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教师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一览表.doc
教师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一览表.doc
海淀年度高考训练 ----数学 《中学数学大全》 教学设计《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特级教师谈高考高分》 参编《高中语文选修课典型案例研究》
参编《普通高中课程分析与实施策略丛书》
星球出版社 外文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9 2010.5 2010.2 2010.3 2010.8 2010.6
2009 年海淀区学校体育论文二等奖
2009 年海淀区学校体育论文一等奖
《清华附中初二学生身体素质和 身体成分相关性的研究》 《对清华大学附中 7 名中长跑运 动员最大摄氧量的测试与分析》
海淀区名师工作站 “第二期在站学员优秀论文 评比”一等奖 2009 年海淀区学校体育论文评选二等奖
海淀区教科所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 教育科学研究所 北京教育学会 北京教育学会 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
实验监控与评价工作组 海淀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领导小组
北京市第二届“智慧教师”评选二等奖
北京教育学会
2010 年第五届北京教育丛书征文评选二等奖
海淀区教科所
北京市第二届“智慧教师”评选二等奖
北京教育学会
海淀区第十一届教育科研优秀论文三等奖
海淀区教科所
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实验(高中) 2010 年优秀论文二等奖 海淀区 2009 年校本课程案例评选一等奖
北京市第二届“智慧教师”评选一等奖 2010 年全国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师优秀论 文评选一等奖 海淀区 2009 年校本课程论文评选三等奖
海淀区教科所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海淀区教委
北京市教育学会
北京市教育学会 海淀区名师工作站
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 实验监控与评价工作组
海淀区教委
北京教育学会
海淀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领导小组
北京市第二届“智慧教师”评选二等奖 2010 年(暨第五届) “全国实验区高中化学新 课程实施成果”教学案例一等奖 2010 年(暨第五届) “全国实验区高中化学新 课程实施成果”研究论文类一等奖 北京市第二届“智慧教师”评选三等奖
2009 年北京市学科带头人与骨干教师培训项 目获论文优秀成果奖
2010 年第五届北京教育丛书征文评选二等奖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湖南人民出版社 新蕾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朝华出版社
时间 2010.6 2010.6 2010.6 2010.7 2010.7
张钦 张苏 张洁 周建国 陈媛媛 杨桦 孟卫东 俞家新 潘天俊 莫振伟 李玉国 郎君轶 罗雷生 张河桥
数学 数学 政治 政治 语文
物理
----2010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案例教学设计》 《高三地理复习学生强化自身空间观念应注重领悟的几 个观点》
《高中数理化》
《高中数理化》 《高中数理化》
《高中数理化》
《高校招生》
《高中数理化》
《高中数理化》
《中学生数学》 《数理天地》高中版 《数学通讯》 《高中数理化》 高 《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
获奖等级 海淀区第十一届教育科研优秀论文一等奖
组织发奖单位 海淀区教科所
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实验(高中)
2010 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
年优秀论文一等奖
实验监控与评价工作组
海淀区第十一届教育科研优秀论文二等奖
海淀区教科所
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实验(高中) 2010 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
年优秀论文二等奖 海淀区 2009 年校本课程论文评选二等奖
六、教师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一览表
教师论文(案例)获奖情况一览表( 2009/12/1 —— 2010/11/30 )
姓 名 学科 宋 薇 历史
朱 莹 英语 陈彦竹 英语
易春丽 英语 吴 玥 英语 刘慧霞 地理
唐秀梅 地理
论 文题目 《看尽春风百种花》 -浅谈班主任
与学生在特色班会中共同成长 《谁执彩练当空舞?为有源头活 水来》 《学科外教学方法的初试》 《运用电子词典设计高中英语教 学新课型初探》 《高中英语文学赏析课程的校本 开发研究》 运用电了辞典设计高中英语教学 新课题型初探索 《为师与为学 -- 记那些不断促进 我成长的良师诤友们》 《课改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初 探》 对新入职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的 思考 《从课后作业调整看教师的反思 性实践》 《感受、感慨、感动 - 走进世界文 化遗产》
海淀区 2009 年校本课程论文评选二等奖
张 洁 政治
《当代中学生诚信缺失表现及原 因分析》
北京市 2009-2010 学年度教育科研优秀论文一 等奖
陈 华 政治 张 锦 语文
《用强壮学生心灵的方式讲话》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 在政治 课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初探》 《初中选修课的教学观》
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 实验监控与评价工作组
海淀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领导小组
时间 2010.7 2010.9 2010.7 2010.9 2010.9 2010.9 2010.11 2010.9 2010.7 2010.9 2010.9
刘景奎 地理 高 昕 地理 鞠 红 音乐
李 冰 音乐
刘贝贝 政治
2010 年 1 期 2010 年 10 期 2010 年 3 期 2010 年 3 期 2010 年 5/6 期合刊
唐秀梅 胡军 李冰
李秋实
韩星 白沁文
地理 音乐 音乐
美术
生物 语文
《如何提高有关“区位因素”问题解题能力》 《留住一桶水》
《高声奏黄钟大吕 将传统传承到底》 《引导与选择—流行音乐进课堂问题初探》 《一首名曲的曲折生成史 ---- 〈满江红〉现行曲谱的来历》 《风雨飘摇之舟 —— 西方浪漫主义绘画的原型分析》 《驳格林伯格》 《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案例 试析柳宗元《永州八记》的审美内涵
《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 《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 《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高考》(文科版)
2010 年 7/8 期合刊
2010 年 4 期 2010 年 7/8 期合刊
2010 年 5/6 期合刊
2010 年 3 期
2010 年 12 期
2010 年 9 期
第 405 期(高中) 2010 年第 9 期 2010 年第 7 期(下半月) 2010 年第 1 期 2010 年 4 期(双月刊)
孙晓佳 数学 党胜军 数学
《我国的宏观调控》 《文艺复兴三杰》 《雪绒花》高中音乐选修模块 《黄河大合唱》高中音乐鉴赏 《黄河大合唱》高中音乐鉴赏 《伴随着你》 《伴随着你 ---- “天空之城”主题》 《唱念做打学戏曲》
北京市 2009 年地理教育教学论文二等奖 2009 年海淀区“中学创新教学优秀奖”
北京市第二届“智慧教师”征文一等奖
北京市第二届“智慧教师”征文二等奖 海淀区名师工作站论文评比一等奖
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实验(高中) 2010 年优秀论文一等奖 海淀区 2009 年第三届校外教育优秀论文(案 例)二等奖 北京市第二届“智慧教师”评选一等奖
政治 政治 政治 历史 地理
《 2010 年高考涉及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的考题发类赏 析》 《命题的灵感来自类比》 《北京卷理科第 20题》 《我为高考设计题目》 《高查结合,注重正确价值引导》 考北京文综政治试题特点及启示 《我国宏观调控》课件教学实录、教学设计 《经济生活: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
海淀区教科所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
教育科学研究所 北京教育学会 北京教育学会 北京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
研究分会 海淀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领导小组
2010.3 2009.12 2010.9 2010.9 2009.12 2010.9 2009.12 2010.9 2010.9
2010.3
2010.9 2010.9 2010.9
会 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
会 北京教育学会
北京教育学院教务处
海淀区教科所
海淀区教委体卫中心
海淀区教委体卫中心
海淀区教育委员会
海淀区教委体卫中心
2010.3
2010.9 2010.4 2010.4 2010.9 2010.6
2010.11
2010.5 2010.5
2010.11 2010.5
教师文章发表情况统计表( 2009/12/1 —2010/11/30 )
徐文兵
周建国
张洁 向丽 朱培 刘景奎
物理 物理
《 2010 年高考北京理综卷物理学科能力分层考查频闪亮 点》 解读《 2010 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物理) 》 《上海世博会与科技创新》
物理 《关注冬奥 解读高考》
物理 《物理力学“宝典”精解》
物理 《走进 2010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物理 数学
时间 2010.5.24
2010 年 1 期 2010 年 7 期 2010 年 3 期 2010 年 3 期 2010 年 6 期 2009 年 12 期 2010 年 10 期 2010 年 1 期 2010 年 1 期
《高中数理化》
2010 年 11 期
《高中数理化》
2010 年 10 期
潘天俊 杨桦 孟卫东 潘天俊 杨桦 杨桦 孟卫东 孟卫东 杨桦 张艳 孟卫东 郎君轶
《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 《环境教育》
《音乐生活报》 《教育实践与研究》第 190 期 《人民音乐》 《大家》 《大家》 《可持续发展教育实施指南》 《中学语文》
2010 年 4 期 总第 116 期
2010 年 1 期 2010 年 2 月 2010 年 7 月 2010 年 1 月 2010 年 7 月 2010 年 6 月 2010 年 6 期
《兴趣 探究 提高》 《多点结合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 展教育》 《高三学生强化地理空间观念应 注重领悟的几个观点》 《领悟和谐》 《普通高中合唱教学的实践与思 考》 《普通高中合唱教学的实践与思 考》 《引导与选择—流行音乐进课堂 问题初探》 《引导与选择 ---- 流行音乐进课 堂初探》 《对校本课〈走进中西哲学大家〉 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