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就业前景调查
调查目的意义:
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竞争压力与日俱增。
作为一名大学生不断学习新知识,了解搜集新信息,洞悉社会变化,规划美好未来,应对各式挑战和机遇,是我们必须具备的能力。
大部分学生在高校毕业后都是走向工作这条路,每份职业的就业前景、社会福利、未来发展等都是我们急需了解知道的讯息。
因为我一直热衷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略看了些应用心理学的书籍,有关心理学的刊物,对该方面的职业也很有兴趣,因此,将本次的社会实践定为心理咨询师的就业前景调查。
心理咨询在我们中国仍是很大一块空白,不论是国人思想的误区,还是国内目前心理咨询系统不够完善等客观因素,都严重影响了其发展。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结构的转变,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各企业、群体或个人对心理咨询的需求越来越大。
在此对心理咨询师这个具有巨大发展空间的职业进行浅显的分析调查,旨在帮助自己看清该职业的未来发展,对其他有同样兴趣的同学提供一些可能有用的资料。
一.概念
心理咨询师是指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
心理咨询是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
心理咨询最一般、最主要的对象,是健康人群或存在心理问题的人群。
健康人群会面对许多家庭、择业、求学、社会适应等问题,他们会期待做出理想的选择,顺利地度过人生的各个阶段,求得自身能力的最大发挥和寻求生活的良好质量。
心理咨询师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提供中肯的发展咨询,给出相应的帮助。
心理咨询所提供的全新环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己与社会,处理各种关系,逐渐改变与外界不合理的思维、情感和反应方式,并学会与外界相适应的方法,不仅能够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排除困扰、还能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从而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成功教育子女,处理好家庭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纳对咨询的定义是:心理咨询是指一种专门向他人提供帮助与寻求这种帮助的人们之间的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助人者的手段及其所创造的气氛使人们逐步学会以更积极的方法对待自己和他人。
心理咨询能够为人们提供全新的人生经验和体验。
心理咨询的对象主要是正常人, 心理咨询所提供的全新环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己与社会,处理各种关系,逐渐改变与外界不合理的思维、情感和反应方式,并学会与外界相适应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生活品质,以便更好地发挥人的内在潜力,实现自我价值。
二.职业现状
目前不少心理咨询工作室/公司发展不太如意,更别说很高的收入,少数很专业的知名的心理咨询工作室/公司经济效益不错。
因此,如果想做面向社会收费的心理咨询业务,目前必须是很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1. 收入情况
心理咨询师收入属于中上阶层。
目前,在美国,心理咨询师每个小时的收入可以达到150美元左右。
在国内,心理咨询收费从每小时100元至1000元不等,平均收费200元/小时。
在南京,平均收费100―200元/小时,在北京的一些CBD商务区内,咨询收费往往会达每小时100美元。
2. 服务对象
心理咨询师是一个属于高阶层的职业,不仅体现在收入方面,而且在服务的人群方面也是如此。
目前世界上心理咨询师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EAP服务(企业心理服务,也称员工帮助计划),服务对象就是拥有较大规模的企业。
现在,世界500强的企业有75%都选择为员工提供EAP服务。
心理咨询师是一个可以终生从事的职业,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持续发展。
3.市场需求
在中国,目前保守估计,大概有有1.9亿人在一生中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据调查, 13亿人口中有各种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患者达1600多万,1.5亿青少年人群中受情绪和压力困扰的青少年就有3000万。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自杀未遂的达1000万人以上;造成功能残缺最大的前10位疾病中有五个属于精神障碍;推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负担到2020年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四分之一。
中国每年自杀死亡的人数已达28.7万人,每年有200万人自杀未遂者;1990年中国2560万例抑郁症患者,仅有5%得到治疗,而15%的抑郁症患者抱有自杀倾向。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吴瑞华研究员认为,缺乏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人才是造成我国自杀率相对较高的原因之一。
按照国际卫生组织的说法:每千人拥有一个心理咨询师是“健康社会的平衡点”。
这样看来,全国大约需要130多万心理咨询师。
4.人才供给
专业、正规的心理咨询师极度短缺,与中国的社会需求相比,经过正规、专业的心理咨询专业人员数量非常匮乏,中国目前仅有6000多名。
国际卫生组织资料显示,在美国,每1000人中就有1名心理咨询师。
而据中国2005年统计数字显示,每100万人口只有4.6个心理咨询工作者。
那么只单单按照5亿的人口数来计算,中国的心理咨询师就有47.6万的缺口。
在人才培训方面,中外落差很大。
在美国,有心理学系的大学有3000多所,在中国有心理学系的大学只有60所左右。
而且,学历教育体系中,心理咨询专业极为稀少,极少数培训资源集中在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的高等科研院所。
5.从事行业
(1)企事业单位:在规模较大,制度较完善的企业里对心理顾问的需求很大,因其对企业在人力资源、人事管理和企业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在企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应用的EAP(EmployeeAssistanceProgram员工帮助计划)已经发展成一种的服务,其内容包括、、、、、、、、、等等各个方面,全面帮助员工解决个人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目的在于使员工在纷繁复杂的个人问题中得到解脱,减轻员工的压力,维护其心理健康。
(2)教育系统:中小学、大学等中高等教育机构的心理咨询室(辅导室),青少年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等。
(3)医疗机构:三级甲等医院均要求成立心理科。
(4)司法系统:按照国家司法部的规定,监狱、劳教、临时羁押场所均要配备心理矫正师。
(5)公安系统:拘留所、戒毒所、派出所人民调解员等要配备心理咨询师。
(6)民政系统:3000人以上的社区要配备心理咨询师,盲流遣送站单位也配备心理咨询师。
6.政策制度
国家以出台多份有关心理咨询师鉴定试点,心理咨询员等级培训鉴定试点,心理咨询机构专业资质认证办法的全国统一的文件。
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分为心理咨询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三个等级。
三.前景调查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困难,很多人对未来几年内的就业状况持较悲观的态度。
但是,由于心理咨询师这个在中国可以说是新兴职业领域的独特优势,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对较小。
在上面的职业现状中,我们列出了获得相应学位,取得证书或拥有一定的经验的心理学人才有很多的职业选择。
那么针对我们——正处在国家全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的大学生,如果选择这个职业应该说是很有发展潜力的。
国家经济的发展,结构的完善,必会产生很多需求,如对职员福利的追求,对工作者、领导者、公民的心理健康的不断重视,人们精神追求等,都会是这个职业蓬勃发展的催化剂。
下面是网民对关于心理咨询的看法的一份问卷:
1.你知道心理咨询师这个行业吗?
2.你是否进行过心理咨询?
3. 你认为心理治疗主要针对哪些人群?(多选题)
4. 当你遇到心理困惑时,一般采用哪种方式解决?
5. 如果你有一定的心理困惑,会去找心理咨询师吗?
6. 如果你不选择心理咨询,是因为……?
7.如果你进行过或者将来有可能进行心理咨询,最主要的原因是……?:
8. 您认为承担我国心理咨询工作和推广的主体应当是什么?
9. 您认为咨询师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才算合格?
10. 你觉着心理咨询的费用每小时多少能接受?
问卷分析:
从这份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人们对心理咨询的认知度较高,但真正尝试这项服务的人相对较少,说明这个职业还存在很大的空间可以发展。
同时,人们对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等概念模糊混淆,对心理咨询抱有很大的偏见和误解,这的的确确是摆在心理咨询行业未来发展面前的一道坎。
在各个心理咨询服务的方面里,个人的心理咨询室的认知度最高,但实质上,其他各个方面的心理咨询师可以从事的行业的利润和发展前景也十分可观。
普遍来看,心理咨询的报酬较高,这也是未来该行业发展的趋势之一。
四.仍存在的问题
首先,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是一门实践技能要求非常高的专业工作,但现有的考核体系仅注重理论考试,大批取得资格证书的心理咨询师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许多咨询师虽有证书,仍然不会咨询、不敢咨询甚至错误咨询。
有关部门重认证职能,轻后续职业化管理,缺乏对从业技能、从业资格和从业质量的考评和监控,极其不利于这一事业的健康发展。
所以有必要建立和实施该行业全过程的从业技能、从业资格和从业质量的考评和监控体系。
其次,目前,仍存在一部分的人群对心理咨询这个领域存在一定的误解和歧视,这点从我们的问卷中也可以看出。
所以,在未来的几年内,还需要大力的发展心理学,使更多的人们能了解它,接受,并很好的利用它。
最后,针对我们大学生,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需要大量的知识和经验积累,不是本科毕业就可以马上进入工作环节,那么在这之前就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及费用,来完善自我。
这需要我们酌情考虑自身条件和环境等影响因素,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