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翻译理论与实践1》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1
课程编号:06120360
课程类别:专业课,必修
总学时数:32(理论学时:16 实践学时:16)
学分:2
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
适用专业:英语(师范)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翻译理论与实践1》是为英语(师范)专业开设的必修专业课。

本课程是《翻译理论与实践2》的基础,旨在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中外翻译理论,并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进行各种类型的翻译实践,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同时掌握翻译技巧,增强翻译技能,进一步提高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也为《翻译理论与实践2》的学习做准备。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翻译概述
1.教学内容
翻译的基本原理(定义、类型、标准);翻译的过程(理解、表达、审校);翻译的条件
2.重点、难点
重点:翻译的定义和标准
难点:翻译的标准(中西方著名翻译家提出的翻译标准比较和探讨)3.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翻译的发展历史和定义;掌握翻译活动的基本过程;理解中西方著名翻译家提出的翻译标准。

第二章英汉语言对比
1.教学内容
英汉语言不同点对比(印欧语系与汉藏语系;主语句与主题句;形合与意合;
树状与竹状;静态与动态)
2.重点、难点
重点:主语句与主题句;形合与意合;树状与竹状的不同点对比
难点:树状与竹状的不同点对比
3.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例句分析,了解英汉语言在语系、句法、语义、词法等方面的不同点,在练习的基础上,加深差异理解,提高英汉语言差异的敏感度。

第三章英汉思维和文化对比
1.教学内容
英汉思维和文化对比
重点:英汉语言的文化差异(问候、颜色、动物);英汉语言的思维差异(正反与虚实、褒贬与曲直、直率与含蓄、客体与主体、抽象与具体)
难点:英汉语言的思维差异(正反与虚实、褒贬与曲直、抽象与具体)3.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英汉语言在文化和思维方面的对比规律和差异,尤其是通过文化差异的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思维差异的了解,知晓英汉语言在表达上的不同点,从而提高双语转换时的语言表达水平。

第四章词语的翻译
1.教学内容
词语的翻译(词义的选择、引申、具体化、抽象化和褒贬)
2.重点、难点
重点:词义的选择、引申、具体化
难点:词义的引申、具体化和抽象化
3.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词语的翻译,尤其是翻译时如何根据上下文进行词义的选择、引申、具体化、抽象化和褒贬,实现词语在翻译时的准确转换。

第五章句子翻译技巧(上)
1.教学内容
句子翻译技巧(增译法、省译法、词类转换法)
2.重点、难点
重点:省译法、词类转换法
难点:词类转换法
3.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例句分析和句子翻译练习,掌握增译法和省译法的运用;重点掌握词类转换法,根据句子情况,灵活进行转换和思维调整。

第六章句子翻译技巧(中)
1.教学内容
句子翻译技巧(正说反译、反说正译法、重译法)
2.重点、难点
重点:重译法、正说反译、反说正译法
难点:正说反译、反说正译法
3.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例句分析和句子翻译练习,掌握重译法和正说反译、反说正译法的运用;
重点掌握正反译法,根据句子情况,灵活进行转换和思维调整。

第七章句子翻译技巧(下)
1.教学内容
句子翻译技巧(语态变换法、倒置法、拆译法)
2.重点、难点
重点:语态变换法、倒置法、拆译法
难点:语态变换法
3.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例句分析和句子翻译练习,掌握语态变换法、倒置法和拆译法的运用,在英汉两种语言进行转换时,注意不同翻译方法的运用,使得表达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

第八章常见句型的翻译
1.教学内容
常见句型的翻译(定语从句的翻译、状语从句的翻译、名词性从句的翻译)
重点:定语从句的翻译、状语从句的翻译
难点:定语从句的翻译(译成前置定语、译成后置定语、溶合译法、译成状语)3.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常见句型的基本翻译方法,尤其是定语从句的翻译中,灵活运用译成前置定语、译成后置定语、溶合译法、译成状语等翻译技巧,进行定语成分的挑战,使表达符合目的语的习惯。

第九章中国传统文化语篇英译
1.教学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语篇英译
2.重点、难点
重点:零主语句句子翻译1“早在2000 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其他许多也在中国思想史上有地位的学说流派,这就是有名的‘诸子百家’”。

排比句句子翻译2“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

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


难点:句子翻译“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

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

”中的排比“强调”部分如何处理。

3.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自主翻译,撰写翻译日志,小组讨论合作完成语篇翻译,班级翻译成果整理,课堂PPT展示与教师讲评以及课后反思等形式在过程中发现本语篇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第十章传统村落语篇英译
1.教学内容
传统村落语篇英译
2.重点、难点
重点:文化负载词(无人化、空心化血缘文化、聚族文化、伦理观念、祖宗崇拜、典章制度、堪舆风水、建筑艺术、地域特色);长句英译,句式调整(之所以强调保护古村落,不是为了复古,更不是为了倡导过去的宗族居住生活模式,而是为了了解和保留一种久远的文明传统,最终是为了体现现代人的一份历史文化责任感。

);词语翻译(留下,捐出来,协调,留树)
难点:词语翻译(留下,捐出来,协调,留树)
3.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自主翻译,撰写翻译日志,小组讨论合作完成语篇翻译,班级翻译成果整理,课堂PPT展示与教师讲评以及课后反思等形式在过程中发现本语篇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第十一章路边的蔷薇语篇英译
1.教学内容
路边的蔷薇语篇英译
2.重点、难点
重点:语篇中定语的英译;词语的英语(遗弃,素心,薄幸)
难点:多个前置定语的英译处理方式(病黄的象牙色,今朝的冷绿的,断了颈子的盛酒的)
3.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自主翻译,撰写翻译日志,小组讨论合作完成语篇翻译,班级翻译成果整
理,课堂PPT展示与教师讲评以及课后反思等形式在过程中发现本语篇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三、建议学时分配表
四、课内实践教学安排及要求
五、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考试
2.成绩评定:
总评成绩构成:平时考核(50)%;期末考核(50)%
平时成绩构成:考勤考纪(20)%;作业(40)%;实践环节(40)%
六、建议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冯庆华主编,《实用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参考资料:
1.张春柏主编,《英语笔译实务3级》,外文出版社,2011年版
2.王大伟,韩忠华主编,《英语笔译实务3级教材配套训练》,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3.张培基译注,《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4. 平卡姆编著,姜柱华校,《中式英语之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七、大纲说明
本课程为翻译理论与实践综合课程,因为翻译学科的实践性较强,所以教学内容的设置上理论与实践学时各占一半,课堂上会根据上课情况,具体调整实践练习的时间,尽量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同时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

另外,考虑到学生英译能力较弱,所以在语篇翻译的选择上,主要选取了汉译英的内容。

上课内容与课时安排会根据实际情况,允许适当得调整。

本课程教学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更加注重翻译过程,由传统的重翻译结果,转为基于翻译过程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翻译能力为重点,考核方式也注重过程中的评价。

执笔人:郑攀
审阅人:华璠
审定人:严春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