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政治易错点分析专题五我国的公民与政府1.社会主义民主是人人享有的广泛民主。
(提醒: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享有的广泛民主。
)法律要代表公民的意志。
(提醒:在我国,法律是党领导人民制定的,是党和人民意志的体现。
)2.社区居委会可以对非法张贴小广告和私搭乱建行为酌情罚款。
(提醒:居委会是群众自治组织,不能对非法张贴小广告和私搭乱建行为进行罚款。
)3.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提醒:人民民主与人民民主专政不一样的。
)全体公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提醒:在我国,全体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4.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证。
(提醒: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和本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证。
)5.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
(提醒: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公民与人民不能等同,凡人民一定是公民,但公民不一定是人民。
)政务微博的出现,增加了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
(提醒:政务微博的出现畅通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
)6.公民在使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时应依法对政府的工作行使质询权。
(提醒:质询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公民可以行使监督权。
)7.公民在微博上有发布自己掌握的一切信息的自由。
(提醒:公民在微博上有表达的自由,也需承担表达的责任。
)8.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表明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是一样的。
(提醒: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表明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平等地履行义务。
)9.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公民,享有公民的权利就越多。
(提醒: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不影响公民享有的权利的多少。
)10.公民可以通过网络问政说明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扩大。
(提醒:说明我国的民主形式日益丰富,民主渠道不断拓宽。
)11.享有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提醒: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我国公民基本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提醒: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不能随便扩大。
)12.甲同学家楼下广场“坝坝舞”音乐声音太大,影响了家人日常休息。
对此,甲同学应该向“天天630”节目投诉,行使公民的监督权。
(提醒: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对象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13.开展多种形式的基层民主协商有利于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
(提醒: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扩大。
)14.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
(提醒:是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即人大代表的权利。
)15.在我国,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相统一的。
(提醒:权利和权力不是一回事。
权利一般体现私人利益,权力一般体现公共利益;权利可以放弃转让,但权力必须依法行使,不得放弃转让。
)16.公民享有的权利都是一样的。
(提醒:不一样,如全国人大代表享有的人身特别保护权和言论特别保障权,并非人人都有。
)公民应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
(提醒: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律关系,是同时产生而又相对应存在的,没有先后之分。
)17.政府须切实保障公民的民主决策权。
(提醒:政府须切实保障公民参与民主决策,但公民没有决策权。
)18.村级财务事务“两公开一会审”的做法,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提醒:村民自治基础是自己选举当家人。
)19.村级财务事务“两公开一会审”的做法,加强了对基层行政的制约和监督。
(提醒:村委会不是政府机关,不行使行政权力。
)20.村民委员会是我国的基层政权机关,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国家机关。
(提醒: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县乡两级人大、政府才是我国的基层政权机关。
)21.决策是少数精英的事,让公民参与决策过程,只会干扰决策的形成。
(提醒:决策不是少数精英的事,让公民参与决策,反映公民的意愿,集中公民的智慧,有助于形成科学的决策。
)22.行政机关负责人主动出庭应诉,表明行政机关积极接受法制部门的内部监督。
(提醒: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属于外部监督。
)23.某市区为推进社会治理新格局而实行的特聘委员模式,代行了政府职能,推进了社区基层民主。
(提醒:政府职能只能由政府行使。
)24.政府可弱化市场监管,增加公共服务。
(提醒:政府要强化而不能弱化市场监管。
)25.政府解决“人在证途”的问题的根本方法是提高行政效率。
(提醒:根本方法是简政放权。
)26.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旨在推进依法行政,保障国家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
(提醒:建立宪法宣誓制度不是旨在保障国家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而是国家工作人员行使权力要维护宪法权威,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27.“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的规定,表明行政机关不再有权制定行政法规。
(提醒:该规定表明政府要依法行政,但行政机关仍有权制定行政法规。
)28.政府必须切实实行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
(提醒:政府依法行政,法院、检察院属于司法机关,需要公正司法。
)发展协商民主属于政府的“阳光工程”。
(提醒:发展协商民主,属于决策范畴,“阳光工程”是政府自觉接受监督的表现。
)29.网络“举报监督专区”的设立确保了国家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提醒:网络反腐有利于国家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但不能起到确保的作用。
)30.国务院行使构建法律体系的职能。
(提醒:在我国立法权属于人大及其常委会,其他机关没有立法权。
)政府赋予人民基本的文化权利。
(提醒:人民权利是我国宪法赋予不是政府赋予。
)31.国务院机构改革旨在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政府职权。
(提醒:政府的职权是法律所规定,不能随意扩大。
)32.政府职能正逐步减少。
(提醒:我国政府转变职能并不意味着职能减少。
)政府职能的履行主体是国家机关。
(提醒:履行政府职能的主体必须是政府部门即行政机关,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党的机构、群众团体或人民政协则不能履行政府职能。
)33.政府有管理经济的职能,所以政府可以直接干预经济;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政府应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提醒:政府履行组织经济建设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直接干预经济,而是以宏观调控为主,主要经济和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间接引导经济。
) 34.政府要直接参与食品生产和管理。
(提醒:政府不能直接参与食品生产。
)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树立政府权威的需要。
(提醒: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并不是为了单纯地树立政府权威,而是更好地服务于民。
)35.取消和下放大量行政审批事项,表明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作用在减弱。
(提醒: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但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作用并没有减弱。
)36.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是提升社会组织地位,弱化政府管理职权的体现。
(提醒: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有利于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和公共服务质量,社会组织地位并没有提升,也没有弱化政府管理职权。
)37.政府要依法行政,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必须加强立法工作。
因此政府属于立法机关。
(提醒:政府加强立法工作,是指行政立法,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 38.在政府民主决策过程中,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对少数人的意见不予考虑。
(提醒: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尊重少数原则都是我们在民主决策中应坚持的原则。
)39.政府须切实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
(提醒:公正司法的主体是司法机关。
)40.我国的行政机关指上至中央政府下至村委会各级组织机构。
(提醒:我国的行政机关应是乡镇以上含乡镇的各级行政部门,村委会不是国家行政机关。
)41.从根本上讲,一个政府是否具有威信的决定因素是政府及其公职人员履行职责的效果。
(提醒:决定因素应该是国家性质。
)42.构建基层社会管理平台是完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提醒:基层社会管理属于基层群众自治,不属于政府。
)43.增强政府的科学执政意识。
(提醒:科学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而非政府。
)法制的完善意味着减轻了政府的行政责任。
(提醒:法制的完善使政府受到了权力行使范围的限定和权力运行过程的监督。
)44.开展“网络在线问政”活动是健全权力制约机制的关键。
(提醒: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45.依法行政就是依法执政。
(提醒:前者是对政府来说的,后者是对共产党来说的。
)法制部门的监督属于司法机关的监督。
(提醒: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
)46.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提醒: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47.实行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就是为了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
(提醒:更重要的是为了保障人民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