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监测
(1)现场监测采样 a、事故现场监测采样一般以事故发生地点及其附近为主,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及 污染水体的特性布点采样和确定频次。对江河的监测应在事故地点及下游布点采 样,同时在上游采集对照样;对湖库样点布设以事发地点为中心,按水流方向一 定间隔的扇形或圆形布点采样,同时采集对照样。 b、事故发生地点要设立明显标志,如有必要则进行现场录像和拍摄。 c、现场采集平行样,一份现场测定,一份送回实验室分析。如有必要,则采集 污染地点的底质样品。 (2)跟踪监测采样 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随着稀释、扩散和沉降作用,其浓度会逐渐降低。为掌握污 染程度、范围及变化趋势,在事故发生后,往往要进行连续跟踪监测。直至水体 环境恢复正常为止。 a、对江河污染的跟踪监测要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和数量及河流水文要素等,沿河 段设置数个采样断面,并在采样点设立明显标志。采样频次根据事故程度确定。 b、对湖库污染的跟踪监测,应根据具体情况布点,但在出水口和饮用水取水口
水环境监测
<水 环 境 应 急 监 测 技 术 方 法> 1.1 基本概念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 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 共安全的环境事件。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 指环境监测人员在事故现场,用小型、便携、简易、快速检测仪或装置,在尽可 能短的时间内对下述内容:1、污染物质的种类;2、污染物质的浓度;3、污染 的范围及可能的危害等作出判断的过程。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理处置] 在应急监测已对污染物种类、污染物浓度、污染范围及其危害作出判断的基础上, 为尽快消除污染物,限制污染范围扩大,以及减轻和消除污染危害所采取的一切 措施 。 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对受危害人员的救治;切断污染源、隔离污染区、防治污 染扩散;减轻或消除污染物的危害;消除污染物及善后处理。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类型与特征] 类型: (1)核污染事故 (2)剧毒农药和有毒化学品的泄露、扩散污染事故 (3)易燃易爆物的泄露爆炸污染事故 (4)溢油事故 (5)非正常大量排放废水造成的污染事故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分级] 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 重大环境事件(Ⅱ级)、较大环境事件(Ⅲ级)和一般环境事件(Ⅳ级)四级。 [特别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 (1)发生 30 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伤)100 人以上; (2)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 5 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 1000 万元以 上; (3)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 (4)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5)利用放射性物质进行人为破坏事件,或 1、2 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 重辐射污染后果; (6)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 (7)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和贮运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 产、生活的污染事故。 [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环境事件: (1)发生 10 人以上、30 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 人以上、100 人以 下; (2)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 (3)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 1 万人以 上、5 万人以下的; (4)1、2 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5)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及沿海水域大面积
采样。 (2)不同监测项目要求 对不同的监测项目应选用的容器材质、加入的保存剂及其用量与保存期、应采集 的水样体积和容器及其洗涤方法等见下《水和废水分析方法》(第四版)表 2-3-1。 (3)自动采样 自动采样用自动采样器进行,有时间等比例采样和流量等比例采样。当污水排放
量较稳定时可采用时间等比例采样,否则必须采集流量等比例采样。 (4)实际采样位置的设置 实际的采样位置应在采样断面的中心。当水深大于 1 米时,应在表层下 l/4 深度 处采样;水深小于或等于 lm 时,在水深的 1/2 处采样。 --------污水采集 3.3.2 注意事项
积物。
②采样时应保证采样点的位置准确。必要时使用定位仪(GPS )定位。 ③认真填写“水质采样记录表”,用签字笔或硬质铅笔在现场记录,字迹应端正、
清晰,项目完整。
④保证采样按时、准确、安全。
⑤采样结束前,应核对采样计划、记录与水样,如有错误或遗漏,应立即补采或
重采。
⑥如采样现场水体很不均匀,无法采到有代表性样品,则应详细记录不均匀的情
①用样品容器直接采样时。必须用水样冲洗一二次后再行采样。但当水面有浮油 时,采油的容器不能冲洗。 ②采样时应注意除去水面的杂物、垃圾等漂浮物
。 ③用于测定悬浮物、BOD5、硫化物、油类、余氯的水样,必须单独定容采样, 全部用于测定。 ④在选用特殊的专用采样器(如油类采样器)时,应按照该采样器的使用方法采样。 ⑤采样时应认真填写“污水采样记录表”,表中内容主要有:污染源名称、监测目 的、监测项目、采样点位、采样时间、样品编号、污水性质、污水流量、采样人 姓名及其它有关事项等。具体格式可由各省制定。 ⑥凡需现场监测的项目,应进行现场监测。其它注意事项可参见地表水质监测的 采样部分。 ---------污水采样时流量测量 (1)容积法 (2)流量计法 (3)量水槽法(巴氏槽) Q=0.372W(3.28H)1.569W0.026 (4)溢流堰法 --------水样的保存 4.1.1 导致水质变化的原因 (1)生物因素 pH、溶解氧、生化需氧量、氧化碳、碱度、硬度、磷酸盐、硫酸盐、硝酸盐和 某些有机化合物。 (2)化学因素 氧化还原反应 (3)物理因素 挥发、吸附 --------水样的保存方法 (1)冷藏或冷冻 (2)加入化学保护剂 -----------样品的管理与运输 4.2.1 管理 现场监测的项目要及时做好记录, 水样采集后,往往根据不同的分析要求,分 装成数份,并分别加入保存剂。对每一份样品都应附一张完整的水样标签。一般 包括:采样目的,偏测点数目,位置,监测日期,时间,采样人员等。标签使用 不褪色的黑水填写,并牢固地贴在盛装水样的容器外壁上。 ---------
况和实际采样情况,供使用该数据者参考,并将此现场情况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竹
部门反映。 ⑦测定油类的水样,应在水面至水的表面下 30cm 采集柱状水样,并单独采样, 全部用于测定。采样瓶(容器)不能用采集的水冲洗。 ⑧测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时的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不留空
间,并用水封口。 ⑨如果水样中含沉降性固休(如泥沙等),则应分离除去口分离方法为:将所采水样 摇匀后倒入筒形玻璃容器(如 1-2L 量筒),静置 30min,将己不含沉降性固休但含 有悬浮性固体的水样移入盛样容器井加入保存剂。测定总悬浮物和油类的水样除
) 几类主要污染物环境应急处置方法见材料。 --------------溢油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 (1)溢油的概念: 在石油勘探、开发、炼制及储运过程中,由于意外事故或操作失误,造成原油或 油品从作业现场或储器里外泄,溢油流向地面、水面、海滩或海面,同时由于油 质成分的不同,形成薄厚不等的一片油膜,这一现象称为溢油。 (2)溢油的特征: 扩散性;挥发性;溶解性;分散性;乳化性;氧化作用;生物降解作用;沉降作 用。 (3)溢油量的估算: 估算方法有:现场目测法和航空测量法。 (4)溢油事故的应急监测: 溢油事故现场分析方法有红外分光测油仪。 (5)溢油事故的处理处置 溢油事故的处理主要有:围油栏法、撇油器法、吸附法、消油剂法、沉 降剂法、 凝固剂法、燃烧法 ------------农药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 (1)农药污染事故的特性 突发性;恶性;多重性;规模不等、危害程度不一;归一性。 (2)农药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 方法有比色法、紫外光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
用法。 (3)处置处理方法 当水体受到农药污染时,应切断污染源,通知周围居民禁止饮用该处水源,待处 理后经环保部门和卫生部门共同鉴定后方可饮用。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事故发生的时间,接到通知的时间,到达现场监测的时间; 事故发生的具体位置; 监测实施,包括采样点位、频次、监测方法; 事故发生的性质、原因及伤亡损失情况; 主要污染物的种类、流失量、浓度及影响范围; 简要说明污染物的有害特性及处理处置建议; 附近现场示意图及录像或照片; 应急监测单位及负责人盖章签字。 -----------应急终止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 (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 (2)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 (3)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 (4)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5)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 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水监测断面的分类 采样断面、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消减断面、管理断面。 -----------污水监测点位管理 建立明显标志 建立档案管理 日常管理 ----------水样的分类 综合水样 瞬时水样 混合水样 平均污水样 ----------注意事项 ①采样时不可搅动水底部的沉
处必须设置采样点。由于湖库的水体较稳定,要考虑不同水层采样。采样频次每 天不得少于 2 次。 (3)现场采样记录 要绘制事故现场的位置图,标出采样点位,记录发生时间,事故原因,事故持续 时间,采样时间,以及水体感官性描述,可能存在的污染物,采样人员等事项。 ------------------现场应急监测的技术和方法应具有以下特点: 简便、快速和连续监测; 能对浓度分布非常不均匀的各类样品进行选择性分析; 从定性到定量分析都能做到快速实现。 -----------------现场快速监测技术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 (1)试纸法 (2)水质速测管法—显色反应型 (3)化学测试组件法 (4)便携式分析仪器法(便携式分光光度计、便携式电化学、便携式色谱-质谱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