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站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网站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 /derscn/portal/index.html
1.1教学网站的基础知识
6.教学网站的类型 ④ 个人教学网站: 教师个人创建的某门课程的教 学网站,包括一些教师的个人博客都含有教学功能, 教师个人网站的主要浏览对象应该定位学生,它是学 生和教师及课程之间沟通的桥梁。(教学在线web.ws )
1.4 教学网站的开发流程
1.规划站点
建立目标规划书:明确网站的目标,建立网站实现怎样的目标 定义分析目标用户:定义好学生的层次,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考虑他们的需求,最大限度地与目标 用户的愿望统一,实现建设的目标 确定站点的风格:网站所采用的布局结构、颜色、字体、标准图像等 考虑网络技术:带宽、浏览器分辨率、即时交互与插件 建立站点目录结构:先将站点中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归类、然后新建一个站点文件夹,再根据 需要在文件夹中新建若干个子文件夹,将不同类型的文件存放在站点中,最后在这个站点根文件中 新建一个主页文件。 设计导航系统:一组使用超廉价技术的网页对象(文本、按钮、图片),他们将网站中的内容有机 地廉价在一起,是浏览着获取网页信息的基本界面。 设计网页的版式,如何安排网页的元素,形象简明、易于接受 网页中的颜色、收集和制作素材 利用工具软件进行按照方案设计开发出来 建立本地站点进行测试 向isp申请空间域名
二、学习理论—建构主义
1、学习观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二、学习理论—建构主义
2、代表人物 皮亚杰、维果斯基
3、对教学网站设计的影响:
1)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 2)基于问题的学习 3)探究式学习
4)参与模拟式学习
二、学习理论—人本主义
1、基本观点 学习不仅是对知识的掌握,更要促进人的 心智、道德、情感等方面的发展。 学习是个人主动发起的 最有用的学习是学会如何进行学习
二、学习理论—认知主义
3、对教学网站设计的影响
1)开发的网站应与学习的内部进程一致
2)个别化 3)使网站具有交互性,使学生积极参与 4)有效地使用反馈 5)确保成功 信息技术能简化信息加工过程,从而使学习变得轻松 、 有趣且有效
二、学习理论—建构主义
பைடு நூலகம்
理解依赖于个人经验
二、学习理论—建构主义
意大利人描绘的苏州完全是威尼斯的翻版
⑤ 门户类教学网站:主要指各类教育单位的门户网站, 此类教学网站的教学功能相教于之前几类来说较为薄弱,但也 不能忽视其信息传播、聚集学习者、引导至其他教学网站或教 学平台的作用。
1.2 教学网站开发的理论依据
一、现代教育思想
二、学习理论
三、教学设计理论
四、学科教学理论 五、心理学原理
一、现代教育思想
二、学习理论—认知主义
1、学习观 学习是个体内部心理结构的改组和形成的过程
学习者知觉和概括自然、社会和人类社会的方式
研究——个体处理其环境刺激时的认知过程
二、学习理论—认知主义
2、代表人物及基本观点
苟勒(顿悟说)、布鲁纳(发现学习法)、加涅(目标分类理论)
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再组织 学习过程是信息加工过程 学习的过程是在智力参与下的认知过程
1.3、教学网站的发展方向
• 二、当前的教学网站发展情况 – 资源共享课——“一个中心、五维互动”
• “一个中心”是指整个教学模式的科学建构 都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 • “五维互动”是指“导学、自学、助学、督 学、测学”五维之间的有机结合和相互反馈。
网址:/mooc/
主要内容
• 第一部分 理论部分
• 教学网站的相关理论知识 • 新媒体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
第二部分 案例分析
教学网站的制作 教学博客的制作 教学微博的制作 教学微信的制作
理论部分一 教学网站的相关理论知识
1.1教学网站的基础知识
1.什么是教学网站
教学网站是指按照某种教学思想和教学目的,利用现代的 网络技术建立起来的、具有一定教学功能的网站系统。建 立教学网站可以使因为某些原因需要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 学习者,能在网络上获得相关的知识培训,也可以使正在 按传统方式参加课堂学习的学习者通过网络拓宽自己的知 识面。同时,学习者之间还可以进行互相交流,互相借鉴, 从而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需要。
1.1教学网站的基础知识
2.教学网站建设目的 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合作交流
辅助课题教学和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
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的教学平台
实现网络化教学管理 “共创学习环境,共享智慧资源” 是基本功能
1.1教学网站的基础知识
2.教学网站的特点 信息教育性
受众特殊性
造价低廉
安全性要求不高
1.3、教学网站的发展方向
• 二、当前的教学网站发展情况 – 视频公开课: /
• 面向师生--精品课程 • 面向公众--百家讲坛 • 面向师生、兼顾公众--视频公开课 • • • • 国家赋予中小学的职责 中小学回馈社会的具体行动 人才培养、社会服务 文化传承与创新
意义
1.3、教学网站的发展方向
• 二、当前的教学网站发展情况 – 视频公开课——“把学校搬回家”
• 面向师生--精品课程 • 面向公众--百家讲坛 • 面向师生、兼顾公众--视频公开课 • • • • 国家赋予中小学的职责 中小学回馈社会的具体行动 人才培养、社会服务 文化传承与创新
意义
1.3、教学网站的发展方向
素质教育
四大支柱教育
创造教育
一、现代教育思想—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
概念:是通过科学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
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且使其得到全 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
一、现代教育思想—素质教育
内容:生理素质教育潜能的开发;
心理品质的培养;
文化素质教育(道德、科学、艺术)
特点:强调学生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1.1教学网站的基础知识
4、教学网站的建设原则
科学性 教育性 艺术性 技术性
1.1教学网站的基础知识
5、教学网站的前期准备
受众分析 结构呈现方式分析 交互性分析 维护管理
1.1教学网站的基础知识
6.教学网站的类型
① 课程类教学网站: 主要指各级精品课程网站或其他特 殊类课程网站,单独作为网络学习的信息媒介中学,为网络学 习者提供课程相关的信息与知识。 ② 平台类教学网站:主要指高校网络学习平台,如学科 教学平台,远程教育及培训平台。此类教学网站通常包括多门 课程。 ③ 社区类教学网站:主要以sns社区网络为基础的教学网 站,如江泸英语社区网络学习平台。此类教学网站通常以一个 专业或主题(英语或计算机技术)为中心,借助sns社交网络 模式,建立社区关系进行学习经验的交流及学习的监督,以提 高学习效率。
1.3、教学网站的发展方向
• 二、当前的教学网站发展情况 – 悦趣化学习(Game-basedLearning)
指出了教育和游戏整合的两个方向: 一是支持学生的游戏行为,让学生在游戏中担任 不同的角色以增强决策、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二是将游戏与特定的课程内容相整合,让学生以 一种全新的视角对待学习材料,从而以一种更 为复杂和细致的方式参与课程内容的学习。
开发简单
1.1教学网站的基础知识
3.教学网站的基本内容
① 结构化知识展示(课程信息):把课程学习内容相关 的文本、图像、动画、视频等知识结构化重组; ② 扩展性学习资源(资源共享):与专题相关的扩展性 学习素材,包括学习工具(字典、计算工具、作图工具等)、相 关资源网站的链接; ③ 网上协作讨论空间:答疑指导和讨论留言区域; ④ 网上自我评价系统:与学习专题相关的思考性问题、 形成性练习和总结性考查的评测资料,让学习者能进行网上自 我学习评价。
学习就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学习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直 至最后成功的过程 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二、学习理论—行为主义
3、对教学网站设计的影响 传授新知识和技能 呈现提供学生作答以巩固知识 案例、操作与练习性网站的应用
小学加法练习网站(人教电子版)
英语单词练习网站
二、学习理论—人本主义
2、对教学网站设计的影响 以人为主的原则
从实际经验到一般原则的原则
三 教学网站的评价
– 形成性评价 – 总结性评价
1.3、教学网站的发展方向
• 一、教学网站发展现状 ◆ ◆ ◆ “以教为主”教学设计 “以学为主”教学设计 “主导-主体结合”教学设计
1.3、教学网站的发展方向
– 在关注“教”的同时,侧重对“学”的评价: • 是否有师生、生生互动? • 能否让学生保持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 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能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 学生课外投入的学习时间大约多少?等等 以学生为中心≠放任学生 自主学习≠ 个人自学 协作学习≠小组完成任务 探究学习≠上网检索资料
二、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新建构主义(关联主义)学习理论
二、学习理论—行为主义
1、学习观 学习是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是尝试错误 的过程 强调: 客观环境因素
及时强化
二、学习理论—行为主义
2、代表人物及基本观点
桑代克(试误论)、巴甫洛夫、斯金纳
2.设计站点
3.制作网页 4.本地测试
5.网站的发布与维护:
1.5教学网站平台搭建方式
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
学会合作(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
一、现代教育思想—四大支柱教育
对教学网站设计的影响:
强调以道德教育为基础 强调认知方法的培养 强调能力素质的培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