丝与工件不接触,那时在焊丝、工件间出现空载电压, WZ1 击穿, J1 就动作, J2 不动作,风号电压经R43 、 R46 使G3 的输入端得到从D12-15 输出的控制电压小,因此M1 仅以一个很慢的速度向下送丝,这时小车已在前进,于是形成“刮擦”起弧,电弧引出后松开 AN1 ,焊机就自动转入正常焊接。
AN1-2 触点的设置是为了避免在慢速起弧时 J1 由于 C1 的影响不能即时动作,送丝有瞬时冲击情况。
焊机停止焊接时采用定电压熄弧方法。
电路由 J1 、 WZ1 、 R1 、 C1 、 K6 、D5 组成,当焊接结束需要停止时,按下停止按钮 AN2 ,常开触点短路电阻 R2 ,使其常闭触点切断焊丝,小车供电电源。
送丝与小车立即停止工作,但电弧电源不切断,电弧继续在燃烧,由于送丝停止了,电弧电压就升高,当升到 48V 或 54V (由 K6 决定)左右时, WZ1 导通, J1 线圈动作,其常开触点短路了, J2 线圈 J2-1 又打开了 J3 线圈,使整个工作停止,电源也切断。
熄弧电压的数值是考虑到电弧在停熄过程中焊丝不粘着在熔池内又不致烧损导电嘴,经过试验决定,C1、D5等是为了使J1动作可靠,不受正常焊接时电弧不良瞬时变化的影响而设置的。
电阻 R24 装在小车下面,用来缩短自动调整时的过渡过程。
焊车电机,供电方式与送丝电机基本相同,但不能自动变化速度,因之线路比较简单,依靠面板上的“焊接速度”电位器 W2 作速度调节。
R50 、 R51D 、R53 、 C21 等元件构成电枢电流正反馈,以增加小车负载能力。
送丝电机与焊车电机磁场与电枢由 D34-37 将交流整流后供给。
在各电机的触发电路中各加有电枢电压负反馈,以改善两电机的运行特性。
两个触发电路的 G4 与 G6 管子基极各设有 R31 、 R32 热敏电阻,作为温度补偿之用。
五、操作程序:1 、焊前准备与调整:按照附图1外部接线图接好各电缆,合上控制380V 电闸及主电源闸。
将机关控制盒上电源开关 K1 拨到“通”位置,这时停止按钮的红灯亮。
将“焊车调试”开关 K2 拨到“调试”位置,观察焊车行走情况并调节”焊车速度“电们器 W3 到焊接规范需要的速度,调试好后将 K2 拨到”焊接“位置。
按 AN3 或 AN4 即“焊丝向上”、“焊丝向下”按钮,点动调整焊丝上、下,使焊丝与焊件接触良好(焊丝对焊件微加压力;划擦起弧时可以使焊丝与焊件略有距离)再打开焊剂斗,在焊丝端部周围,撒布焊剂准备焊接(焊丝、焊剂、焊缝等必须按焊接工艺要求,事先处理好,焊丝端部粘结物清除)。
2 、起弧与焊接:焊接准备完毕后,按“启动”按钮 AN1 在短路反抽起弧情况下,这时 J3 继电器闭合,使 J 闭合,电源中接触器 CJ 接通, J2 闭合,短路电流流过焊丝与工件,在此同时,焊丝向上回抽,引出电弧,焊车也开始向规定方向行走。
对划擦起弧,按 AN1 不放, J3 吸合, CJ 吸合,空载弧压产生, J1 吸合, M1 慢速送丝,小车也在前进,焊丝透过焊剂与工件“划擦”接触后弧压降低, J1 释放, J2 吸合,起弧工作即转入到短路反抽起弧状态。
起弧后松开 AN 转入正常焊接。
电弧引出后,电弧电压就在焊丝与焊件两端出现,它与预先给定电压比较的结果,逐步减慢焊丝上抽速度,一直到此速度为零。
由于电弧继续燃烧,电弧电压的数值大于指令电压, J4 动作,使送丝电机换向,由原来的上抽转到下送,而且速度由零值逐步加快,一直到送丝速度与焊丝熔化速度,在确定规范电流值相等时,达到稳定焊接状态。
当电弧电压有变动时,系统自动恢复到原来电压数值。
如要调节送丝规范时,可以转动“焊接电压”电位器 W1 。
改变指令电压,就改变送丝速度,同时也就改变了电弧电压大小,在改变到新的送丝速度与电弧电压时,必须相应改变电弧电流的大小,使之在新的特性曲线上达到新的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