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复习课完整版
第三章 剩余价值的生产(理解、分析)
第一节 货币转化 为资本
资本总公式
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区分依据及意义
第二节 剩余价值 的生产过程
剩余价值率公式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理解、分析
生产力的发展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第三节 资本主义 工资
名义工资、实际工资和相对工资的定义及应用
C Ⅰ(v十△v十m/x)=Ⅱ(c十△c)
D Ⅰ(c十v十m)=Ⅰc十Ⅱc
第五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分析、综合)
多选 4. 在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过程中,需要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交换的产品有
(
)。 B Ⅰ(v十m) C Ⅱc D Ⅱ(v十m) E Ⅰc
A Ⅰ(c十v)
5.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条件下,社会资本再生产中(
8.某企业预付资本1000万元,企业资本有机构成为 8︰2,预付不变
资本中用于购买劳动资料部分为 600 万元,固定资本平均 10 年周转 一次,流动资本每年周转4次,剩余价值率为 150%,试计算该企业 的资本总周转速度、年产品总值、年剩余价值率。
第五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分析、综合)
第一节 单个资本 循环
A补偿耗费的可变资本 C补偿耗费的全部资本 A预付资本数量增加
6.加快资本周转之所以能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根本的是因为(
B
C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
D剩余价值率提高了
第五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分析、综合)
7.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有什么
不同?
第五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分析、综合)
6.剩余价值率为100%时,是表示(
DE
)。
B不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之和 D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之和
BCD )。
A工人一天的全部劳动时间都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B工人一天劳动创造的价值有一半为资本家无偿占有 C工人一天劳动时间里,为自己劳动与无偿为资本家劳动的时间相等 D工人一天劳动创造的价值中,工人得到的与资本家占有的相等
C
)。 B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D不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
C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4.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工资水平及其变动趋势主要看(
A货币工资
B实际工资
C相对工资
D国民工资
B
第三章 剩余价值的生产(理解、分析)
多选:5.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在量上等于(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 C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之和 E商品价值与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的差额
2015
政治经济学总复习
考试题型
单选(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多选(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简答题(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 案例分析题(共1题,共20分)
重点章节及分值分布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本次考核的知识点或操作技能 政治经济学概述 商品与货币 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积累 资本的流通过程 资本主义分配 当代资本主义 国际经济关系及其运行 收入分配与社会福利 阶级理论与国家理论 变革与转型 制度的内涵与制度的变迁 考核要求 识记 识记、理解 理解、分析、综合 识记、理解 理解、分析、综合 理解、分析、应用 识记、分析 理解、分析 识记、理解 理解 识记、理解 识记、理解 分值 2 4 16 8 28 12 6 4 2 2 2 2
1.资本的技术构成、价值构成和有机构成的相互关系是
什么?
2.资本积累的动因(客观必然性)和实质是什么? 3.简述影响资本积累量的主要因素?
第五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分析、综合)
第一节 单个资本 循环
第二节 单个资本 周转 第三节 社会资本 的再生产和流通 第四节 资本主义 的经济危机
资本循环定义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阶段和三种职能 资本周转次数 n=U/u
3.产业资本循环依次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第五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分析、综合)
单个资本周转 4.考察资本周转,重点在于分析(
A
)。 B资本运动的连续性 D资本运动的间断性
A资本周转的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C资本循环所经历的阶段和资本形式的变化
5.折旧是用于(
B
)。
B补偿耗费的固定资本 D补偿预付的全部资本 B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 )。
D资本家靠辛勤劳动发家致富
2.资本有机构成是指(
)。 B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 D由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
A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比例 C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构成
第四章 资本积累(识记、理解)
6.个别资本通过股份制扩大其资本的支配范围属于(
)。
A资本积累
B资本积聚
C资本集中
B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
D生产商品的活劳动耗费 )。 B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D是国内外竞争的结果
C资本家同工人之间竞争的结果
第六章 资本主义分配(分析、应用)
4、利息率的界限是(
)
B、平均利润率<利息率<0 D、0<利息率≤平均利润率 ) C、100元 ) B、土地经营权的资本主义垄断 D、200元
第五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
7.简要说明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其经济内容。
P106
海尔是“怎样让石头漂起来”案例
第六章 资本主义分配(分析、应用)
第一节 平均利润 和生产价格
第二节 商业资本 和商业利润 第三节 借贷资本 和利息 第四节 资本主义 地租
商业资本定义 股份公司定义及内部治理结构 股票价格=(股票面额*股息率)/利息率 资本主义地租定义及两种形态
D资本垄断 )。 C资本集中 D资本积聚
7.产生相对过剩人口的直接原因是(
A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B劳动力供给的增加
8.资本技术构成的内容是指(
)
A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 B由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数量和劳动力数量的比例 C 机器设备数量与劳动力数量的比例 D 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技术基础
第四章 资本积累(识记、理解)
(2)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 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同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
(3)影响商品价值量的劳动生产率指的是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
第二章 商品与货币(识记、理解)
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 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量实 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在商品 经济中,价值规律主要有调节作用、刺激作用、分化作用。
C) 6、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A 是各自独立的两种劳动 C 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B 是先后不同的两种劳动 D 是既有差别又有矛盾的两种劳动
7、抽象劳动是(多选)。 ABCD
A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B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 C劳动的社会属性
D历史范畴
E生产商品的劳动
第二章 商品与货币(识记、理解)
)。
A消费资料生产优先增长 C消费资料与生产资料同步增长
6.
B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 D增长最慢的是消费资料 )
E增长最快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 社会总产品在再生产条件下的交换过程包括(
A 第一部类内部的交换 D 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交换
B 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 E 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
C 资本所有者之间的交换
E工人一天生产的商品价值中,工人得到的与资本家占有的相等
第三章 剩余价值的生产(理解、分析)
7.为什么说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但又不能离开流通
而产生?
答:(1) (2 ) 8.P66 案例
第四章 资本积累(识记、理解)
第一节 社会再生 产
粗放扩大在生产和集约扩大再生产定义
资本积累定义
价值规律定义及基本内容 价值规律基本内容 价值规律作用
第二章 商品与货币(识记、理解)
商品的二因素
1、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C A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使用价值 C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 2、商品的本质属性是(C )。
)。 B没有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使用价值 D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有价值
)。 D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
A生产阶段
B购买阶段
C销售阶段 )。
2.商品资本循环的公式是(
A G—W…P…W′—G′
C W′—G′——W…P…W′ A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C借贷资本、生产资本、货币资本
B P…W′—G′——W…P
D W…P…W′—G′——W )。 B货币资本、商品资本、生产资本 D生产资本、借贷资本、职能资本
第三章 剩余价值的生产(理解、分析)
1.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 A 工人的必要劳动 A生产劳动产品的条件 B 工人的剩余劳动
B
) C 绝对价值 D 相对剩余价值 )。
2.机器设备等物成为资本是因为它们是(
B生产商品的条件
C
C生产剩余价值的条件
3.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 A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D生产物质财富的条件
A、0<利息率<平均利润率 C、0>利息率>利润率
5、有一张股票,其股息为20元时,其价格为400元,当利息率不变,股息降到
10元时,其价格为(
A、400元
B、300元
6、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 A、土地的自然条件差别
C、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
第二节 资本积累
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资本积累的有机构成
第三节 资本原始 积累
产生相对过剩人口原因
第四章 资本积累(识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