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面向智慧城市和平安城市建设的人脸智能识别共享服务平台

面向智慧城市和平安城市建设的人脸智能识别共享服务平台

人脸识别共享服务平台深圳市贝尔信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研究院整理2013年3月12日1.概述1.1背景及现状分析在当前复杂的治安形势下,如何快速确定可疑人员的身份,是公安机关工作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随着公安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各种查询系统得到普及,通过姓名、身份证等必要信息,查询确定人身份及相关信息已成为了各项公安工作的一种主要核查手段。

但受社会各种因素影响,持假身份证、双重身份、冒用身份或是犯罪分子“拒不交代”的情况时有发生,给民警开展日常管理和核查办案带来极大难度。

再加上留置时限的限制,其真实身份一时很难查清。

怎样杜绝各渠道获得假身份证、怎样快速有效的识别可疑人员的身份是公安部门急迫解决的难题,人像识别比对技术就是解决以上难题的重要技术手段。

首先,目前公安机关已建立人口信息系统、出租屋及流动人口信息系统(居住证系统)、情报系统、警综系统、在逃人员系统、旅业系统、出入境管理系统等,有大量的人员基本信息及照片,因此可根据常住人口、流动人口、重点人员、在逃人员的基本信息及照片,组建相应的人像基础数据库,建立人像智能识别应用平台,做到真正有效的对人管理。

开展公安人像智能识别业务应用,是当前治安行政管理、精确打击犯罪和情报分析研判的紧迫需求,也是我省又一项创新性、突破性重点工程,具有巨大的应用背景和前景。

另一方面,从开展人口信息系统建设,特别是集中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以来,公安人口管理部门采集和管理的人口信息的数据质量有了极大的提高,人像数据采集量和质量大大提高,达到了“完整、准确、鲜活”。

但是,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以往技术手段的缺乏,“同人不同身份”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

这些问题在现有的人口信息系统技术框架下,利用文字信息查询比对是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的。

因此,通过创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采用人像比对技术,依托省级人口信息系统,建设省级人口相片比对平台,开展人像身份信息核查比对,挖掘人口数据中存在的双重身份、虚假身份问题,能够有效发现、解决双重户口和虚假户口等问题,切实加强对全省户籍业务监管,规范户籍管理。

因此,针对公安人口管理需要,立足全警共享服务,在省级人口信息系统基础上,建立省级人口相片比对平台,也显得非常紧迫和必要。

考虑到人像识别和比对技术的兼容性,我省公安人像系统建设以及各警种人像应用坚持统一标准、统一算法,遵循统一的技术框架,以利于共享应用和长远发展,因此,将人像应用共享服务平台和省级人口相片比对平台软件合并采购,采购后分别签订项目合同和组织项目实施。

1.2建设目标人像应用共享服务平台:我省的人像应用定位为综合性、共享性、服务性的智能化的人像应用平台,结合视频监控系统等应用,逐步建立适合我省实际应用情况的人像识别技术标准,快速、准确地查找、比对、认定人员身份,提供跨警种业务的人像识别服务,广泛应用于人口、出入境、治安管理、侦查办案、派出所业务以及交管、监管、技侦等各警种,初步规划为确认犯罪嫌疑人身份、确认出入境办证人员身份、发现和解决双重户口和虚假身份等问题、为大型活动及重点场所提供身份核实比对等功能;实现快速有效的识别可疑人员的真实身份,同时结合卡口车辆及社会视频监控系统,开展人像动态识别布控、管控。

通过人像应用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以真正实现对人管理为基础的关键技术为突破口,有效地整合其他各警种现有应用系统资源,打破各警种资源信息间孤岛局面,提供跨警种业务的人像识别服务,使各警种的资源信息联动与信息共享,达到全警共用共享的科技创新思路,提升公安业务管理工作的效应。

省级人口相片比对平台:按照“金盾工程”规划和公安工作信息化建设要求,遵循人口管理信息系统相关技术规范,在省级人口信息系统基础上,采用先进的人像自动比对技术,建设省级人口相片比对平台,有效发现、解决双重户口和虚假户口等问题,切实加强对全省户籍业务监管,向公安人像应用共享服务平台提供人像模数据,满足公安机关各警种、部门人像信息查询和核查需要。

另外,省级人口相片比对平台向公安人像应用共享服务平台提供人口相片共享模数据,通过公安人像应用共享服务平台向公安机关各警种、部门提供全省人像信息查询、核查服务,能快速有效确认目标人员身份,有效服务社会管理和公安现实斗争。

1.3设计原则�先进性:系统中采用的设计方法和技术路线在人像识别技术中处于领先地位,软件的设计应先进灵活,便于升级以及与其它系统的互联互通。

�经济性:综合考虑系统功能、质量和价格等因素,将本系统构建成一个经济实用、功能强大、质量优异、操作方便、接口丰富的人像智能识别应用平台。

�可扩展性:系统设计时,对需要实现的功能进行合理的配置,并且这种配置是可以良好的兼容性和较低的成本扩展的。

采用多层架构,业务层相对独立,系统可“随需而变”、“随规而变”、“随法而变”,能够适应数据量、用户需求、用户业务规则的变化,快速改进已有功能,添加新的功能;通过提供二次开发平台,支持用户利用本系统自主开发新功能,满足业务需求;核心比对系统采用并行分布式架构,当系统容量超出设计容量时,可以通过扩充硬件设备,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用户可以通过增加新设备或增强现有设备,提高系统处理能力和识别比对速度。

�开放性:系统具有开放性的标准体系,后端基于开放式的TCP/IP网络平台进行设计,支持多种网络协议,便于各系统之间能够互联、互通、互控,遵循规范的通用接口标准,使系统对硬件环境、通信环境、软件环境、操作平台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影响减至最小。

�易用性: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尽可能避免出现需要繁琐操作才能实现某项具体业务应用的情形;系统在体系设计及工程实施中应根据用户使用需要充分考虑性能优化,将系统操作响应时间在合理范围内尽可能缩短;系统的维护也应在合理范围内尽可能简易化。

使操作干警能方便地学习和掌握操作系统。

�完整性:系统须涵盖人像识别技术所涉及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如:人像检测、人像定位、提取特征、人像比对等,同时这一系列技术能按照用户的要求可以同时或分别用于鉴别、检索等业务功能。

�安全性:平台在建库、查询、传输、比对确认过程中,可以根据参数设置进行数据加密处理,防止数据被截获、窃取、破坏等,确保数据传送、使用的安全性;采用多维安全策略,结合PKI数字证书技术、动态安全技术和数据加密技术,实现整个系统的高度安全性。

2.建设内容2.1人像应用共享服务平台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研究和制订一套符合公安实际应用的人像识别技术标准体系,包括识别算法选型原则、特征库建库规则以及应用接口标准等,为人像智能识别比对应用的广泛共享与服务奠定基础。

�建立人像识别基础特征库和索引库,主要包括常住人口模版库、流动人口模版库、出入境人员模版库以及涉案人员模版库,为开展人像智能识别应用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支持。

在各相片库及基础特征库之间按人员信息建立索引,以提高识别比对效率。

�开发人像获取与建模、人像识别比对、人像识别比对数据接口、模板及索引更新以及综合信息关联查询等支撑模块,为各警种及各地市提供统一的人像智能识别比对服务,包括静态识别比对服务和动态识别比对服务。

静态识别比对服务主要应用于情报平台和警综系统,用于嫌疑人身份识别和情报研判分析、可视化分析;动态识别比对服务主要应用于重点旅馆、车站码头、重要通道的动态识别布控、管控,以及重大安全保卫活动的人员准入识别控制等。

�开发一套人像智能识别比对数据接口,逐步实现平台与各警种的业务系统的对接与联动应用。

2.2省级人口相片比对平台省级人口相片比对平台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建立人口信息基础人像模板库。

即将全省实有人口相片,包括常住人口二代证相片和流动人口居住证相片建模入库。

�部署人像比对的应用逻辑。

按照业务管理的要求,确定人像比对的应用逻辑,部署在省级人口相片比对平台上,例如,人像全库信息查重、本人历史办证照片比对,人像身份信息核查等应用逻辑。

�实现基础人像数据的历史挖掘。

采用边建库、边比对、边应用的方式,在平台建库过程中对全库人像信息进行挖掘性比对,发现既有人口库中双重户口、虚假身份等问题,并建立起查证、打击处理的工作机制。

�实现人像比对和人口业务办理的联动应用。

比对平台建设完成后,通过标准WEB服务的方式,将人像比对应用嵌入到户籍办理及身份证办理的流程中,向各地在办理户籍和身份证业务提供将人像比对应用,实现人像比对和人口管理业务的联动办公,建立起预防伪造户口和身份的长效机制。

�实现与公安人像应用共享服务平台对接联动。

人口相片比对平台和公安人像应用共享服务平台使用的比对软件算法一致。

开发人口相片比对平台与公安人像应用共享服务平台对接的数据接口,将人口相片建模数据提供给公安人像应用共享服务平台共享使用,同时接收公安人像应用共享服务平台反馈的人口相片比对共享结果信息。

通过公安人像应用共享服务平台,为公安机关各警种、部门提供人像信息查询、核查服务。

另外,开发备用的共享数据接口,通过WEB方式或数据接口方式,在公安人像应用共享服务平台不能提供服务的紧急必要时直接为公安机关各警种、部门提供人像信息查询、核查服务。

�建立健全系统运行保障机制。

为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建立配套的业务规范、技术规范和管理规范。

3.需求分析(1)出入境�在出入境业务办理过程中,利用人像识别技术查询和比对出入境人员库和常住人口库中的人像数据,确认是否有骗取出入境证件行为。

�将出入境人员相片与过往历史人员相片进行比对,从而发现重复办证情况。

�利用人像识别技术取代传统人工检验通关模式,简化业务办理流程,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实现快速通关。

(2)户政�查重:主要是指对大量的人口身份信息进行检索以发现是否存在“同人不同身份”及“同身份不同人”的情况,以协助人口业务部门进行数据清理整顿。

�查验:主要是针对办理户口或身份证的人员,在办理的同时利用其相关信息对现有数据进行检索,以确认该人员身份是否唯一,有效发现、解决和防止双重户口和虚假户口等问题。

�查询:主要是针对待确认身份的人员相片,在人口人像库中进行检索,以确认该人员身份,挖掘出更换身份的在逃人员或犯罪嫌疑人,为公安机关打击犯罪、行政管理提供有力手段。

�视频监控实时比对:利用现有公安治安视频监控系统、治安卡口视频监控系统等中的监控视频,获取每个进入公共场所通道、机场海关安检口、车站、旅店等的人员的面貌信息,并利用人像识别技术进行实时比对和识别,一旦发现特征符合的人员后即可发出警报信号通知安保人员,实现自动预警、报警以及迅速布控和出警,提高治安监控管理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3)治安(派出所)�人员身份核实:在当一个案犯或者嫌疑人被抓获而不承认自己真实身份的时候,可以用人像识别技术自动识别出他的身份。

�视频监控实时比对:利用现有公安治安视频监控系统、治安卡口视频监控系统等中的监控视频,获取每个进入公共场所通道、机场海关安检口、车站、旅店等的人员的面貌信息,并利用人像识别技术进行实时比对和识别,一旦发现特征符合的人员后即可发出警报信号通知安保人员,实现自动预警、报警以及迅速布控和出警,提高治安监控管理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相关主题