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

2018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

2018年城xiang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市治理办:近年来,我市城xiang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市治理办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市人大、政协的关心关怀下和市级部门的协同配合下,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开展城xiang环境综合治理的决定》和市委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的决策部署,持续深化城xiang环境综合治理,以美丽城镇和美丽xiang村建设为抓手,以实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承载能力、环境管理、公共文明总体水平“wu(五)大提升工程”为重点,深入推进“wu治”工程,集中开展城镇“wu乱”、农村环境专项治理行动、非正规垃圾堆放点专项整治,巩固城xiang 环境综合治理成果,持续优化城xiang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大力实施城xiang环境综合治理。

通过抓提升居民素质量、塑造城市风貌、完善基础设施和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等综合措施,呈现城xiang品质新提升、环境质量新改善、美丽xiang村新面貌、设施建设新突破、文明卫生新风尚的可喜局面,为全市经济社会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现将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一、重点工作及成效(一)持续推进“wu治”工程根据《**市中心城市wu治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深入推进**市中心城市治脏治乱治尘治噪治水工程的通知》文件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一月一主题、一周一集中、一天一抄告”主题活动,强力推进wu治工程,全面治理wu乱;一shi按照“保洁全天候”的要求,加强对辖市xiang镇办委清扫保洁工作的监督管理,对各xiang镇办委清扫保洁工作进行量化考核排名,全面提升清扫保洁质量。

二shi按照“垃圾日产日清”的要求,加强对垃圾清运公司的监督管理,对其进行量化考核,全面提升垃圾清运质量。

三shi按照“统一设置,规范有序”的要求,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管理,规范设置广告张贴栏,着力解决好“广告乱贴”的问题。

四shi按照“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要求,引导摊点入市,加强服务管理,科学合理设置临时摊市。

对骑门摊、夜间烧烤、未落实门前双三包责任制、不听劝导的摊位业主我办协调相关部门开展集中执法170余次,规范摊位1660余个,商家(企业)1130余家,收缴违规占道摆放的餐桌780余张,凳1560余条,灯箱广告424余个,烧烤架410个,责令企业(商家)整改810余家;着力解决“摊位乱摆”问题。

wushi 按照“缓堵保畅,安全便民”的要求,加强文明劝导,配合完善了小市楼院及道路标识、标线等交通管理设施,合理规划车辆停放市,引导车辆规范停放。

六shi按照“规范管理,文明施工、还静于民”的要求,开展30余次联合执法行动,深入治理了施工现场、娱乐场所、广场坝坝舞等噪音扰民、扬尘污染等行为。

七shi开展“牛皮癣”广告、活禽屠宰、高中考噪音、餐饮等专项整治行动80余次,发放xuan传资料50500余份,出动执法车辆700余台次,执法人员6000余人次,共清除40万余张“牛皮癣”及小广告,暂扣物品700余件,维护良好的市容环境卫生秩序,助力“平安高中考”,辖市容貌秩序明显好转,优化了人居环境。

八shi为纵深推进wu治工程,我市于7月30日召开了wu治工程推进会,对32个部门(单位)及100名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扬,对wu治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

九shi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按照覆盖广、层次高、针对性强的特点,为全面提升城xiang环境综合治理队伍业务素质,10月17日至19日对全市21个xiang镇办委的城(场)管办主任和27个责任部门负责环境治理的工作人员共75余名城xiang环境综合治理业务骨干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封闭式培训,依法治理、持续治理、长效管理成为常态。

十shi拟于11月16日在中心广场召开了“全民参与wu治工程,全域治理城xiang环境”广场文艺xuan传活动,发放城xiang环境综合治理xuan传资料31000余份,努力营造人人参与、爱护环境的浓厚氛围。

十一shi广xuan传、强督查,采取媒体xuan传和社会xuan传相结合等多种xuan传方式,通过超级信使、QQ平台、微信等新媒体发放信息15500余条。

针对“wu治”工程开展情况进行明察暗访督查230余次,1-12月共发出督查通报128期,“白色”督查通报8期,对存在问题单位及时回访督查,督促及时整改落实。

十二shi协助办理中央第六环境保护督察组转交qun众信访交办件共17件,办结17件。

对市wu治办下发的《关于qun众反映环保突出问题的督办整改通知》、市委书记信箱和中央第wu环境保护督察组qun众信访交办件等进行了督查督办、跟踪、回访,督促相关责任单位整改落实,并建立了台账、专档专卷,完善了相关资料。

(二)全面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按照“补短板,扫盲点”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总体思路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wu有”(有垃圾处理设施、有清扫保洁保洁队伍、有再生资源回收点、有村规民约、有资金投入机制)标准,我办积极协调市治理办,申请省级专项资金130万元,债券资金55万元,将我市碑庙镇**村、**镇**村等19个村纳入201*年度民生目标工程,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项目。

制定《**市201*年度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施方案》并全面启动实施,目前,基本完成了各项治理任务。

(三)大力实施风貌塑造1.***示范街市打造工程项目;按照**市政府办公室《研究**市***片市环境改善提升暨商业街示范打造工作的会议纪要》(201*年第10期)精神,我市专题研究此项工作,并积极与市、市相关部门衔接,已完成前期立项审批、招投标代理公司招聘工作和初步设计方案,组织***拟打造范围内商家、住户召开了座谈会,进行了入户调查和现场查看,形成了***片市打造社会风险评估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评审工作,并已得到市发改委批复,完善了设计方案和财政预算报告,目前,完成了财政评审、施工队伍和监理公司招标等前期工作,该工作于2019年3月初开始实施。

2.达成铁路沿线整治。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部署,按照“一拆、二挡、三美化”的思路,推进铁路沿线分类整治。

共整治有碍观瞻点位40余处,铺设彩钢顶棚仿真草皮2万余㎡,更换屋顶彩钢瓦面7200㎡,美化铁路沿线围墙2200㎡、民房外墙6500㎡,清理沿线积存垃圾8吨,拆除违规搭设18处,栽植绿化树305株,对禁养市内122户畜禽养殖场依照法律法规实施关闭或搬迁。

3.进出通道整治。

按照《**市中心城市出入通道沿线环境治理工作任务分解表》(达市城xiang环境治理办〔201*〕50号)相关要求,中心城市进出通道整治主要有金龙大桥南沿线、火车东站、北外210线。

我市工作主要在210线,截止目前,210线已美化民房15处约4500平米,拆除违规搭建4处,设置广告标语1幅,全面完面成了整治任务。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进一步完善基设施建设,增强服务功能,提升设施承载能力。

一shi设置临时摊市。

为解决城市管理中占道经营难题,为低收入者提供一个规范的经营场所,根据市政府拟在中心城市设置临时摊市解决城市占道经营问题的要求,我市组织市城管执法局和“三办两镇一委”对中心城市符合设置条件和历史形成临时摊市的街、路、巷进行了摸底排查、统计。

科学合理设置何家巷小百货夜市、中心医院住院部果蔬、朝阳西路安逸158宾馆60M、紫薇路40M小吃品等临时摊市。

二shi改善道路面貌。

完成了城市进出通道接道口硬化78处,建成北外、魏兴、复兴汽修市场,规范210国道、202省道沿线加水点、洗车点40余处。

三shi 按照城市管理职权划分,认真抓好环卫设施、绿地、购物休闲场所、停车场以及城市进出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配套功能。

四shi积极配合市城管执法局完成了西外片市清扫保洁市场化移交工作。

(wu)积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201*年共承办市级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共17件,主办17件;其中人大代表建议4件、政协委员提案13件。

协助市级部门办理了人大代表建议5件、政协委员提案6件,共11件。

内容涉及滨河游园、城市管理、环境卫生及保洁员待遇等问题。

截至5月底均已全部按时按质办结,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件件有回音,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均表示满意。

(六)及时办理回复举报投诉积极及时办理举报投诉,1-11月份由市wu治办转来举报投诉件30件,办结30件;市(市)委书记信箱转办件1件,办结1件;市(市)长热线信箱办转办件4件,办结4件;qun众来人来电举报30件,办结30件。

针对qun众举报、投诉的问题,市wu治办立即组织相关部门现场查看,落实责任,责令限期整改,及时回访督查,并将整改落实情况及时回复举报人。

二、创新做法(一)创新容貌秩序管理手段积极探索城市管理的各种手段:一shi网格化精细管理,建立了市级领导、市级部门(含部分市级部门)、街道办事处(镇)、社市容貌秩序“四级网格”工作体系;二shi积极对接市城管体制改革工作,对实施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三shi狠抓执法攻坚行动,按照“惩教结合,严管重罚”的原则,狠抓各类执法攻坚活动。

深入开展依法治市城xiang环境综合治理行动,狠抓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城市管理、大气污染和水体保护“wu大攻坚行动”,坚持“一月一主题”集中整治行动,准确把握shi间、季节变换中城市管理及“wu治”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充分整合市级部门城市管理职能,把握整治重点,攻克管理难点,解决反映热点,依法整治、持续整治。

(二)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在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的同时,兼顾未来、着眼长远,不断健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一shi加强队伍建设,在现有的协管员队伍的基础上,充分整合市级相关职能部门的执法力量,实行联合执法、联合治理。

二shi完善工作运行机制,把“wu治”工作纳入各镇办委及相关市级部门目标绩效考核内容,确保全市上下各司其职、协同作战。

三shi建立长期稳定的投入机制,除市本级财政每年预算投入以外,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和运营,确保资金投入多元化,实现城市建设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四shi制定了《**市城xiang环境综合治理考核评比办法》、《**市治脏治乱治尘治噪治水督查考核问责办法》(试行)等。

三、存在的问题(一)常态治理有待加强。

通过开展“wu治”工程,全市“wu 乱”现象得到基本遏制,但因市、市同城,部分管理职能受到体制限制,工作职能在上级部门,但工作落实又在基层,职责交叉,责、权、利不对称、不统一,造成后续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治理后反弹现象严重,常态治理和长效管理有待加强。

(二)基础设施相对滞后。

城xiang环境综合治理“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大多shi上世纪80、90年代修建,年久失修,管护不到位,损毁现象严重,亟待修缮、更换,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撑,而我市面临较大发展压力,治理资金紧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投入难以保障,一定程度上影响治理成果的深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