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拘留释放证明书

拘留释放证明书

拘留释放证明书篇一:释放证明书此联附卷此联交被释放人篇二:对拘留犯的审查和处理对拘留犯的审查和处理将人犯拘留后,提请批准拘留的单位,应将被拘留的人犯,连同案件的全部材料及时移交预审部门(包括证物)。

预审部门应立即指派预审员在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第一次审讯,尽快查明案情,在法定期限内,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第四十八条和第四十九条的规定作出处理。

(1)经过审讯和调查,发现无罪或罪行显著轻微,又不够做其他处理的,应立即报告领导,批准后立即释放,并填写《释放通知书》。

释放时,应让被.释放人在《释放通知书》上签字、捺指印。

《释放通知书》正页存入卷内,副页交看守所收存,作为释放的凭证。

看守所应凭《释放通知书》副页填写《释放证明书》。

对有罪但又不够逮捕的,也要及时做出其他处理,如报劳动教养、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等。

(2)经过审讯和调查,认为被拘留人已够逮捕条件,预审员应在三日内拟出《提请批准逮捕书》,经县以上公安机关领导批准后,连同案件的全部材料,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批。

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可延长一日至四日。

如果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书》。

如果认为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有错误,应及时提出要求复议,如不被接受,可以要求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复核,但必须先将被拘留人释放。

(3)对在法定时限内,主要罪行尚未查清,又不能排除嫌疑的拘留犯,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的办法,先将被拘留人放出,由办案人继续侦查和收集证据。

五、刑事拘留和行政拘留的区别本书所讲的拘留,是指刑事拘留,即《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拘留。

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规定的拘留,是行政拘留。

两者是有严格区别的。

鞍山刑事律师总结其不同点,认为刑事拘留是限制人犯人身自由的一种强措施,而行政拘留则是一种行政处罚手段。

这种手段,适用于那些违犯治安管理的轻微的违法行为,这种违法行为尚未达到触犯刑律的程度,够不上刑事处分,但又超过了一般地批评教育的范围,采用行政拘留。

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加以区别。

因为刑事拘留和行政拘留两者之间的性质、对象、内容和条件是不相同的。

但是,在侦查工作中,为了争取多要一点时间,就采取行政拘留的手段,即以拘代侦的做法是错误的,应严加禁止。

原文出自鞍山刑事律师篇三:刑事立案通知书出庭通知书(刑事案件用) ___________:本院受理??一案,定于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时______分在______开庭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第(三)项、第(四)项的规定,特通知你作为本案的______人准时出庭。

____年____月____日(院印)附:一、本样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第(三)项、第(四)项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款第(五)项、第(六)项的规定制订,供各级人民法院在决定开庭审理后,通知人民检察院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以及翻译人员等出庭时使用。

二、送交本通知书时应使用送达回证。

篇二:刑事案件立案文书第二刑事犯罪照管究刑书。

请立管辖章案嫌辖事主案决刑事案件立案文书件立案类文书是公安机关侦查部门对控告疑人的自首以及在工作中直接获得的案件范围进行审查,认为确有犯罪事实存在,责任时依法制作的以立案或不立案为主旨要包括: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现场勘查报告书、呈请不予立案报告书、立案决定定书、回避/驳回申请回避决定书等。

第一节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用登记表是公安机关依法接受案件书面材料的基础上填写的表格式受刑事案件时首先采取的必要的了解、监督受案单位的工作进展督制约机制,妥善保管案件原始是决定是否立案、不予立案或移、材并的笔书检料需法录、举,要律、指和按追文呈定一、概念与作接受刑事案件时,在报案笔录或报案人法律文书。

制作该表是接法律手续,有利于报案人情况,完善公安机关的监材料以便存档备查。

它也送案件的依据之一。

二、法律依据与适用条件《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第三款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或者犯罪人自首的,都应当接受。

《办案程序规定》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公安机关接受案件时应当制作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作为公安机关受理刑事案件的原始材料,并妥善保管、存档备查。

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的适用条件:(一)公民扭送、报案、控告或者举报的;(二)犯罪嫌疑人自首的;(三)有关单位移送案件的。

上述情况中只要出现任何一种,不管是否符合立案条件或是否属于本单位管辖范围,首先应当制作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然后由领导决定;对于不属于本单位管辖的刑事案件或明显不属于刑事案件的,也应当先接受再做相关处理。

三、结构内容与制作方法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由公安部统一制定格式,包括首部、正文、尾部三部分。

(一)首部。

首部包括文书名称、填报单位(公章)、文书编号。

(二)正文。

正文由眉栏、腹栏和尾栏三部分组成。

1. 眉栏填写报案人基本情况和移送单位情况。

其中报案人基本情况栏依次填写报案人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工作单位、电话和案件来源。

案件来源部分要说明是报案、扭送、举报还是控告、自首的;必要时可注明是口头、书面或电话等报案方式。

如果是单位移送的,就只填写“单位移送”栏,“报案人”栏用横线划掉。

2. 腹栏填写报案内容。

包括报案方式、已知案情和受害情况。

(1)报案方式。

具体写明是被害人或其亲属控告的,还是群众报案、举报、扭送的,或是犯罪嫌疑人自首的。

写明何时、何人以什么方式报案。

(2)已知案情。

包括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经过、侵害的对象和结果、犯罪嫌疑人等。

对于控告、举报的,具体写明他们陈述认定的犯罪事实及其根据;对于扭送的,要把当场抓获时发现的犯罪事实及其相关证据以及嫌疑人交代的情况写清楚;犯罪嫌疑人自首的案件,写明什么时间和地点,在什么情况下自首的,交代了哪些主要犯罪事实和证据。

同时根据接受案件时了解的情况填写涉案人的姓名、性别、单位、住址及其特征等主要信息。

(3)受害情况、损失物品数量、特征。

写明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害结果,包括受害人的损伤情况、受害部位、伤势后果、是否死亡,物品特征、损失的数量以及损失程度等。

3.尾栏填写批示与处理。

包括领导批示的内容和处理的结果。

写明公安机关有关领导对受理案件签署的处理意见及其签名。

一般有“初查”、“立案侦查”、“立为治安案件“、“不予立案”、“移送xx人民法院或xx公安局”等批示意见。

根据领导批示意见,填写开展工作处理案件的具体情况。

(三)尾部。

尾部由接警单位和接警人员基本情况栏组成,按要求填写即可。

四、使用说明(一)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是在报案笔录或报案材料的基础上提炼后填写的。

“报案内容”要客观、简明,以第三人称角度填写。

(二)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在报送部门负责人审批时,要同时附送报案笔录。

(三)办案人员根据领导批示意见做好相应处理工作:批示“初查”的,要及时审查或进行调查,针对实际情况制作呈请立案报告书,或呈请不予立案报告书,或呈请移送案件报告书;批示“立案侦查”的,应当制作立案决定书开展侦查工作;批示“立为治安案件处理”的,交有关部门处理;批示“不立案侦查”的,应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通知控告人;批示“移送”的,应制作移送案件通知书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处理。

案部一式一份示例填报(公章)门四交在份给制作该登记表的同时,应当填写接受案件回执单,一份由受案单位存入诉讼卷,一份报主管部门,案件主办部门,一份交报案人收执。

:单位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编五、根据以下材料制作一份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

200x年11月5日晚8时左右,xx巡警大队巡警崔xx与高xx开车至惠顺街xx保洁品厂不远处看见一女青年跑过来逃窜经查遭到一个工地犯罪队。

一现行书究供和现记是二《有必查何安当章也查现于行三现(现点时处、场勘。

案了法场录主、刑关要人单机写。

是笔场与记、场一场,间所。

于是开车,受害人邢抢劫,手提,还有身份民工,身份嫌疑人及作追赶将其擒获。

xx是保洁品厂下班女工,刚出厂门不远就包中有人民币200元,“诺基亚”牌手机证、化妆品等。

犯罪嫌疑人魏x系附近xx证号码为xxxxxxxxxxxxxx。

两位巡警遂将案凶器匕首一把移送xx公安分局刑警大第二节现场勘查笔录概念与作用勘查笔录是公安机关侦查人员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进验、检查时所制作的反映勘查过程及其结果的证据文该文书通过固定现场的痕迹物证,为侦查人员分析研情,判断案件性质,确定侦查方向和制定侦查计划提重要依据。

它也是甄别犯罪嫌疑人口供,证实其作案庭定罪量刑的重要证据之一。

勘查笔录与现场照相、现场绘图三部分组成现场勘查。

其中现场勘查笔录是现场勘查记录的重要组成部分,件;现场照相和现场绘图是附件。

法律依据与适用条件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侦查人员对于与犯罪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应当进行勘验和检查。

在的时候,可以指派或者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侦员的主持下进行勘查、检验。

第一百零二条规定,任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犯罪现场,并且立即通知公关派员勘验。

第一百零六条规定,勘验检查的情况应成笔录,由参加勘验、检查的人和见证人签名或者盖《办案程序规定》第一百九十三条、第一百九十七条制作现场勘查笔录的法律依据。

立卷归档时,现场勘录归入诉讼卷。

勘察笔录的适用条件是:适用于公安刑事侦查部门对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勘验或者检查进录。

结构内容与制作方法勘查笔录分为首部、正文、尾部三部分。

)首部。

首部包括:文书名称(原文来自:小草范文网:拘留释放证明书),发现/ 报案的时间,保护人的姓名、单位、到达现场时间,勘查时间、地勘查人员及见证人基本情况,现场条件。

其中填写的要精确到“分”,勘查地点指犯罪现场,要写明具体,现场条件要填写天气、光线、温度、湿度等情况。

(二)正文。

正文即勘查的过程及结果,是现场勘查笔录的核心部分。

包括前言、现场勘查情况和勘查结果三项内容。

1. 前言(1)报案情况。

写明报案的时间和报案的方式,案件发生或发现的时间、地点,报案人、当事人的姓名、职业、住址以及所述报案简要内容。

(2)出现场情况。

写明公安机关接报案后的行动情况。

包括勘查领导人、参加人的姓名、职务,赶赴现场时间。

(3)报案人陈述。

写明到现场勘查之前报案人对发案经过的主要情况叙述。

(4)现场保护情况。

写清现场保护人员姓名、职业和住址,到达现场的时间和采取的保护措施以及发现的情况。

(5)见证人情况。

写明见证人的姓名、性别、职业和住址。

(6)现场勘查工作分工情况。

2. 现场勘查情况(1)外围现场情况包括现场的地址、具体方位及其周围的环境。

如现场在室内,应写清相邻街道、马路的名称,四周的建筑物、院落等,即“四至”,同时写明发案现场楼房的座向、朝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