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规划第二章旅游规划编制的理论、方法和程序

旅游规划第二章旅游规划编制的理论、方法和程序


二、旅游规划编制的地理学理论
(一)区位理论
在西方国家,研究生产空间布局的理论被 统称为区位理论,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 论、市场区位论、中心地理论、运输区位论等 领域。旅游区位论的研究开始于上个世纪50— —60年代,由于旅游规划设计是在空间上的活 动,必定有空间布局和空间组织优化的问题, 所以需要进行区位因子的分析和区位理论的指 导。
一、旅游规划编制的经济学理论
(一)资源禀赋理论
资源禀赋理论也称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简称HO模型),最早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 (E.Heckscher)1919年提出,后为他的学生俄林所继 承和阐释,并在1933年出版的《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 易》一书中,形成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要素禀赋理论。HO模型突破了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观点,以新古典 经济学作为区域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用生产要 素禀赋差异导致价格差异代替李嘉图的生产成本差异来 进行研究,认为区域分工和国际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各地区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并由此决定了生产要素的 相对价格和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推荐文献:
1、刘丽娟.梯度推移理论视角下的区域旅游资 源开发研究[J].国土资源导刊,2008(06);
2、刘湘.基于梯度推移理论下的大旅游区构 建——以江西庐山大旅游区的建设为例[J]. 商场现代化,2006(32).
2、核心——边缘理论
核心—边缘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 (J.R.Fridemna)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任何空间经济系 统均可分解为不同属性的核心区和边缘区。在若干区域之间 会因多种原因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而成为“核心”,其它 区域则因发展缓慢而成为“边缘”。核心和边缘之间存在着 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总体上,中心居于统治地位,而外围则 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中心对外围之所以能够产生统治作用, 原因在于中心与外围之间的贸易不平等,经济权力因素集中 在中心,同时,技术进步、高效的生产活动,以及生产的创 新等也都集中在中心。中心依靠这些方面的优势而从外围获 取剩余价值。对于外围而言,中心对它们的发展产生压力和 压抑。两者关系及不平等又相互补充,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 转化。

可持续发展观强调发展必须以不破坏或少破坏人
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资源为 前提。实现这种发展需要
通过有效的资源管理,使资源使用的速度低于更新的
速度,从利 用不可再生资源或再生速度较慢的资源转
向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再生速度较快的资源,保证 现代
社会和后代社会的发展有充足的可利用的资源。可持
旅 客 人 数
导 入 期
成熟期
成 长 期
复兴 衰退期
图2-2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
时间
三、旅游规划编制的市场学理论基础
(一)市场学中的产品开发理论 (二)市场学中的定价理论 (三)市场学中的销售渠道理论 (四)市场学中的促销理论
四、旅游规划编制的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关于旅游污染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Leabharlann 构成危及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1、旅游市场的区位选择 2、旅游交通道路和交通布局 3、旅游项目的选址于规模、结构的确定 4、不同大小旅游地空间大小结构确定 5、旅游营销区位选择
(二)空间结构与组织理论
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古典区位理论逐 渐发展成为现代区位理论,其理论研究也逐渐 从单一的区位决策发展到区域总体经济空间结 构的研究,由静态的空间区位选择发展为空间 相互作用、空间结构演变的研究,并形成各种 空间结构理论。主要包括空间结构分析,空间 要素点、线、面的结合、空间相互作用、空间 结构演变理论等。伴随着空间结构理论,空间 组织理论也随之出现,主要包括轴线理论、网 络开发理论等。
图2-1 旅游景点、线路、旅游区空间发展模式是示意图
(三)旅游地和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980年,加拿大学者巴特勒(Butler)在 前人的基础上系统完善的提出旅游地生命周期 理论,指出旅游地的发展演化一般经过六个阶 段:探查、参与、发展、巩固、停滞、衰落或 者复苏。旅游地声明周期过程不仅是时间的推 进和延续的过程,更是旅游地空间的结构调整 和旅游产业演进的过程。
哈尔滨冰雪城
海南岛热带风光
青岛海滩
塔克拉玛干沙漠
(二)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是研究解释经济增长规律和影响
制约因素的理论。从全球范围来讲经济增长取决于取 得有用物质和能源的多少,而取得有用物质和能源又 是由发明、创造、新的技术、新的方法、自然条件、 劳动力素质等这些要素所决定的,同时这些要素也是 旅游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上个世纪50年代法国区域 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创立了增长极理论,他认为: 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 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 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 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
肯尼亚旅游
马尔代夫旅游
(三)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1、梯度推移理论
梯度推移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 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 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如果其主 导产业部门由处于创新阶段的专业部门所构成,则说明该 区域具有发展潜力,因此将该区域列入高梯度区域。该理 论认为,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 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 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 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 系统扩展开来的。
第二章 旅游规划编制的理论、方法与程序
学习目标:
1.了解与旅游规划编制相关的各种理论及其 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2.了解与旅游规划编制相关的各项技术及其 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3.掌握旅游规划编制的程序。
第一节 旅游规划编制的理论基础
本节主要内容: 一、旅游规划编制的经济学理论 二、旅游规划编制的地理学理论 三、旅游规划编制的市场学理论 四、旅游规划编制的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五、旅游规划编制的社会学和心理学理论 六、旅游规划编制的系统工程学理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