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季的气候变化无常。
在春季天气回暖过程中,常因冷空气的侵入,使气温明显降低,对作物造成危害,这种“前春暖,后春寒”的天气称为倒春寒。
倒春寒是南方早稻播种育秧期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是造成早稻烂种烂秧的主要原因。
“倒春寒”发生时,可使正处于返青或拔节生长阶段的冬小麦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可使已经播种尚未出土的棉花、水稻等农作物出现烂种,已经出土的幼苗大量被冻死。
春季天气转暖以后,人们身体的抗寒能力和抗病能力出现下降,会经受不住“倒春寒”时突然袭来的冷空气的刺激。
与此同时,天气变暖会使细菌迅速滋生。
如不注意预防,“倒春寒”对人体的健康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尤其是抵抗能力较低的老人和儿童,更容易受冻感冒。
在“倒春寒”袭击时,怎样保健呢?一,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根据天气变化防寒保暖,适时、适度增减衣物。
要适当“春捂”,不要因为气温暂时升高就马上脱掉冬装。
早晚气温较低,要注意保暖。
在阳光充足的中午,便可适当减少衣物。
二,要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参加体育锻炼,呼吸新鲜空气,以改善心肺功能,使身体更好地进行调节,适应春季多变的气候。
锻炼出汗后,更容易受寒,不能过快减少衣物或吹风降温,要迅速擦干汗水,及时换上干燥衣服,注意保暖。
三,应讲究科学的饮食,多吃一些健脾胃的食物,如含维生素、微量元素丰富且易于消化的鸡、鸭、瘦肉、蛋类、蔬菜、水果等。
四,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以减少和抑制病菌的存活和繁殖,尽量避免在人群密集的区域逗留,安全度过气候多变的春天。
五,要多喝水,这样不仅有利于保持血流畅通,而且可以预防呼吸道疾病。
(1)下面对“倒春寒”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倒春寒”是春季天气变暖后,因冷空气入侵气温下降形成的。
B. “倒春寒”对于春季农业生产来说,是一种灾害性天气。
C. “倒春寒”的冻害会造成南方的早稻、北方的冬小麦烂种烂秧。
D. “倒春寒”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2)下面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第1自然段运用了作诠释、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了“倒春寒”及其对农作物危害的知识。
B. 第2自然段划线词“尤其”“更容易”强调说明了老人和儿童的健康易因“倒春寒”的影响受冻感冒,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C. 作者采用了逻辑顺序,从主到次,逐条解说,条理清楚地介绍了遭遇“倒春寒”时的保健知识。
D. 文章在语言表达上,注重直接、平实地介绍知识,让人读来明白如话,便于理解,容易遵照执行。
(3)根据上文介绍知识,用自己的话谈谈“倒春寒”时在学校上体育课该如何保护身体健康?【答案】(1)C(2)A(3)①上课前在家里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根据天气变化带防寒、换穿衣服。
②上课出汗后迅速擦干汗水换上干燥衣服,不能吹风。
③教室要开窗通风换气。
④多喝水。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C项:烂种指南方的早稻,非北方冬小麦。
(2)本题考查考生对说明文知识的掌握能力,涉及了多方面的知识,考生要认真阅读选项,根据文本逐一辨析。
A项:“作比较”错。
(3)解答此题需要阅读全文,找到与问题相关的段落,抓住关键句子作答.根据文章(一)-(五)几个段落的介绍,抓抓重点句子回答即可故答案为:⑴C;⑵A;⑶①上课前在家里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根据天气变化带防寒、换穿衣服。
②上课出汗后迅速擦干汗水换上干燥衣服,不能吹风。
③教室要开窗通风换气。
④多喝水。
【点评】⑴考生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本,带着问题阅读,在要将选项的内容在文段中具体落实位置,再进行对照辨析。
⑵本题虽为选择题,但实际说明知识的多个方面,考生在平时要掌握说明的知识,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对选项进行逐一的辨析。
⑶本题难度不大,可根据文本内容来回答。
考生在回答时要找准重点语句,语言要简洁,尽量用文本中的语句回答。
2.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寒门再难出贵子”吗①近几年来,“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说法时常见诸舆论。
在例如顶级高校农村娃比例渐少、招聘市场越发偏爱城市青年的报道中,人们似乎发现,尽管中国人口素质、教育水平有了巨大提升,但物质条件、生活阅历方面的差距仍然是一大批“寒门青年”出人头地的障碍。
情况是否如此有待验证,但“寒门再难出贵子”的社会焦虑却现实存在。
②谁才是今天社会中的“贵子”?富二代、官二代无疑符合传统意义上的“贵”,但如果没有一技之长,不能凭借自身本领干事创业,所谓“贵”也不过停留在人生的浅表。
相反,白手起家的寒门青年,凭借自身努力打拼出一片天地,创造了属于自己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贵子”的称谓自然当之无愧。
作为哈佛大学优秀毕业生代表之一的中国寒门学子何江,曾讲到自己成功的经验:“每到一个更大的地方、更大的平台,你会发现自己不懂的东西很多,而我相对来说,好奇心比较多,我就会有压力去把它学会,让自己不断补足短处。
”③同时,网络文化高度繁荣的今天,寒门青年逆袭的方式也更加多元。
之前,网名为“搬砖小伟”的湖北青年石神伟,凭借一系列自制的高难度健身视频,在短视频分享平台上吸引了超过百万粉丝。
这位寒门青年从留守儿童、网瘾少年一路走来,用健身不断磨练和改变自己,传递着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正能量,感动了无数网友。
今天,许多像“搬砖小伟”这样寒门出身的“网红”,借助网络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也为社会进步传递着正能量。
有人感慨,小伟的坚韧、低调和朴素,是这个时代的奢侈品,他是真正属于今天的“寒门贵子”。
可以说,传播结构扁平化的互联网,为不少寒门青年打开了一扇改变人生的窗户,也创造了另外一种生命的可能。
④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与他拥有的社会信任和社会支持力量相关。
家庭出身、教育背景和工作平台确实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路径。
然而在价值多元化、传播渠道扁平化的今天,不仅“贵子”的意涵有了更为丰富的面向,同时由网络构成的“强大朋友圈”,也时常能为寒门青年走向成功提供强大的社会支持力量。
⑤一篇流行于网络的演讲词《寒门贵子》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出身豪门的,我们都要靠自己!所以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
”这并不是鸡汤,而是说出了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寒门能否出贵子,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一个关于“命运”的话题,而是一个关于“奋斗”的故事。
(文章有删改)(1)第③段运用了________论证方法,论述了________观点。
(2)简要分析下面划线短语的作用。
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与他拥有的社会信任和社会支持力量相关。
(3)下面材料用作本文的论据,是否恰当?说说理由。
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生活极其艰苦,但他对这种艰苦生活毫不介意,发奋苦读,最终成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4)根据文意,说说你对“寒门贵子”的理解。
【答案】(1)举例;网络文化高度繁荣的今天,寒门青年逆袭的方式也更加多元(2)“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表明”表明“一个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与他拥有的社会信任和社会支持力量相关”是通过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并非是编造出来的,这样更具有说服力,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与严谨性。
(3)恰当,因为范仲淹出身贫寒,生活艰苦,是一个“寒门弟子”,但他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可见寒门是可以出贵子的,与本文作者的观点相符。
(4)“寒门贵子”指的是出生贫寒,经受过某种挫折,但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再加社会的强大支持,最终取得成功,创造出辉煌人生的人。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文段论证方法的判断与作用分析。
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
文章第③段主要举了网名为“搬砖小伟”的湖北青年石神伟成功的例子,真实有力地论证了“网络文化高度繁荣的今天,寒门青年逆袭的方式也更加多元”这一观点。
(2)本题考查议论文中词语作用的分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词语的本意,再分析其在句子中的作用,以及其所体现出的议论文语言的特点。
句中划线的词“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表明”,表示后一句内容的来源是有据可寻的,是通过科学研究而来,更能增加文章的说服力,体现了议论语言的准确与严密。
(3)本题考查论据的使用与分析。
论据是否符合本文的内容,关键要看论据的内容是否能为论证论点服务。
从所给的材料来看,“范仲淹两分丧父,家境贫寒,生活极其艰苦”,可见这是一个“寒门弟子”的故事,“发奋苦读,最终成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表现了寒门弟子通过努力是可以成为“贵子”的,与本文的论点相符。
(4)本题考查文中关键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答此题关键要了解文章的内容与主旨。
结合本文阐述的内容与中心论点来看,“寒门贵子”意思就是出生贫寒,或是某一方面受挫的青少年,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加上强大的社会支持力量,最终取得成功,创造出辉煌人生。
故答案为:(1)举例;网络文化高度繁荣的今天,寒门青年逆袭的方式也更加多元(2)“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表明”表明“一个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与他拥有的社会信任和社会支持力量相关”是通过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并非是编造出来的,这样更具有说服力,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与严谨性。
(3)恰当,因为范仲淹出身贫寒,生活艰苦,是一个“寒门弟子”,但他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可见寒门是可以出贵子的,与本文作者的观点相符。
(4)“寒门贵子”指的是出生贫寒,经受过某种挫折,但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再加社会的强大支持,最终取得成功,创造出辉煌人生的人。
【点评】议论文论证方法常见的有四种,即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平时要注意积累常用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如对比论证有突出论点的作用,比喻论证是为了通俗形象地论证论点的。
这是老师们必讲的、学生必须掌握的考点。
3.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记叙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马拉利的账单胡国玮①马拉利怀揣一本烫金的《鲁滨逊漂流记》排在长长的队伍里,心跳得跟打鼓一样。
②“唉,还有比我更惨的吗?父母离异,自己无家可归。
可怜的奶奶,不要再为我失眠了,你的马拉利长大了,你的马拉利会学有所成的,让父母后悔去吧!可他们又有什么可以责备的呢?如果他们重新出现在我面前,我会在他们向我道歉前扑向他们的怀抱。
”即便如此,马拉利也想过放弃,毕竟他只是一个11岁的孩子。
③“前面还剩两个人!”天虽然很冷,马拉利的手心里却全是汗,他心里默念:“也许馆长会一时马虎呢,愿上帝保佑我!”④“下一位!”馆长声如洪钟。
⑤马拉利感觉自己站在了众目睽睽的断头台上,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焦心呢?⑥“我还没看完,我还不想……”然而,《鲁滨逊漂流记》却滑到了馆长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