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三版)第3章 第一节 华北地区各省市自治区民族民俗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三版)第3章 第一节 华北地区各省市自治区民族民俗

➢ 相传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是“天后宫”海神 娘娘的生日,每逢此时,民间的法鼓会、 大乐会、鹤龄会、重阁会、中幡会、高跷 会等沿街表演各种技艺,呈现一番盛况。
天津
四 民族民俗
民族与宗教 民俗风情
➢ 天津的民俗风情除了古文化街外,天津人的服饰民俗在长期的历史发 展中,形成了三种不同阶层的服饰特征:
➢ 一是受商人风气的影响较大,人们产生了祟商心理,在服饰上则崇尚 奢侈、豪华,追求高档次;
法。北京的胡同名称各异,每一个名称背
后都有其独特的来历。而且,胡同之间也 是大不相同的,
➢ 如最窄的胡同—钱市胡同,胡同中间最窄 处只有40厘米。
➢ 最宽的胡同——灵境胡同,最宽处32.18米, ➢ 拐弯最多的胡同——九湾胡同, ➢ 最古老的胡同是元朝就有的砖塔胡同等。
1.四合院 2.胡同 3.庙会
18
北京
四 民族民俗
民族与宗教 民俗风情
➢ 北京的庙会是一种集吃、喝、 1.四合院
玩、乐于一身的民间性娱乐
活动。由于起源于寺庙周围,
所以叫“庙”;
2.胡同
➢ 又由于小商小贩们看到烧香
拜佛者多,就在庙外摆起了
各式小摊赚他们的钱,渐渐 地又成为定期的活动,所以
3.庙会
叫“会”。
天津
四 民族民俗
民族与宗教 民俗风情
民族与宗教 民俗风情
➢ 天津市主要宗教为佛教、道教、 伊斯兰教和基督教。
➢ 全市教徒共26.7万,宗教职业人 员近200人。
民族 宗教
天津
四 民族民俗
民族与宗教 民俗风情
➢ 天津古文化街是天津最具民俗风情的地方。 ➢ 古文化街整体建筑为仿清民间式建筑风格,天后宫位于
街中心。 ➢ 全街近百家店堂,其中有杨柳青画社、泥人张彩塑工艺
➢ 天津市拥有53个少数民族(无德昂族和 珞巴族)。少数民族人口总数33.13万。
➢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回族,为17.77万。 ➢ 人口排名前十位的少数民族除回族外,
还有满族、蒙古族、朝鲜族、土家族、 壮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藏族。 ➢ 现有1个民族乡,53个民族村。
民族 宗教
天津
四 民族民俗
民族 宗教
北京
四 民族民俗
民族与宗教 民俗风情
1.四合院
➢ 四合院北京的四合院是以正房、
倒座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 院形成平面布局的北方传统住
2.胡同
宅的统称。
➢ 北京四合院源于元代院落式民 居,是老北京城最主要的民居
3.庙会
建筑。 19
北京
四 民族民俗
民族与宗教 民俗风情
➢ 老北京以胡同众多而著称,民间有“著名 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的说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
(第三版)
第3章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地区民族民俗
第一节 华北地区各省市自 治区民族民俗
考试说明
时间 判断题 单选题 多选题
2017 2018
2019
1
分值 0.5
第一节 华北地区各省市自治区民族民俗
一 北京市
二 天津市

三 河北省


四 山西省
五 内蒙古自治区
北京
四 民族民俗
民族 宗教
河北
四 民族民俗
民族与宗教 民俗风情
➢ 河北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四种宗 教。
➢ 省内有5个宗教团体,即河北省佛教协会、河北 省道教协会、河北省伊斯兰教协会、河北省天主 教两会(河北省天主教爱国会和河北省天主教教 务委员会)、河北省基督教两会(河北省基督教 “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河北省基督教协会)。
➢ 大分散体现在全市16个区都有少数民族 居住和生活,而且每一个区都至少有14 个以上的少数民族。
➢ 城近郊区是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地区。
民族 宗教
北京
四 民族民俗
民族与宗教 民俗风情
➢ 北京地区居民信仰宗教者有50多万,约占北 京市4%。
➢ 信仰的宗教主要是佛教、基督教(天主教、新 教)、伊斯兰教、道教,其中佛教、道教和伊 斯兰教对北京的历史、文化、艺术产生过较 大的影响。
山西
四 民族民俗
民族与宗教 民俗风情
➢ 山西省是少数民族杂居散居的省份。 ➢ 民族构成以汉族为主,汉族人口占
全省总人口的99.7%,有53个少数民 族,包括回族、满族、蒙古族、彝 族、苗族、土家族等,人口为9.35 万,占全省总人口的0.27%,其中回 族最多约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0%。
民族 宗教
河北
四 民族民俗
民族与宗教 民俗风情
➢ 各地的“过庙”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形 成了各自的特点。
➢ 天下第一药市——安国药王庙会。药王庙 会是由药王庙香火会演变而来的,形成了 如今我们所说的“药市”。
➢ 药王庙会有其独特的酬神形式和参拜礼仪。 酬神有演戏、抬大供、献鼎、树伞、塑金 身、挂匾、献枹、捐香火地、劳役等多种 形式。
➢ 二是老城里历来是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他们无论在服饰的色调还是 样式上都追求高雅清新的格调,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即使是较贫穷 的文人,也力争服饰的整洁以此维持文人所看重的脸面;
➢ 三是天津是个水陆码头,人员构成庞杂,那些 指身为业日争日吃的 负贩劳动者,在服饰上形成了典型的特征,夏季一般是“短打儿”(天 津土语,即上袄下裤的打扮),冬季则穿“二大棉袄”,内套紫花布小褂, 下穿“空堂”棉裤,扎腿带子。
民族与宗教 民俗风情
北京市是中国第一个齐聚56个民族的城 市,在京居住的少数民族人口中,人数 较多的分别是满族25万、回族23.6万、 蒙古族3.7万、朝鲜族2万,以上4个民 族的人口总量占在京少数民族人口总量 的92.7%。
民族 宗教
北京
四 民族民俗
民族与宗教 民俗风情
➢ 北京市少数民 族人口呈现大分散、小聚 居的特点。
品经营部,有经营文房四宝和名人字画的四宝堂、春在 堂,有经营文物古玩的文物公司萃文斋门市部,还有经 营全国各地的景泰蓝、双面绣、牙玉雕、艺术陶瓷、中 西乐器、金银饰品等上万种名优工艺品的几十家店堂, 各种商品货真价实,物美价廉,商家以质量和信誉吸引 中外游客。
天津
四 民族民俗
民族与宗教 民俗风情
➢ 天津古文化街的“皇会”,是一个遐迩闻名 的传统活动。“皇会”最初叫“娘娘会”。
河北
四 民族民俗
民族与宗教 民俗风情
河北是一个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杂散居省份, 截至2015年年底,全省共有55个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人口34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464%。 河北的少数民族中,满族、回族、蒙古族、 朝鲜族为世居民族,其中满族人口最多,其 次是回族,乌孜别克族人口最少。全省有6个 自治县、3个民族县50个民族乡、1393个民族 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