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药敏试验结果解读最终版(ppt)
药敏试验结果解读最终版(ppt)
的MIC 5倍以上。
• 耐药(Resistance)
– 用常规用量治疗不能抑制细菌的生长 – MIC高于药物在血、体液中可能达到的浓
度
敏感性判定的临床意义
• 中介 (Intermediate)
– MIC接近血、体液中药物的浓度,治疗 反应率低于敏感株
• 药物生理浓集部位有效 (尿-FQ) • 加大用药剂量可能有效
敏感性分类(CLSI)
• 敏感(susceptible,S)
• 中介(intermediate,I)
• 耐药(resistance,R) ✓ 剂量依赖性敏感(susceptible-dose dependent,
SDD)
敏感性判定的临床意义
• 敏感(Susceptible)
– 用常规用量治疗有效 – 常规用药时达到的平均血药浓度超过细菌
• 根据临床分离的病原菌类型 • 同类同一亚类只选择1-2种抗菌药物 • 选择的药敏药物应有效、不易耐药、经济
是否能将所有的药都做药敏 试验?
• 没有必要: 根据抗菌药物的等效原则和细 菌耐药表型可从已知药敏结果推测其他一 些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 没有可能:不是所用药物都可以做药敏试 验(需要药物在体外稳定,需要有操作标 准和解释标准)
药敏试验结果解读最终版详解 演示文稿
(优选)药敏试验结果解读最 终版
细菌耐药的临床对策
-寻找新的抗感染药物 -新药越来越少
-限制人以外(畜牧业)使用 -减少对人类的影响 -加强抗感染药物临床管理 -分级和分线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减少抗菌药物选择性压力 -加强医院感染的控制 -减少耐药菌株院内传播
药敏试验的意义
预测抗菌治疗的效果: “敏感”治疗可能 有效;“耐药” 肯定失败;
提供选择药物依据,指导医生合理使用抗生 素;
监测分离致病菌耐药性,分析耐药菌变迁, 控制和预防耐药菌感染发生和流行。
药敏试验基本流程
合格性检查
标本采集
细菌培养
鉴定
细菌分离
药敏试验
结果判断
报告
美国CLSI(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临床实验室 标准化协会 )制定的标准(每年修订)
– 抗生素连续梯度法 (Etest ):适用于营养要求高、生长缓慢
或需特殊培养条件的病原菌
– 流式细胞仪
Contents
1 药敏试验的目的、意义及方法 2 药敏试验抗菌药物选择 3 药敏试验的结果报告的解读 4 药敏试验结果对临床选药的指导意义 5 与药敏试验相关的常见问题
药敏试验抗菌药物选择原则
常用实验药物及其代表的药物
试验药物 苯唑西林
四环素
可被推测的药物
耐酶青霉素、头孢菌素、-内酰胺酶抑 制剂复合药、碳青霉烯类
多西环素、米诺环素、金霉素、土霉素
红霉素 克林霉素
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地红 霉素
林可霉素
药敏试验抗菌药物的分类
• 在标准中分成A、B、C 、U四组 • A组:常规首选(安全、有效、经济) • B组:选择性常规(临床使用的主要抗生素,在某
细菌耐药机制
• 细菌耐药机制主要有四种: – 产生灭活酶:水解酶、钝化酶和修 饰酶;
– 抗菌药物作用靶位改变,包括青霉 素结合蛋白位点、DNA解旋酶、 DNA拓扑异构酶Ⅳ的改变等;
– 细菌膜的通透性下降,包括细菌生 物被膜的形成和通道蛋白丢失;
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经验治疗:
因无法确定感染的微生物, 经验性治疗和目标治疗的统一
推断可能的病原体,参考本
地区药敏监测结果,故抗菌
药物必须覆盖所有可能的微 •留取标本进行微生物学检查
生物,常选用联合治疗或单
一广谱抗生素
•目标治疗:
•开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确定了病原体,根据药敏试
验,选用窄谱、低毒性的抗 菌药物
•目标治疗
Contents
1 药敏试验的目的、意义及方法 2 药敏试验抗菌药物选择 3 药敏试验的结果报告的解读 4 药敏试验结果对临床选药的指导意义 5 与药敏试验相关的常见问题
药敏试验的目的
• 药敏试验:对所分离的细菌进行抗菌药物 的敏感性试验。
• 目的: 使用体外试验的方法检测细菌的反 应性,为临床医生针对某一特定的临床感 染提供依据——实施个体化治疗。
耐药性的种类
• 分为天然耐药性(intrinsic resistance)和获得耐药 性(acquired resistance)。
➢ 天然耐药:又称固然耐药,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 决定、代代相传,不会改变的,如链球菌对氨基 糖苷类抗生素天然耐药
➢ 获得耐药:是由于细菌与抗生素接触后,由质粒 介导,可因不再接触抗菌药物而消失,也可由质 粒将耐药基因转移到染色体而代代相传,成为固 有耐药。
些情况下使用,尤其在医院感染时使用的抗生素)
• C组:补充试验(药物用于对A组药物耐药的流行
菌株、对A组药物过敏的病人、某些不常见的细菌)
• U组:尿路感染
Contents
1 药敏试验的目的、意义及方法 2 药敏试验抗菌药物选择 3 药敏试验的结果报告的解读 4 药敏试验结果对临床选药的指导意义 5 与药敏试验相关的常见问题
2. “SDD”与“中介”的关系:“中介”已包括“SDD”的概念,但并 非所有的“中介”都将替换为“SDD”
3.“SDD”是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中结果解读的重要分类,2014 年CLSI将其引入肠杆菌科细菌药敏试验。
这对完善药敏报告,避免临床将“中介”作为“耐药”过度处 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作用。
– 缓冲区:防止操作的系统误差造成重 大结果的判定错误
敏感性判定的临床意义
剂量依赖性敏感(susceptible-dose dependent,SDD):
1.是指依赖于患者所用剂量的菌株敏感性 报告为“SDD”时,应使用最大的允许剂量 [如更高剂量和(或) 更频繁给药],充分覆盖“SDD”菌株,达到满意疗效。
MIC法 K-B纸片法
药敏试验方法
• 纸片扩散法 (K-B法):测定抑菌圈直径,适合于快速生长的致病
菌
• MIC法: – 稀释法(肉汤、琼脂):分为试管稀释法和微量稀释法。用于罕
见耐药、临床疗效不佳、确定中介度的敏感性、选择二线药
– 自动化药敏测定仪法:利用光学测量法测定抗菌药物对细菌的
作用,即透光量与菌液浊度成反比。优点:快速,尤其适用于快速 生长的细菌,药敏试验可在3~5小时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