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胰岛素血症
正常生理
葡萄糖 转化 糖原
降低
血糖
胰岛素 抑 制
脂肪分解 酮体产生
异常比较: HIS所致的低血糖时, 常无酮体产生。 饥饿所致低血糖时, 酮体产生增多 。
因此,要注意尿酮的测定。
治疗
1、内科
治疗
饮食
药物
饮食
婴幼儿:多次配方奶或母乳喂养,添加糖水喂养,及时添 加辅食,合理喂养,少量多餐,糖尿病母亲生之婴儿应早 开奶。
(4) 长效肾上腺素 : 接抑制β细胞分泌 , 可用于严 重新生儿低血糖。
(5)二氮嗪: 第一线药物,治疗高胰岛素血症, 能抑制胰岛素分泌 , 刺激儿茶酸胺分泌 , 动员糖原 分解。用量 : 1 0~ 20m g / k g / 日 , 有人用至 2 5 m g / k g / 日 , 但副作用大:水钠潴留、 心 衰 、 共济失调 、 多毛 、 呼 吸急促 、 心 动 过 速 等
儿童:除控制总热能的摄入外,还要注意供能营养素之间的 摄入比例, 同时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其次还要坚持运动,改变久坐不 动、吃夜宵、不吃早餐等不良生活方式。
药物:
(1)静脉输注葡萄糖:先给0.5g/kg静推,以后按 >15mg/kg/分静滴,每日需求量为12~20g/kg。
(2)胰高血糖素:急救时有用,但为暂时效果。 用法0.5mg,每12小时肌注1次
。根据报告, 新生儿期发病 者 22 % 有 效 , 2 ~ 12 个 月 龄发病者 8 7 % 有效 。无效者应手术治疗 , 术 后如再有低血 糖 , 再用本药有时则有效 。同时 用利尿剂如 双氢克尿塞效佳 。
二氮嗪
[别名] 降压嗪,氯甲苯噻嗪 作用与用途:1.能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周围血管阻力,使血压 急剧下降。在降压的同时,并不降低心输出量,故脑、肾、冠脉 的血流量不变。适用于高血压危象的急救。 2.抑制胰脏β细胞分泌胰岛素,可用作升血糖药;用于幼儿特发性 低血糖症、由于 胰岛细胞瘤引起的严重低血糖。 [注意事项] 1.可引起水钠潴留,多次重复使用可能引起水肿、充血性心力 衰竭,过量可引起低血压症甚至导致休克,均应及时予以处理。 2.对糖尿病患者或多次注射本品的患者,为防止血糖上升,可 用 胰岛素或口服降血糖药以控制血糖。 3用药后可能出现一时性脑或心肌缺血、发热感、头痛、恶心、 失眠、便秘、腹部不适感、听觉异常、静脉灼痛感等。 4.充血性心力衰竭、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的重型高血压患者及 乳妇忌用。
实验室检查:
(1)血浆胰岛素 胰岛素原及 C肽 (2) 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 (3)血β羟基 丁酸盐 及游离脂肪酸 (4) 胰高血糖素试验 。 (5)诱发试验,有低血糖危险不主张用 。 (6)葡萄糖耐量试验 如 静脉 输注葡萄 糖大于 10mg/kg分才能维持正常血糖浓度 就不必做此试 验 因为有可能诱发低血糖。
鉴别诊断
相鉴别的疾病: 败血症、窒息、癫癎和先心病,先
天性垂体功能不全、 皮质醇缺乏、胰高血糖素缺 乏、生长激素缺乏、糖原累积病、中链酰基辅酶 A 脱氢酶缺乏、支链氨基酸 代谢障碍和亮氨酸代谢 缺陷等内分泌缺陷和遗传代 谢性疾病等。
表现:喂养困难、嗜睡、青紫、哭声异常、抖动 、惊 厥、抽搐、甚至昏迷者(注意血糖的监测,以 便及时发现低血糖症)
高胰岛素血症
1.认识胰岛素 2.概念 3.病因 4.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 5.临床表现 6.实验室检查 7.治疗及护理
。
。
高胰岛素血症
概念: 所谓高胰岛素血症是指在某些因素的影 响下,一定量的胰岛素产生的生物学效 应低于预计正常水平,此时机体为了尽 可能将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代偿性的 过多分泌胰岛素,使机体的胰岛素水平 高于正常范围,导致高胰岛素血症( hyper-insulinemia,HIS) 高胰岛素血症是婴幼儿持续性复发性低 血糖的原因,其主要损害为脑损伤及精 神发育迟滞。
(7) 血浆抗胰岛素抗体 (8)尿或血酮体
2、影像学检查 腹部B超、CT及MRI。
诊断
临床有低血糖且有下列异常者可诊断此病 (一)( 二)( 三) 项尤为重要。 ( 一 )血浆胰岛素 >12uU/ml (二) 血浆胰岛素/血葡萄糖比值>0.3 (三)胰高血糖试验 阳性。 (四) 血 β羟基丁 酸盐 <1.1mM, (五)血游离脂肪酸 <0.46mM, (六) 血浆胰岛素正常 但血浆C肽增高 (七) 静脉葡萄糖输 注率>15mg/kg/分方能维持正 常血糖浓度( 正常新生儿葡萄糖产生率为58mg/kg/分)
1、遗传、种族、基因变异 2、低出生体重
病 3、肥胖 因 4、青春期
5、外源性物质诱发胰岛素分泌过多
6、其他因素 外源性胰岛素注入过多
、胰岛细胞瘤、Beckwith-Witdemam 综合 征、多 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β细胞异常等。
高胰岛素血症的形成与胰岛 β 细胞 不受控制 的持续分泌胰岛素、胰岛 细胞腺瘤样增生、胰岛细胞 瘤等因 素有关。
二氮嗪是高胰岛素血症的主要和首选治疗药物。 此药 价格昂贵,不良反应多。 用药前与家长做好充分的解 释和沟通。 服用期间密切观察二氮嗪不良反应:如水 钠潴留、过敏、恶心等。
(6)其他: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 主要机理是拮抗 胰岛素 , 减少机体组织对 葡萄糖的利用等)予氢化可 的松 5 ~ 10 mg/( kg"d) 静脉滴注可使部分暂时性 高胰岛素血症患儿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胰岛细胞增生症和胰岛细胞腺瘤是人们 发现的 两种 新生儿和小婴儿 : 症状模糊不明显, 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四肢肌张力低、面色 苍白、喂养困难 、 少动、 嗜睡 、 紫绀 、 呼吸困难、 呼吸暂停 、衰弱、 震 颤 、 惊 厥 、 虚 脱 及 昏迷 等。
二、 儿童:表现为多汗、颤抖、心动过速、 烦躁、神经紧张不安,易受刺激,饥饿感、 恶心和呕吐,头痛、乏力、智能降低,性格 行为改变、僵木迟钝、嗜睡、昏迷惊厥等
(3) 长效生长抑素 :(奥曲肽)通常为高胰岛素 血症的第二线治疗,能抑制胰岛素释放 , 尤能抑制 葡萄糖刺激后之胰岛素释放 。 由于它还抑制胰高 血糖素 、生长激素的分泌 , 因此不宜长期使用 。
起始剂量:5μg/(kg•d), q4~6h;或者可作为连 续输注,通常必须增加剂量,因为其存在快速耐受 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