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党委、政务信息写作一、为什么要报信息(一)信息可以服务决策。
(二)信息可以推动工作。
(三)信息可以锻炼个人。
二、如何撰写信息(一)千方百计找信息。
1、动态信息2、经验信息3、问题信息4、建议信息5、调研信息6、经验+动态信息7、问题+调研信息信息选题途径:观新闻、看动向;看文件,摸思路;参会议,找方向。
(二)精益求精编信息。
信息要“精、鲜、准、独到”。
编写信息把握5要素:1、背景要清:要清楚地了解背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不怕写不好,只怕不用心去写;每天一定要浏览区、市局、国家局网站信息,了解最近的重点工作,学习写作方法。
2、角度要新:防止写成一般的会议记录,跳出会议,站在高处进行思考。
3、内容要真:不仅要真,还要充实。
4、文字要简:删繁就简、避虚就实、去同存异、一事一报。
5、综合要厚:要给人很厚实的感觉,论据要充分。
掌握4技巧:1、明确标准细分类:将零散的信息素材进行分类,如:按时间缓急、按某种主题、按工作的进展等。
注意沙里淘金、集零为整、变缺为全、化浅为深。
2、转换角度巧立意:站在相应领导者的高度上审视、考虑问题,学会“关起门来当局长”。
要和当前的中心工作、领导的关注点、本单位的特色结合起来。
3、总结提炼定标题:标题:掷地有声,一目了然。
标题就是最大最耀眼的那颗珍珠,它是整篇信息的灵魂,制定标题要注意:题文一致,突出精华,鲜明有力,言意简明,新颖生动。
第一段的导语就是主线,要以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概括出信息的主题思想。
每一个小标题就是一粒一粒的珍珠,当然珍珠有大有小,根据布局需要,有人喜欢把大珍珠放在前面,有人喜欢把小珍珠放在前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倒金字塔结构”或“循序渐进式结构”。
这样串起来的就是一串光彩夺目的珍珠项链了。
4、大小排列串珍珠:主体:要务实,不是简单的素材罗列,要层次错落有致,分清主次,语言特点是简炼明快,排除主观议论、描写和抒情,力求叙事简洁精炼,用第三人称写,尽量不要写我科、我所、我局。
多用主动语态,比被动语态更有力,短句比长句更容易突出重点。
还有几关:通读全文,调整结构、字斟句酌、去掉多余的字(90%的“了”可以去掉),魔鬼藏在细节中,要仔细推敲每一个字,注意音调节奏,要平仄相配,不要啰嗦,要惜字如金,不要犯字面错误。
字体:标题:宋体小二;内容:仿宋三号字。
领导修改:“拿来主义”有时也可取,前后对比,汲取精华,进一步提高。
(三)及时准确报信息。
1、站位要高。
2、分析要细。
3、挖掘要深。
4、上报要快。
第二部分:如何提高信息采用率一、找准“新闻眼”,提高信息水平“新闻眼”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我们需具备的善于发现信息点的眼力和能力;二是指一篇信息的精要之处,是信息的主题、灵魂,它表现在信息里可以是简单的一个词组、一句话、一个段落,也可以是标题。
有了它,分散的材料,凌乱的思想,就能向一个方向、一个点上聚拢、集中、深化,就能形成一篇好信息。
从纷繁的材料中挖掘信息点,正确确定信息报道选题,反复提炼信息主题,这都是寻找“新闻眼”的重要环节,无主题,多主题,坏主题,都是一篇信息的致命伤。
总之,只要拎出了“新闻眼”,就不愁写出好信息。
二、练好基本功,提高采用率要投其所好,首先要了解网站刊物的关注点,其次要了解负责采用登载信息的人的习惯,最后是相互之间良好的沟通。
要对市区的工作重点、本单位的工作亮点、社会的关注焦点做到心中有数。
人类正在进入信息时代!我们知道,信息,古已有之;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开发、利用信息也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
可以说,自人类产生以来,就始终伴随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活动。
当信息活动发展到不得不由一部分人来专门进行的时候,信息工作就自然而然产生了。
也就是说,从社会分工角度看,信息工作作为一项专门职业,不是从来就有的。
只有当科学技术发展到能够为专门从事信息职业者提供谋生可能,并且社会发展也对信息有迫切需求时,信息工作才能在社会分工中确立一席之地。
信息工作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应运而生的。
信息工作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以信息服务、知识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独立的社会行业;一是附属于其他行业的信息系统的专门活动。
1、信息工作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行业,亦称“信息产业”。
狭义上是指专门的信息服务业,包括信息采集业、信息加工处理业(如预测、经济分析)、信息查询业(如数据库)、信息传递业、咨询业(如工程咨询、决策咨询)、软件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等。
广义上说,一切有关信息的收集、贮存、检索、组织传递方式、内容价值分析等方面的生产部门,如出版、印刷、新闻、广播、通讯、广告、图书、情报、档案等部门,都归属于信息产业。
信息产业的特点:一是以信息为劳动对象和主要资源;二是知识高度密集,技术高度密集;三是具有很强的服务性。
信息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由于自身能够创造财富,更重要的是通过它的发展,为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先进的服务工具和信息处理技术,极大地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产业在社会分工中的位置越来越显得重要,并将最终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
现代社会,信息资源对国民经济增长有着直接作用,甚至被认为是国民经济的倍乘因子。
它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可用如下公式来表示:社会净产值=各部门物质生产(人力和资金)投入总和×信息流信息工作作为附属于其他社会行业的信息系统的专门活动,所涉及的范围也是十分广泛的。
现代社会,几乎每一个行业或社会系统,都设立了专门机构来从事专门的信息工作,这已成为一个普遍取向。
2、党政信息工作及其特点党政机关设立专门机构或利用相关机构收集、反馈或处理党政领导机关决策、实施正确领导所需信息的专门性活动。
党政机关信息工作是整个信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工作大家族中的一支。
党政信息工作除了一般信息工作的共同特点外,还有自己的特殊特点。
一是从属性。
即从属于一级党委和政府,并为其提供政务、事务服务。
信息工作是秘书部门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
秘书部门工作的从属性,决定了信息工作的从属性。
二是服务性。
即党政信息为领导及领导机关进行科学决策和指导工作服务,发挥参谋、助手和耳目作用。
这是党政机关开展信息工作的根本目的。
三是广泛性。
各级党政机关是社会的神经中枢,处于总揽全局的位置,需要掌握方方面面的情况,并随时对各类重大问题作出决策,其工作的重要性决定了信息工作的广泛性。
一是覆盖范围大,在党政机关管辖范围内,各地方、各行业、任何一个社会角落都应在信息的视野之内;二是涉及内容广,包括政治、经济、文教、法律、卫生、科技等各个方面的信息,都是党政信息工作的对象。
四是内部性。
内部性是党政机关信息工作区别于其他部门、其他系统信息工作的又一个显著特点。
事实上,党政信息工作是一个既开放又封闭的系统,说它是开放的,体现在信息收集的广泛性,处在总揽全局的位置,面向全社会收集信息,传递信息;说它是封闭的,是指信息处理的内部性。
3、党政信息采集的主要渠道俗话说:“行车要有路,过河要有桥。
”采集信息要有通畅的渠道。
党政信息的采集渠道主要有6条,其中网络信息渠道为主渠道。
一是网络信息渠道——从党政信息网络上采集信息。
网络信息具有信息含量大、传递速度快、内部性强的特点。
一要注意加强信息网络的建设,在本地区、本部门建立起高效、快捷的信息纵向、横向网络;二是发挥信息网络的作用,使其真正成为收集信息的主渠道。
二是会议信息渠道——通过参加会议或收集有关会议材料,从中采集有价值的信息。
采集会议信息中,要特别注意采集核心信息,就是发生在领导层或紧贴领导活动的信息,直接、准确地把握领导思路及意图。
三是公文信息渠道——从公文材料中挖掘信息。
公文,按功能分,有正式行文和参考行文。
正式行文,一般指文件;参考行文,指简报、情况反映等。
公文信息是指从正式行文中和参考行文中挖掘出来的信息。
包括各类报告、简报、党刊、政刊等中挖掘的信息。
四是新闻信息渠道——从广播、电视、报刊中收集信息。
新闻信息具有信息来源广泛、传递时效迅速、反映问题尖锐的特点。
新闻信息要注意采集那些只在新闻报道或内部参考中出现、未在内部文件上登载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在一些重要会议、活动中的讲话;外地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重大动向、工作部署;改革开放中的重要新思路、新观点、新情况;对本地区、本部门的批评意见和建议等。
五是信访信息渠道——通过信访渠道获取对领导决策、了解基层情况有参考价值的信息称之为信访信息。
信访,是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的简称。
一定意义上讲,信访是党和国家的政治“气象台”,是社会稳定情况的“晴雨表”,可以直观地反映基层干部群众的情绪、呼声、建议等。
六是自采信息渠道——信息工作人员深入实际亲手采集来的信息。
党政机关的信息工作人员,要想向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同志提供直接、准确的信息,就要经常不断地做大量的调查研究,而这种调查研究,对信息工作人员来说,就是深入实际采集信息。
自采信息具有更强的目的性、针对性、及时性和有用性。
自采信息的方法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个别访问、座谈调查、现场观察、问卷调查、亲身体验、网上调研等等。
采集信息,除了上述6个渠道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辅助途径,就是收集积累资料。
4、党政信息的写作特点党政信息总的要求是:及时、准确、全面。
就写作而言,其特点和要求集中起来8个字:“简练、具体、精确、明白。
”简练——言简意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党政信息不允许长篇大论,领导同志不允许信息语言罗嗦、堆砌,容不得空话、废话、套话。
这就要求撰写信息时,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力争做到“字字珠玑,句句铿锵”,使撰写的信息短小精悍,一般在500字以内。
撰写信息要简练,并不等于要简陋。
简陋是支离破碎、残缺不全、词不达意。
信息语言的简陋必然会使所要表达的思想简陋,使信息缺乏表现力。
我们提倡用精练的语言反映重要的情况,使信息既不显得臃肿、累赘,又不失其丰满、充实。
撰写信息难就难在这里。
具体——就是用事实说话。
事实不是抽象的,它是由时间、地点、人物、事物经过、事件原因、结果等因素构成。
用事实说话,就是要把事实的真相不是笼统地、抽象地展示在领导面前,而是用生动实在的事实,使领导一目了然,印象深刻,从而获得具体切实的感受。
也就是说,撰写的信息,要如实记叙具体人、具体事、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具体经过和结果,有时甚至还要有必要的现场、细节描述等。
精确——就是在撰写信息中,对事实的性质、程度、空间、时间及前因后果等叙述必须准确无误,不能含糊其词,不能模棱两可,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树立“实事求是”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精心遣词造句,使撰写出来的信息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事实原貌。
明白——通俗易懂,浅显明白。
有的领导同志把每天阅读信息内刊称为“精神快餐”,这就要求我们编撰的信息,向领导同志提供的信息不需细细咀嚼,不必慢慢欣赏,而是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