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色景点社会实践报告——韶山

红色景点社会实践报告——韶山

红色景点社会实践报告——韶山
毛泽东故居中共有房屋18间,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在这里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直至19XX年的秋天离开这里外出求学。

进入室内里面陈列的都是那个时期湖南农村家庭的典型用具和摆设,小木床、煤油灯、土炉灶、锄犁、水车此外还有猪栏,牛栏和谷仓各室想通,还有好多没见过的稀奇古怪的工具。

从室内出来映入眼帘是葱葱郁郁的绿色植物,让人顿感神清气爽。

毛主席的故居前面是开满荷花还有好多活泼小鱼的池塘,叫南岸塘。

相传毛主席的好水性就是从此练出来的。

导游跟我们说,毛主席之所以会在南岸塘里练出好水性,是因为少年时候的他特别调皮,每当主席父亲被他气得要揍他时,就躲到池塘里面。

故居后面是高耸的青山,所以故居可谓是“依山傍水”,听导游说这种地理位置属于风水宝地。

在附近100米左右的地方,就是毛泽东少年时代读书的私塾——南岸,共有10多间房屋。

故居里满是圣地的灵气和岁月的记忆,虽然主席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丰功伟绩会被人民永远铭记和传颂。

故居既是主席的诞生地又是主席亲手缔造中国农村最早的韶山党支部的地方,主席时时刻刻教自己的亲人要有“舍小家为大家,舍自己为人民”的博大情怀。

在之后的革
命战争里主席先后六位至亲牺牲:他的夫人杨开慧被敌人残忍的杀害,并残忍的割下头颅悬挂在城楼门三天三夜,只因她是毛泽东的妻子。

弟弟毛泽民、毛泽覃,堂妹毛泽建相继被害,英勇献身,年仅十九岁的侄子毛楚雄也被反动派活埋。

常人怎能忍受失去六位至亲的痛苦,而毛主席却只将痛苦深埋心中,转而转化为悲愤,继续投身革命中。

正是主席这种情怀才建立了新中国的千秋功业,才有了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

然后我们来到了毛主席铜像广场据说立铜像那天上午十点多,天空出现了日月同辉的奇异自然景象,市花杜鹃花也提前三个月傲雪盛开的人间奇景。

铜像红褐色大理石基座正面镌刻着“毛泽东同志”五个贴金大字。

宽阔的毛主席铜像广场来自祖国各地的人,五湖四海的人民都怀着对一代伟人的敬仰和钦佩汇聚于此。

我们带着对主席的敬仰、感激之情向主席进献花篮虔诚鞠躬许愿,并且绕着铜像瞻仰一圈。

铜像高六米,基座高四点一米,通高十点一米,重三点七吨,四点一象征毛主席执政四十一年,十点一象征国庆。

铜像面朝东南方,身着中山装,手执文稿,面带微笑,正视前方,魏然挺立,再现人民领袖出席开国大点的风采,铜像下面有五十四棵松树象征五十四个民族。

流传许多关于铜像的故事,当年从南京运输来韶山的时候经过江西的井冈山,好好的车子无故抛锚使得铜像在那里待了一个晚上,都说是主席
想看看当年自己曾经战斗的地方和自己并肩战斗的战友。

站在铜像广场上,感受着伟人的气息,感慨伟人的追求,感叹伟人的思想。

主席不仅是救民于水火的大英雄同时是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一个儿子,一个简单生活的平凡人,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但是主席用他一生为人民战斗成功建立新中国,源于他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探究和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以及超乎常人的坚强的毅力坚毅和博学。

接着就是别墅滴水洞建在两个小山峰之间的沟壑处,一山峰埋葬的是主席的祖父一山峰埋葬的是主席的祖母,环境清幽十分凉爽是个风水极佳的宝地。

据说自1932年起国民党曾派特物三次来掘毛主席祖坟,均因当地百姓的保护而未得逞。

滴水洞一号楼毛主席因曾隐居于此住了11天而闻名,是一栋青砖青瓦的平方别墅。

一号楼有办公室、卧室、会议室、娱乐室还有最厉害的具有防震、防毒、防弹的防空洞。

办公室内有一张大办公桌,桌上摆放着文房四宝其中砚台是主席的最爱的,主席特别节俭还留一张竹椅在办公室,据说主席曾坐做下去出不来,因为主席晚年发福了。

会议室里有一架大型的放映机,主席偶尔在吃饭的时候用来看电影来放松自己。

娱乐室摆放着以前主席打乒乓球的球桌是两张小桌子拼起来的,听导游说毛主席打球从来不捡球,主席以前穿的中山装有四个大口袋每次打球前他会在口袋里装满乒乓
球,所有的球打完后主席就不打了,因为主席从不向别人弯腰的。

主席其实还是个性情中人他为江青做了很多事,还特意修建了属于她独一无二的浴室用的是江青最喜欢的绿色瓷砖。

但江青却从未来过韶山,只因江青曾向毛主席提了要求,其中一个让毛主席把杨开慧的东西全扔了的要求让毛主席震怒,说:“你不去就不去!”由此可见主席对杨的深情。

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防空洞,厚厚钢板门还有体现百姓智慧的就地取材的墙等等。

然后我们来到了韶山的毛泽东纪念馆。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家系统展示毛泽东同志生平业绩的纪念性博物馆,属湖南省直正县级事业单位。

座落于韶山冲引凤山下,坐东南朝西北,建筑面积平方米。

1964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辖毛泽东故居、毛泽东父母墓、毛泽东读私塾旧址南岸、毛氏宗祠、毛鉴公祠、毛震公祠以及毛泽东遗物馆,共8个景点。

馆名为邓小平同志1983年4月题写。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原名“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旧居陈列馆”。

1963年,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提议在韶山建立陈列馆,陈列、宣传毛泽东的生平事迹。

经中共中央同意后,中共湖南省委即择定距毛泽东故居公里的引凤山下为馆址,着手筹建。

馆舍建筑工程由中南基建局、广东省建筑设计院、广州市城市建设局、华南工学院建筑系和湖南省建设计院联合设计。

湖南省第六建筑工程公司承担施工任务。

1964年5月10日破土动工,同年8月20日竣工,建筑面积平方米。

9月15日,陈列布展就绪。

馆名“韶山毛泽东同志旧居陈列馆”,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郭沫若书。

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遗物馆的布展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休息椅的设置满足了年迈观众群体的需求,而且在休息椅旁也可通过电子触摸屏等科技展示设备进一步了解展陈内容。

展厅配备升降电梯并设置了自动语音发射系统,观众可通过租赁语音导览器实现自助式参观,也可通过讲解员运用64通道无线讲解播放系统、无干扰讲解系统实现导游讲解。

毛泽东遗物馆的建成,进一步展示了伟人的人格风范,将更好地发挥毛泽东遗物和相关文物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作用,使韶山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宣教水平得到新的提升。

韶山就是一个创造和讲述神话的地方,几乎每个导游都在复述着关于毛主席的种种神话,还有韶山精神“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其灵魂是坚定信念,其核心是敢为人先,其显著特征是合群奋斗,其实质是无私奉献,其活力源泉是开拓进取,其内涵就是牺牲、奋斗、奉献、的胸襟。

这次红色旅行,不仅看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还参观充满历史氛围的古迹,让生活在没有硝烟和平年代的我们去追忆艰难时代的生死考验血泪洗礼的战争时期。

没有英雄先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一座座历史文化遗
址不仅有其独特的思想教育作用,它所代表的人文精神,历史风貌,以及自然风光会永远的保存下来焕发其光彩,给后代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用鲜血换来的幸福,学习为人民服务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努力学习争做追求进步的青年,发扬不畏艰辛、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精神,把红色革命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红色记忆永存心中
2019年暑期大学生红色足迹社会实践报告
2019红色抗战毛概社会实践报告:重温红色记忆,缅怀先烈英姿
2019暑假毛概红色革命社会实践心得
2019年抗战胜利70周年红色革命社会实践报告
2019年红色寻访社会实践报告
2019寻访南京民俗文化红色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2019大学生红色旅游社会实践报告
红色寻访社会实践报告XX
红色社会实践报告XX。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