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方剂学练习题

方剂学练习题

方剂学练习题一、选择题(一)A1型题(每题1分)。

答题说明:在每小题中的5个选项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并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

1、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组织编制的成药典是()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普济方》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E、《太平圣惠方》2、现存历史上最早的方书是()A、《肘后备急方》B、《千金要方》C、《普济方》D、《五十二病方》E、《黄帝内经》3、主治上实下虚喘咳证的常用方剂是()A、苏子降气汤B、清气化痰丸C、半夏厚朴汤D、厚朴温中汤E、二陈汤4、具有和解少阳功用的方剂是()A、小柴胡汤B、温胆汤C、阳和汤D、当归四逆汤E、四逆汤5、脾肾亏虚、冲脉不固之血崩或月经过多等,宜用()A、逍遥散B、固冲汤C、四物汤D、温经汤E、黄土汤6、下列那项不属于保和丸的组成药物()A、山楂B、连翘C、炒麦芽D、半夏E、莱菔子7、天麻钩藤饮主治证的病机是()A、肝阳化风,气血逆乱B、真阴亏虚,虚风内动C、阴血不足,虚风内动D、肝经热盛,热极动风E、肝阳偏亢,肝风上扰8、具有宣利肺气、疏风止咳功用的方剂是()A、杏苏散B、败毒散C、参苏饮D、苏子降气汤E、止嗽散9、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的用量比例是()A、1:1B、2:1C、5:1D、4:1E、3:110、四神丸的主治证是()A、协热下利B、五更泄泻C、热结旁流D、湿热痢疾E、热毒血痢11、不属于“八法”的是A、汗法B、涩法C、消法D、和法E、下法12、常用于治疗阴疽的方剂是A、阳和汤B、苇茎汤C、大黄牡丹汤D、仙方活命饮E、半夏厚朴汤13、天王补心丹主治()A、心火独亢,神志不安证B、气虚血少,神志不安证C、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D、阴阳两虚,神志不安证E、心肝血虚,神志不安证14、具有益气生津、敛阴止汗功用的方剂是()A、防己黄芪汤B、牡蛎散C、四逆汤D、玉屏风散E、生脉散15、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配伍的意义是()A、养血敛阴B、宣肺平喘C、调和营卫D、温通经脉E、平冲降逆16、下列属于越鞠丸组成药物的是()A、气机郁滞,阳气内郁B、心肾阳衰,阴寒内盛C、血虚寒凝,血行不利D、脾阳不足,失于温煦E、里实热结,阳气被遏18、青蒿鳖甲汤的功用是()A、滋阴润燥B、养阴清热C、清解泻火D、养阴透热E、清热生津19、治疗痰气郁结之梅核气,首选方剂是()A、半夏泻心汤B、半夏白术天麻汤C、旋覆代赭汤D、止嗽散E、半夏厚朴汤20、炙甘草中用量最重的药物是()A、生地黄B、炙甘草C、桂枝D、人参E、大枣21、越鞠丸中主治“气郁”的药物是()A、川芎B、枳实C、木香D、香附E、柴胡22、外感风邪,邪热壅肺所致身热不解,咳逆气急,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脉浮数者,治宜选用()A、泻白散B、生脉散C、定喘汤D、苏子降气汤E、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23、治疗温燥伤肺,气阴两伤证的首选方剂是()A、桑杏汤B、麦门冬汤C、清燥救肺汤D、杏苏散E、百合固金汤24、痛泻要方所主泄泻的病机是()A、脾虚肝旺B、脾虚湿盛C、脾虚气陷D、肝郁脾虚E、脾胃虚寒25、当归补血汤中当归与黄芪的用量比例是()A、1︰1B、1︰2C、1︰5D、1︰6E、1︰726、逍遥散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A、川芎B、柴胡C、半夏D、防风E、生地27、苏子降气汤所治咳喘证的病机是()A、外寒内饮B、上实下虚C、痰热内蕴D、风寒袭肺E、肺肾阴虚28、治疗脾肾阳虚之五更泄泻,首选方剂是()A、温脾汤B、麻子仁丸C、四神丸D、参苓白术散E、实脾散29、旋覆代赭汤的功用是()A、芳香行气,理肺疏肝B、降气平喘,祛痰止咳C、通阳散寒,降气止咳D、清热化痰,止咳平喘E、降逆化痰,益气和胃30、肾气丸的主治证是()A、气血两虚B、肝肾阴虚C、心肾两虚D、肾阳不足E、肾阴不足(二)X型题(本大题共3题,每题1分,共3分)。

答题说明:在每题列出的5个选项中,选择2~5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组成中含桂枝的方剂是()A、肾气丸B、真人养脏汤C、温经汤D、当归四逆汤E、芍药汤2、白虎汤主治证的临床表现有()A、身大热B、大汗出C、烦渴欲饮D、舌苔少E、脉洪大3、藿香正气散的功用是()A、解表化湿B、清热利湿C、理气和中D、温中祛寒E、补气健脾4、组成中含熟地的方剂是()A、肾气丸B、六味地黄丸C、四物汤D、炙甘草汤E、百合固金汤5、属于温化寒湿的方剂是()A、苓桂术甘汤B、真武汤C、实脾散D、藿香正气散E、甘露消毒丹6、麦门冬汤的组成药物包括()A、生姜B、粳米C、大枣D、半夏E、人参7、独活寄生汤的功用有()A、祛风湿B、止痹痛C、益肝肾D、消水肿E、补气血8、下列方剂组成中包含生地的是()A、黄土汤B、青蒿鳖甲汤C、大补阴丸D、百合固金汤E、清营汤9、半夏泻心汤的配伍特点是()A、寒热共用B、气血兼顾C、辛苦并进D、补泻同施E、肝脾同调10、大柴胡汤的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A、柴胡B、甘草C、大黄D、芍药E、半夏11、天麻钩藤饮的功用是()A、滋阴养血B、补益肝肾C、平肝熄风D、清热活血E、增液舒筋12、组成中含有黄芪的方剂是()A、归脾汤B、补中益气汤C、当归补血汤D、玉屏风散E、固冲汤13、独活寄生汤的功用是()A、利湿热B、止痹痛C、补气血D、祛风湿E、益肝肾14、青蒿鳖甲汤主治证的临床表现可见()A、夜热早凉B、热退无汗C、斑疹隐隐D、脉细数E、舌红苔少15、理中丸的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A、大枣B、生姜C、干姜D、苍术E、白术16、佐助药的范围包括()A、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B、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C、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D、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E、针对主病或主证起治疗作用17、六味地黄丸中的“三泻”药物是()A、茯苓B、泽泻C、山药D、丹皮E、山萸肉18、仙方活命饮的功用是()A、益气固脱B、清热解毒C、消肿溃坚D、回阳救逆E、活血止痛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1分,共5分)。

答题说明:将正确的答案写在每小题的空格内,错填或不填均无分。

1、由五味子、麦冬、人参组成的方剂是。

2、小青龙汤的功用是解表散寒,。

3、逍遥散主治证。

4、安宫牛黄丸、紫雪和至宝丹合称。

5、补血调经的基础方剂是。

6、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的方剂名称是。

7、活血祛瘀剂配伍补血药的主要用意是。

8、六味地黄丸主治证。

9、半夏白术天麻汤主治之眩晕证。

10、补气健脾的基础方剂是。

11、镇肝熄风汤的君药是。

12、善治阴暑的常用方剂是。

13、由生姜、乌梅、陈皮、甘草、茯苓、半夏组成的方剂是。

14、藿香正气散主治证。

15、归脾汤的功用是益气健脾,。

16、佐药包括佐助药、佐制药和。

17、二陈汤的功用是,理气和中。

18、平胃散的君药是。

19、补阳还五汤的功用是。

20、川芎茶调散主治之头痛。

21、君药的含义是。

22、杏苏散主治证。

23、镇肝熄风汤的君药是。

24、大承气汤的功用是。

25、“凉开三宝”是指紫雪、至宝丹和。

26、方剂的变化形式包括剂型更换的变化、药味增减变化、。

27、由五味子、人参、麦冬组成的方剂是。

28、小建中汤的君药是。

29、芍药汤主治。

30、血府逐瘀汤的功用是,行气止痛。

三、简答题1、简述十枣汤中重用大枣的意义。

2、佐药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请分别简述其涵义。

3、清热剂常分为几类?请于每类中各举出一首代表方剂。

4、简述血府逐瘀汤的功用及配伍特点。

5、简述活血祛瘀剂和祛湿剂中配伍理气药的意义各是什么?6、简述大黄在大承气汤和茵陈蒿汤中的配伍意义。

四、论述题1、桑菊饮与银翘散均可治疗外感表证,二者在组成、功用、主治方面有何异同?2、试述桂枝在五苓散、桂枝汤、桃核承气汤中的主要配伍意义。

3、试述苏子降气汤、定喘汤、小青龙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所治喘咳证的病机及其临床表现。

4、试述补阳还五汤的功用、主治及组方意义。

5、试述归脾汤与补中益气汤在组成、功用及主治方面的异同。

6、试述六味地黄丸的组方意义。

附部分答案:1、桑菊饮与银翘散均可治疗外感表证,二者在组成、功用、主治方面有何异同?答:桑菊饮与银翘散组成中均有连翘、桔梗、甘草、薄荷、芦根,同属辛凉解表剂,都可用于温病初起。

但银翘散又用银花配伍牛子、荆芥、豆鼓、竹叶,解表清热之力强,为辛凉平剂;桑菊饮用用桑叶、菊花配伍杏仁,肃肺止咳力大,而解表清热作用较较银翘散为弱,为辛凉轻剂。

2、试述归脾汤与补中益气汤在组成、功用及主治方面的异同。

答:归脾汤与补中益气汤同用参、芪、术、草以益气补脾。

其不同之处是归脾汤以补气药配伍养心安神药,意在心脾双补,复二脏生血、统血之职,主治心脾气血两虚之心悸怔忡、健忘失眠、体倦食少,以及脾不统血之便血、崩漏等;补中益气汤是补气药配伍升阳举陷药,意在补气升提,复脾胃升清降浊之能,主治脾胃气虚之少气懒言、发热及中气下陷诸证。

3、试述苏子降气汤、定喘汤、小青龙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所治喘咳证的病机及其临床表现。

答:苏子降气汤主治上实下虚(或痰涎壅肺,肾阳不足)之喘咳,但以上实为主,其症以胸膈满闷、痰多稀白、脉白滑为特点。

定喘汤主治风寒外束,痰热内蕴所致喘咳,其症以哮喘咳嗽、痰多色黄、微恶风寒、苔黄腻、脉滑数为特点。

小青龙汤主治外感风寒,寒饮内停所致喘咳,其症以恶寒发热、无汗、胸痞喘咳、痰多而稀、苔白滑、脉浮为特点。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所致喘咳,其症以身热不退、咳逆气喘、甚则鼻煽、口渴、苔薄黄、脉浮数为特点(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